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薯:社交網絡導致社會分裂?

文章日期:2020年10月02日

【明報專訊】最近無綫《開心速遞》中的「五一黃手套」引來部分觀眾不滿。剛剛J2外購台灣節目《愛玩客之自遊神》中介紹的「共匪餅」亦引起注意,無綫即時將節目下架。港台記者利君雅亦因「尖銳」作風而被投訴,港台延長她的試用期。

英國最近也有類似事例。早前逾2萬觀眾向英國廣管局Ofcom投訴Britain's Got Talent中的一個舞蹈表演,是自2018年以來接獲最多投訴的節目。這個表演回應Black Lives Matter運動,用舞蹈輕描淡寫地重演George Floyd的受害經過及引發的示威暴動。Ofcom確認當中涉及4項投訴:歧視白人、醜化警察、不適合家庭收看及支持政治團體。然而,Ofcom最後拒絕就這表演調查及行動,重申表達自由的重要。

這些事件反映出其實不止香港正進入了這種「黃藍」鬥爭的狀態,歐美「左翼」與「右翼」的對立亦一樣嚴重,全世界社會的分裂之大已經進入不能修補的地步。

為什麼社會變得愈來愈撕裂?原因當然不止一個,但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在社交媒體上,正好最近Netflix的《願者上網》(The Social Dilemma)亦有觸及這討論:社交網絡讓我們活於自己的echo chamber(迴聲室效應),大家只看自己like、follow的平台及朋友,而每個平台都有自己角度及立場,對社會大小事都有各自的闡釋及角度,所以事物的真相已經難以有共識——這情况大家在這一兩年在香港相信已有深刻體驗。

《願者上網》的攻擊對象是社交網絡的本身,強調的是他們的algorithm(計算程式)如何令我們上癮,吸引我們看更多我們喜歡的內容。不過,節目除了將問題簡單化外,亦沒有提到太多政黨及政府的責任:他們用社交網絡來控制社會輿論,像俄羅斯在英美選舉中的滲透、英國脫歐Cambridge Analytica(劍橋分析)的干預,又或是大家所熟悉的「五毛」。簡單說,「五毛」其實已脫節,政府與政黨現在不止有網絡大軍,更有不同組織建立「假專頁」去帶風向,以及用「機器人bot」來扮「五毛」來營造假象,已是網絡上的新秩序。

洗腦騙局 「自願」當性奴

對於社交網絡的影響,普遍謬誤是不少人不相信社交網絡會有這種潛移默化影響,認為自己與大眾有足夠智慧及分析能力去明辨是非。不過,現實是,人心就是很容易被蒙蔽,最近另一紀錄片The Vow便是最佳例證。

The Vow講述在紐約為基地的組織NXIVM如何能夠將一班事業成功的人洗腦,其中不少女成員更甘願成為組織創辦人的性奴。NXIVM基本上就是一個徹底騙局,屬金字塔式傳銷公司,被公認為邪教(cult)。不過,創辦人聰明地利用自己的魅力及那些似是而非的心理遊戲來控制人心,吸引一班在娛樂圈活躍的導演、演員等參與,成為組織的忠心成員。

當中最令人咋舌的當然是性奴部分。組織以「訓練」為藉口,要女成員成為前輩的「奴隸」,要對「主人」忠心耿耿,向他們提供令人羞恥的秘密以表效忠;她們的最終目標就是勾引組織創辦人,與他發生性行為。同時,紀錄片之所以叫The Vow,是因為這些女成員成為「奴隸」時,要在近私處的位置上打上有創辦人名字簡寫的烙印。

誰又會想到數以百計成年人會墮入這種騙案?事實就是,大眾的心易被誘導,這就是現實。

文:陳Damon(chandamon.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