見字抄經:港台、大陸、西方世界 三大派系讀《論語》

文章日期:2020年09月27日

【明報專訊】這星期,學生陸續回到了久違的課室上課。要叮嚀,你我都都懂得拋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冷笑提醒,常常溫習所學,你就會很開心呢!

新欄目「見字抄經」有幸請來獲公認為中大通識教育部男神的劉保禧博士主持(學生暱稱劉保),以《論語》入手,帶領我們重讀經典,讓記者如小和尚般隔周上山求學,為讀者抄寫學習筆記。經歷過大型社會運動後,劉保留意到大學中國文化通識必修課上,學生對為何要修這門課隱隱流露了疑惑,在東吳大學潛心教學三年復歸的他,行李箱除塞滿應急的台灣口罩,也給困惑學生捎來了在故宮看到的一句口號:「中國是台灣的一部分,台灣是世界的一部分。」意即經歷過不同國家統治或文化渲染,它們都是組成台灣的部分。「參照何乏筆,Chinese Philosophy他譯作漢語哲學而非中國哲學」。放諸香港,劉保認為英國是我們一部分,廣義的中華文化也是,而讀中國哲學經典,就跟學習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世界文明一樣。

劉保堅拒心靈雞湯式斷章取義的解讀,告訴我單單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在不同學術派系間也因各自的關懷與生成而各有演繹(詳見內頁)。「我們現在沒有直接閱讀經典的方式,總要透過一些眼鏡去讀。不想被影響,就要先知道它們的影響」。探尋孔子原意並非不可能,但中間障礙太多,必先逐副「眼鏡」檢視。「每個人心目中都有個孔子」聽來浪漫,他解釋,那個孔子卻往往不純粹是孔子本身,而是寄託了閱讀者的理想或欲望,因此,閱讀經典也是在閱讀自己。

我們邀得書法家華戈揮毫,印成字帖,歡迎減少社交活動的各位執起毛筆習字,同時觀照內心。第一期的行草,師傅教路,寫時要接氣,要抑揚頓挫,請呀!

廣義的中國哲學中,儒家佔上很重要的部分,而儒家核心人物就是孔子。要了解孔子,《論語》肯定是基礎。一個孔子,為何可有千百種詮釋?一個孔子,即使在同一個政權下,為何曾被反對,今天又備受吹捧,孔子學院處處?儒家到底代表什麼?中大通識教育基礎課程講師劉保禧博士專研儒學及近現代中國哲學,他比喻《論語》和中國傳統本身就像個未執好的櫃桶,大家都嘗試翻出裏面的東西「砌靚佢」。整理所得,一方面是文獻所包含的內容,另一方面,執櫃桶的方式也折射了執拾者的世界觀。正式進入《論語》文本前,第一課的導論,我們首先介紹學術上「三分天下」的格局,看看港台、大陸、西方世界這三大派系以怎樣手法整理《論語》這個「櫃桶」。

港台當代新儒家

《論語》最關鍵為「仁」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當代新儒家」廣義上即香港與台灣代表,包括勞思光等南來文人。他們強調人的主體性,亦因此認為《論語》最關鍵的是「仁」,一切都是從「仁」建立,相對仁,禮節、禮儀還是其次。劉保禧舉例,當出席喪禮,即使形式上完全符合所有禮數,但禮的背後並沒觸動哀戚之情、惻隱之心,在他們眼中不能稱為仁,甚至說不上是「人」,是禽獸而已。「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正道出了「仁」的重要,按錢穆《論語新解》中的白話試譯,此句意即「人心若沒有了仁,把禮來如何運用呀!人心若沒有了仁,把樂來如何運用呀!」。

義命分立:知其不可而為之

當代新儒家特別強調義是義,命是命,兩者是分開的。「命」是外在的命運,充滿偶然性,在人控制不到的領域,「義」則在人能控制的範圍,包括處事的態度、堅守的價值。義命分立就是,即使「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早就知道「道」不能在這世界運作,但仍要盡義而行,「知其不可而為之」,與有沒有實際效果無關。引申至廣義的新亞精神: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

南下文人 扎根香港發揚中華文化

是什麼使當代新儒家提煉出這些看法?劉保禧認為與這些南來文人的文化關懷,以及他們的遺民身分關連甚深——一九四九年後南來香港的文人,心中的理想中國已消失甚至淪陷了,當理想不能在本身的鄉土扎根,被迫流徙,如何保持理想?當時中華文化受盡摧殘,「批林批孔」,台灣也遭遇白色恐怖,香港前途未明,他們的「命」就是在大時代下被拋擲來港。他們心懷理想,來港後全力發揚學術,包括錢穆創立新亞書院、勞思光為崇基學院設計中國文化通識課程,今天全校必修的UGEA中國文化要義也是由此而來,紀念他的銅像如今端坐在校園裏的未圓湖旁。

劉保禧記得作家小思在一次接受雜誌《讀書好》訪問時,下了一個相當重的判斷,說1949年南來香港的一線文人只有錢穆一人,沒有多加解釋。深思後他了解箇中因由,因為除了錢穆已成名,其他新儒家如唐君毅、牟宗三均是來港後才漸漸確立個人身分,盡義而行,而香港成就了他們。

【解經】

當代新儒家繼承心學傳統,認為學習的重點在於心的覺悟。朱熹說:「學者,覺也」,「覺」即心的覺悟。而勞思光亦提出「攝禮歸仁」,不論學習的禮如何將人的行為規範、塑造,若無覺悟、反省,其實亦無道德意味。所以學習要「三省吾身」,以期獲得一種變化氣質、轉化生命的力量。

大陸新儒家

《論語》的君王政治

《論語》寫給高官讀

大陸新儒家在近二十年興起,劉保禧形容他們是「對住當代新儒家來打」,「沒有港台新儒家就沒有大陸新儒家」。當代新儒家視《論語》為生命的學問,大陸新儒家卻批評這種閱讀是錯誤的。他們認為《論語》主要講的是君王政治,政治經驗本身是儒家內部的核心,強調它的政治脈絡,強調儒生作為精英,實例上,朱熹不只自己思辯做哲學家,同時也有官職,王陽明也曾帶過兵。而即使《論語》有講到君子的修養,他們認為「君子」實際上是指有權力的人,劉保禧放喻今天香港,《論語》是給高官、政務主任(AO)讀的,例如學習「謙恭」,是因傲慢會招來政敵打擊,失信於人民。

劉保禧指出當中的政治企圖(political agenda),大陸新儒家提倡由孔子開始重新把握整個儒學傳統,強調統治階層應該是精英,「認為民主其實不適合中國傳統。大陸為何近年有孔子、儒學復興,跟黨國精英的建構有關係」。

崇尚精英主義 反對民主制度

大陸新儒家如何看《論語》?劉保禧首先為我介紹與他們理論立場相近,出生於加拿大、後來任教於北京清華大學哲學系的貝淡寧(Daniel Bell),說他是代表中國大陸對儒家,甚至對整個中國哲學詮釋的典型人物。「總體上,他們都不滿以英美世界為首的自由主義式的民主,覺得這套制度千瘡百孔,民主的問題是變成民粹,投票不理性。」

他們閱讀儒家,包括《論語》,讀到的是反對民主,傾向支持精英主義,支持有德行、有才能的君子管治,認為這班人應被培育而成,而非選拔出來。他們甚至反對自由民主制度背後的文化基礎,包括大學教育重視的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這與民主政治有關,因為有在野黨,一般公民對政府施政都可以有批評意見,批判思考才變得重要,不是純粹被動地接收」。

【解經】

因為反對自由民主制度,大陸新儒家對「學」的理解,是支持背誦,不認同自由奔放的閱讀詮釋與批判思考,重視道德修養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貝淡寧在2006年獲邀到中國一所大學擔任博士生論文的答辯老師,發現論文只是展示研究對象的思想,沒有提出批評。旁邊另一位老師認為學生這樣做已很不錯,說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點,學生的任務是了解世界,只有在四十歲之後才能試圖批判地考察世界。貝淡寧十分訝異,加以深思,了解到這是來自儒家教育思想的傳統,寫成〈批評性思考的批評〉一文,虛擬孔子與胡適的一段對話,引用兩人在經典中的話語,假設他們在中國一所大學教書,應邀出席電視直播辯論節目,討論大學人文教育的目標、內容和方法。節錄以下選段,點出貝淡寧與大陸新儒家眼中「學」是什麼:

▏胡教授(胡適) ▏孔教授(孔子)▕

1. 大學為培養精英,而非教育普通人成為好公民

胡教授:……如果人們獲得批評性思考能力,就更有可能成為關心社會、積極思考的公民,就能幫助維持和改善民主的政治機構……

孔教授:大學難道不是在培養精英嗎?坦率地說,我們不是在教育普通人如何成為好公民。只有小部分才華出眾的學生能上大學,大學生中只有小部分人實際上能獲得民主理論家所喜歡那種批判性思考能力。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承認大學在培養政治精英,而不是普通公民。

2. 先研讀經典 別急於批判

孔教授:科舉考試應該考察學生的記憶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記憶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也確實需要思考學習的內容。「學習卻不思考,就會糊塗受騙」(「學而不思則罔」,《論語‧為政》)。但是,我們要認識到,前人的偉大著作是我們學習的基礎……「我愛好古代文化,勤敏追求知識」(「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我們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胡教授:……難道你不覺得應該鼓勵學生批評性地評價大思想家的觀點麼?批評性思考能力的提高是研讀經典的副產品,這未免過於樂觀了吧?

孔教授:在學習的初期階段強調批評性思考可能是危險的。「空想而不學習,就會迷失方向」(「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如果鼓勵他們在還沒有明白什麼東西是真正有價值的時候就大膽批評,有可能讓他們失去對生活中存在真善美的信仰……當代大學生最常見的錯誤就是還沒有充分掌握大思想家觀點的深刻性和複雜性,就倉促地下結論……

3. 批判要為促進和諧

胡教授:這只是階段問題。我們在最終的目標——提高學生的批評性思考能力上觀點一致,至於怎樣實現這個目標,我們的觀點可能不同。你認為最好把這個目標留在學習的最後階段再實施,而我認為批評性技能的培養應該存在學習過程的每個階段……

孔教授:……不完全如此。請別忘記,我的觀點是批評能力只有在有助於和諧發展的時候才應該培養,我們在指定教育課程大綱的時候需要牢記這個目的……

西方世界 以禮塑仁──「克己復禮為仁」

西方世界只是概略的統稱,實際上沒有獨立成一個學派。他們看儒家,讀《論語》的關懷更為純粹,偏向文化上的興趣與觀察,認為香港、台灣甚至大陸的儒學解釋都有偏差。以Herbert Fingarette為例,著有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的他通常是英語世界討論《論語》的開端。他雖然認同「仁」的重要性,卻認為情感是要透過「禮」塑造,批判透過「三省吾身」來培育仁心是受基督教祈禱、與上帝對話的主體性傳統影響,「禮」才是令情感得以恰當表達的方式。他以《論語》的一句闡釋:「克己復禮為仁」,如何做到仁?就是必須合乎禮,而禮是公共而且透明的,例如尊重場合應如何打扮、節日的禮數等。因此仁是要配合相應的語境的,父要慈,子要孝,對老師要尊敬,日常的文字談吐、行為舉止,其實都滲透了禮。

【解經】

所學的「禮」要常常「習」。西方學者認為學習不能只靠自己反省做到,一定與人際間的交流有關。另外,學者何乏筆亦深深仰慕中國哲學中的文人傳統,覺得理想的文人應該像韓愈、蘇軾,琴棋書畫、文史哲政融為一體,投入這些活動獲取整體的生命情調。

行草

背景:早期文字是人類記錄活動時,刻劃的符號。秦始皇統一文字,篆書通行,現常見於圖章雕刻上。但由於筆畫繁複,而且相對呆板,文人雅士遂約定俗成出更為利落的草書。行草是草書的一種,較草書易辨。華戈師傅指出,古人一般先學草書,再學行書,此兩者的「藝術含金量」最高,最後才寫用於科舉、較為工整規範的楷書。

特色:行草講求個人氣質,力度要有變化,一筆接一筆,筆畫之間的氣要接。你長我短,你粗我幼,抑揚頓挫,該連則連。如果楷書是平衡立正,行草則是優美地步行。

齊 ˙齊 ˙寫

歡迎讀者在讀過今期內容和行草心法後提筆試寫,然後將作品寄回,我們會從中選出最具神韻者,將今期的華戈墨寶送出留念。來郵請附聯絡地址及姓名,寄「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7樓「星期日生活」收」。

文、圖˙ 潘曉彤

{美術 } 張欲琪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