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周經過記者實測,成功靠看影片學會還原扭計骰,但「睇片學習」真的放諸所有技術皆準嗎?今次我們不再從頭學習新技能,而是嘗試看影片改變人人都自有一套的手寫字習慣。在跟足網上影片實測後,不時被說字醜的前同事,字迹似乎真的變美了?不過,專家有不同看法,認為要寫得一手好字還是要靠臨摹古帖寫起。但叫人欣慰的是,在經歷網上影片教學與專家親身指導的密集式半天練習後,原本有點抗拒手寫文字的前同事竟說:「回到家後好想寫字呀。」這也許就是網學時代的魅力。
■記者實測
學識時間
影片:3分鐘
實測時間:1小時
為什麼寫字不好看?
副刊前同事Amthus說小時曾經覺得自己寫字不錯,「未至於靚,但都幾特別」。但自從高中逐漸以電腦打字代替手寫字後,這份感覺自此失蹤,而每當她久違地以手寫文字給朋友,更不時被笑字醜,「做記者都算叫做揸筆搵食,但我訪問時,在記者簿寫的字,連自己都看不明白」。現在,她直言因為自覺寫字「核突」,即使想寫生日卡給朋友,都不好意思手寫。
網上有不少改善手寫字的教學影片,大多都是建議人們先找自己喜歡的文字風格,然後靜下心慢慢臨摹,再變出自己風格,但這種自由度極大的「大路」建議實在令人提不起勁。最後,我們在內地影片網站「嗶哩嗶哩」找到一條技術教學影片,片名直截了當:「為什麼寫字不好看,三分鐘教你寫一手好字。」
三分鐘影片裏,羅列了十二個寫字口訣,每個口訣都選取一至四個文字示範出前後對比,例如口訣一「右豎最高」,就用了「花」字,顯示如將「草花頭」的右邊豎畫寫得比左邊高,就會令字寫得好看。
◆影片十二口訣
1. 右豎最高
2. 字無二捺
3. 橫長撇短
4. 左高右低
5. 四周伸展
6. 上展下收
7. 同向平行
8. 豎比橫低
9. 左小上移
10. 上寬下窄
11. 撇要彎曲
12. 中宮收緊
■實測結果:好似有進步?
Amthus花了一小時跟足影片示範練字。而在觀看影片前後,以「我啲字真係咁核突咩?」九個字作比較,看影片前,字迹明顯較潦草;而看影片之後,字迹較工整,筆畫更清晰。
影片有用嗎?「都有用的,我終於知道自己的字核突的原因,就是沒有做到影片所說的東西,即是我沒有想到原來上闊下窄會令到個字靚一些。」你不覺得影片前後的字體分別只是在於慢慢寫?「都是的。一來是知道要清晰表達個字,這是重點。二來是我寫時都有想要用影片哪一個口訣,才可以寫得整齊之餘也有些美感吧?」
■有疑難
1. 口訣應用欠解釋
實測時遇到最大的疑難是影片三分鐘內說明十二個口訣,即每個口訣只有十五秒示範,根本完全沒有解釋,近乎要靠自己重看影片數次參透真實寫法。「四周伸展?不明白呀,個世字要向哪裏伸展?」而且,影片提供的口訣,存在矛盾的地方,例如「 右豎最高」與「左高右低」,到底不同口訣適用在何種字?均沒有解說。
2. 跟足指引 還是寫不好?
其中一個口訣是「同向平行」,說明同方向的兩撇斜度一樣,才會顯得文字工整美觀。但Amthus實測時發現:「個夕字我都覺得自己寫得好平衡呀,但都是不美呀。」當下她深深領悟到一個字寫得美不美,左右的因素太多,單用一句口訣是不足以令這字寫得美。
■達人教路
三個基本法則:頓筆收尖、左收右放、中間收緊
香港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雷超榮看過Amthus的前後字迹對比後評價:「我們(專家)看來,其實兩張都是差不多,只不過她第二張一筆一畫地寫,寫得清楚些。」雷超榮反而稱讚第一張的筆風流暢,「其實第一張看得出她(寫字人)平時都是揸筆寫開字的人,否則個『我』字不會如此流暢」。他更說Amthus的字絕對不核突,遠比一般人好,只需花點時間練習楷書筆畫即可。
他說上述的網上教學影片說得不全然正確,而且不是書法界的專有名詞,他自己作為老師都不太明白影片的部分口訣意思。他提到其實寫楷書的基本法則是「頓筆收尖、左收右放、中間收緊」。他執起普通0.7mm藍色啫喱筆教學,以「我」字為例:
一、頓筆收尖
每一筆都需要。「頓筆」即落筆時停頓一下再寫,「收尖」即收筆時收細尾巴
二、左收右放
我字可拆分為「手」和「戈」左右兩邊,左收即手字含蓄,右放即戈字較放開
三、中間收緊
手和戈中間不要留有太多空間
結構法則非一成不變
另外兩個非常常用的字體結構法則是「口」字應稍為「上闊下窄」,而非寫成方正正方形,寫法亦適用於「白」和「甘」字,但不適用於較長身的「自」字。
至於橫畫,均應微微由低至高,即書法家的「一」字必然是左低右高,但如果「三」、「五」、「直」字等有多道橫畫的字,最底一橫就需要打平,否則整個字就會歪斜。
寫一手好字 從臨摹開始
雷超榮表示因為疫情關係,偶爾會受邀在網上開班授課。不過他提醒,不少網上拍攝影片教學的老師寫字功力不紮實,而且寫字沒有速成班,「通常大人學寫字,老師都是說出方法,之後始終都要靠自己練習,以及自己總結經驗,要看得多又要寫得多」。
雖說字迹美不美很主觀,但他說寫字靚的人有一定的楷書基礎,因此模仿古人的書法,例如是臨摹唐朝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就可令字體變美。「只要肯練習,經過一個暑假百分百可以(脫胎換骨)。」
寫出自己風格
至於文化修養和寫一手好字有無關係?有點出乎意料是雷超榮說其實關係不大,因為書法主要是靠手腦協調與練習精進。至於他自己,現年六十二歲,在小時候已被稱讚字體秀麗,其後他從棣書開始練習,再學楷書,最後自成一家,形成自己風格。「你和前人寫得一模一樣都無用,因為你再努力都不會夠前人寫得美,你如何從古字中走出來,擁有自己的面貌,才是書法家最終的學習目標。」
■文化分析
網上自學意義:先找答案 再細味過程
如果學習的藝術貴於過程,而非結果,那省略了過程的網上「雞精班」,是否令學習失去意義?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訪問學者林國偉(Benny)分享了一個概念:art(藝術)與artifice(取巧),後者被外界視為表面和膚淺,帶有貶義。
「如果教育是art的話,短暫的網上教學就是一個artifice,我們會見到好多人不懂唱歌,但在網上有方法可以調音,變成唱歌高手。你不懂中國風音樂,但用一些工具和軟件,你都可以加一些中國風在歌曲中。因此有些人討論在網絡世界中art似乎不太重要,反而是要令自己變成a master of artifice,不懂都裝作很懂得。」但他強調,自己並不覺得網絡世界上的artifice和膚淺是壞事,只是我們活在現今社會的一種現况。
而透過自發上網學習這些artifice,最終亦有可能引起大家想深入鑽研art的可能。Benny認為,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一種自覺,知道自己從網上所學的只是表皮,與經歲月洗練的文化、藝術存在很大距離。
正如記者上一期學玩扭計骰,務求用最短時間還原,是故只顧跟公式扭動,根本沒有深究為何這一顆明明在頂層的白色方角,轉了幾下會變成在底層。不過,在完成報道後一周,記者還是隔天就不自覺拿起手邊扭計骰轉動,慢慢花一點時間了解扭計骰的結構與公式的意義。原來先找到答案,再想原因,也不錯。
■齊˙齊˙學
歡迎讀者分享網上看影片自學的經驗,作為本欄日後參考題材。我們會從中選出最有趣味者,送出雷超榮老師的墨寶「業精於勤」留念。來郵請附聯絡地址及姓名,寄「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7樓「星期日生活」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