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物平台創辦人尹寶燕 努力實踐可持續時尚發展

文章日期:2020年10月15日

【明報專訊】有人說時尚界的最新潮流關鍵詞是sustainability(可持續),但真正的有心人卻認為這已經不是一種潮流,而是一件不能回頭及非做不可的事。可持續時尚的發展確實日新又新,Hear her say再次請來努力實踐可持續發展的尹寶燕(Ren Wan),為讀者更新和分享可持續時尚發展的趨勢。

1. 你如何定義自己?

一個努力學習在世界留下意義的女人。

2. 有什麼人或事情對你人生有最大的啟發,帶你走到今天?

少年的時候,反消費主義雜誌Adbusters對我的影響很大,也奠定了我大部分的價值觀。創刊人Kalle Lasn本身從事廣告業,而Adbusters宣揚的價值觀解釋了我在最憤世的時候看到的世界和社會問題,例如消費和資本主義的詬病、跨國企業背後的黑暗面等。我讀A-level和大學時都追看這本雜誌。做傳媒的時候,我訪問過Kalle Lasn數次,他跟我說的一句話對我影響最深:Question everything.

3. 你做過最勇敢的一件事是什麼?

應是一個人跑上飛機去尼日利亞Lagos採訪。我在尼日利亞的機場遇上一個香港人,他說我不可能自己一個走來,太危險了,黃皮膚的人被持槍打劫是家常便飯。但我還是很幸運得到他和其他香港人幫助,能順利和安全回家。那次是8天的採訪,令我大開眼界,非洲的「定律」跟亞洲完全不一樣,那裏的年輕人讓我更加相信不可以浪費福氣,社會給他們的條件這麼少,但他們都很努力,每一個都是slasher、企業家、詩人、記者、電影人……我們在香港如此得天獨厚,怎可以浪費我們的富足?雖然只是為了一篇專題,但這一定是我做過最勇敢的事。

4. 你認為時裝工業應怎樣平衡美學、生態及道德之間的矛盾?

選用新環保和再造物料,糾正血汗工廠的問題,不再一年52季,不用皮草。其實有利於生態、符合道德的時裝,並不需要犧牲美學,反而符合環境和道德原則本身就是一種美感。時裝工業的問題不是為美學而傷害地球和人類,而是它們的作業手法傷害地球和人類。

5. 環顧現今時尚界,有哪個可持續時尚品牌可介紹給讀者?

我很喜歡Reformation,它本身就印證了美學、生態及道德是相輔相成的,而且在作業上有很多開創先河的做法,例如縮短設計和製作過程至1個月。大部分品牌都是預早幾季來設計系列,所以有時當系列出街時,感覺有點不合時宜,但他們依然會跟你說:這就是最新潮流。Reformation的物料都有很高的等級標準,他們的目標是75%的物料都是A和B級,但值得一提的是傳統品牌覺得是高級的物料,例如真絲、棉花、安哥拉和馬海毛,對他們來說是D和E級,根本不會採用。他們更與Thred Up合作回收舊衣,最特別而且我從未見過品牌做的是:Reformation有一種產品叫做climate credits,即是你可以付錢支持環保組織以抵消你的碳排放。這個做法多為國家和跨國企業才會做,但它把這個概念帶到消費層面。

6. 你認為人們在可持續發展中遇到什麼困難呢?除了recycle、reuse、reduce外,還能做什麼?

歸根究柢,大家的生活節奏太急促,以至無法思考和意識到自己日常生活選擇對地球造成什麼影響。大家可習慣自備水樽,購買零包裝產品,支持本地製造和農業(一個城市能夠做到自給自足,才是最高的可持續發展標準),購物時寧貴莫濫(劣質東西不僅很快變成垃圾,生產過程往往造成很多污染和危及工人健康),選擇天然用品,選擇二手產品和修理舊品再用。

7. 怎樣形容自己的穿衣風格?有沒有特定的時裝必備單品或特別的個人喜好?

簡單舒服就可以,對我來說,衣料舒服與否比起外觀更重要。另外我有一條褲是特別鍾情的,是8年前的H&M x MMM牛仔褲,想不到一件fast fashion款式會如此「襟著」?Fast fashion的手工始終較差,因此我已經修補過很多次。

8. 你認為什麼是美?

心善則美。

9. 香港的政治/社會運動及疫情對你有什麼影響?或你對此有什麼體會?

其實自從去年6月開始至今,社會上每一個脈搏都讓人深深體會到,香港人的可愛和人情味,再平凡的人都彰顯了我們推崇的價值,社會上有很多無名英雄。派口罩、幫助街上在身旁的人、代人發聲、用盡自己的力量去支持正確的價值觀,而不是自私自利。在一個死城內獨善其身是無意義的。

10. 疫情過後最想做的第一件事?

不計成本做一場pop-up swap換物派對。

■尹寶燕(Ren Wan)

前傳媒工作者,2011年成立換物平台「JupYeah執嘢」,同時是自由撰稿人,探討環保、綠色生活、慢時裝等議題。

文:溫兆明

編輯:廖偉龍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lifeandstyle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Life &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