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薯:傷健同行 香港自救

文章日期:2020年10月09日

【明報專訊】一場新冠病毒疫情,令全球各國的經濟受重創,香港自然不能倖免。就業市場不穩定,既令打工仔人心惶惶,不少剛準備投身職場的畢業生,亦面對「畢業即失業」的困境,向來在就業市場被忽視的殘疾人士,情况可能更堪虞。政府最近一次針對殘疾人士經濟狀况的大規模調查,已經要數到2013年,當時18至64歲適齡工作的殘疾人士,只有近四成投身勞工市場,比整體人口勞動比例72.8%低得多,但殘疾人失業率卻高達6.7%,比當時整體失業率高一倍,這反映殘疾人士無論在求職或是保就業都比健全人士困難得多。

雖然政府口口聲聲鼓勵殘疾人士投入職場,但多年來成效如何有目共睹。儘管如此,政府每年亦要按照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要求,宣傳共融信息,例如與香港電台製作的《同行同行》。這系列的節目,不但可讓觀眾了解殘疾人士的就業情况,亦可以窺探香港社會企業(尤其以協助殘疾人士就業為目標的社企)之窘局。

節目首集專訪一間主要聘請自閉症或有學習障礙員工的社企食堂,老闆Mr. Koh是新加坡人,在當地營辦社企十分成功,獲邀來港開辦類似項目。他說去年來港視察之後本來懸而未決,直至反修例運動爆發,甚至親眼目睹事件發生,他覺得「這個城市需要幫助」,就決心辦好項目,希望員工在食堂透過在職訓練,既學到一技之長,又可以掙取生活費,從工作中重拾尊嚴。食堂在去年底開業,加上今年遇上疫情,可說是生於最壞的年代,但Mr. Koh明白這幾十個員工此時更難在外謀生,為了保住他們的生計,他不理家人反對和勸告,甚至不斷借貸周轉,只因為他相信只要不放棄,問題總有解決的辦法。

靠企業本身實力 不消費善心

但最令筆者欣賞的,是他認為社企的可持續發展,不在於消費顧客對殘疾人士的善心,而是企業本身的實力——他可是道出不少香港社企裹足不前的原因。香港不少社企的營辦者,其實就是社福機構,開社企只是要為服務對象提供就業機會和培訓,一開始營運時,因為有政府資助或者私人捐款,加上市民的善心,生意自然不用愁。但日子久了,卻忘記社企本身是一門生意,產品和服務質素才是留住客人的唯一方法。最後不少社企都因為經營不善,在商業市場被淘汰,或靠資助苟延殘喘。Mr. Koh的經驗,值得社企營運者細心思考。

另外一集的主題相若,出發點卻有分別。Max是一家玩具廠董事,員工都是健全人士,但他從傳媒認識社企的概念,更了解到聾人非常適合從事公司非常缺才的3D繪圖工作,他就聯絡聾人機構合辦訓練班,其後再聘請了兩個成績優異的聽障學員加入公司,邊做邊學。兩人新手上場,每日都要北上羅湖廠房工作,加上面對說普通話的同事,廣東話讀唇的技巧完全派不上用場,無論是職業技能、工作環境甚至日常溝通都充滿挑戰,幸好老闆體諒,加上家人支持,兩人堅持下來,最後都可以獨當一面,更能在玩具展覽之中展示自己的創作。Max認為聘用殘疾人士,不但可以幫助他們發展潛能,而且這些可造之材只要加以適當地訓練,更能幫助公司業務發展,其實是互惠互利。在疫情期間,他更趁機增辦培訓課程,希望有志者在低潮時候裝備自己,等待市道復蘇之時就可以迅速投入就業市場。

其實不少人都清楚明白,殘疾人士不少能力都與身體健全人士無異,只要能夠為殘疾人士提供適合的環境,他們絕對可以創造不同的可能。雖然《同行同行》由政府協助製作,但有趣的是,這幾集帶出的信息都彷彿提醒我們,無論政府如何形式化地幫助殘疾人就業或是協助企業聘用殘疾人士,都不及社會各界自發打開的互助網絡,傷健攜手對抗逆境,自己香港自己救。

文:梁慧思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