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抄經:一時祭神 一時怪力亂神 孔子迷信不迷信?

文章日期:2020年10月25日

【明報專訊】今天重陽,若非疫情限聚,你可能已經一早買定燒肉,斬埋隻雞,在假日難得可以多睡一會的秋日早晨,不甘願地被叫醒。好日唔做運動,卻要氣來氣喘,與平日好少見面的疏堂親戚眾志成城地登山掃墓,路上人群多得政府要特地封路。每年在山腰乾曬時,其實都想叫阿媽,不如唔好咁迷信,靠祖先庇佑不如自食其力?加強說服力,便引經據典,拋吓書包——「即係呢,學孔子話齋,『子不語:怪、力、亂、神』嘛!」但咪住!孔子又好似講過「祭神如神在」?點解咁矛盾?孔子的骨子裏難道都很迷信?《論語》第三課,趁着重陽,我們繼續跟

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講師劉保禧博士學《論語》,這期談祭禮。

孔子洞察到的神奇力量

打開筆記,第一篇文章來自Herbert Fingarette《孔子:即凡而聖》的第一章,開宗明義便說此文旨在揭示孔子洞察到的「神奇力量」。嘩!孔子不是從來不談論怪異、暴力、叛亂與鬼神嗎?不相信各種超自然力量,那文中的「神奇魅力」是指什麼?

劉保禧引述文中例子,說起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尋常片刻,「例如初次見到你,我伸出手,你不會以為我準備攻擊你,你也會自然地伸手,我們握手的力度不用預先說明,但總也不會像搖珍珠奶茶那樣猛」。這些約定俗成的禮儀沒經過任何人的強迫、命令或督促,卻自發地發生,且能產生讓彼此感到對方友善的效果。他說,假設一個不知就裏的外星人從旁觀察,神奇力量正正在此。就如每年重陽登山掃墓的習俗,大家不問因由卻潛移默化、自發地遵循,亦發揮了一些效果。

前幾年在台灣東吳大學任教的他在課上問學生,台灣人祭祀時會預備什麼,才知道他們會準備來自天上(有翅膀的例如雞、鴨、鵝)、地上(一般用豬)和海上(一般用魚)的「三牲」拜祭,而香港人則常備燒肉和雞。歐洲人可能只帶鮮花一束,我們為什麼要帶食物?是假設先人會吃嗎?其次,供奉過後,大家又為什麼要把它吃掉?

拜祭鬼神 照顧情感需要

《論語.八佾》有這樣一句:「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意即祭祀祖先的時候,好像祖先就在那裏。李澤厚在《論語今讀》便指出,兩個「如」字顯示既未論證鬼神的存在,也未否證其存在。強調的是行祭禮的時候必須設想鬼神(祖先)是存在的,上帝鬼神在《論語》中是為情感呈奉、依託、歸宿的對象,而不是理性論證或邏輯推演的對象。

中國哲學家馮友蘭在〈儒家對於婚喪祭禮之理論〉一文也提到相似例子,說古人會為死去的先人預備器具,並非以為死者可以使用,指「孔子謂為明器者,知喪道矣,備物而不可用也」(《禮記.檀弓》),當中的「為其備物」是人的情感期望,「不可用也」則是理智知道死者不能使用。

在「不語怪、力、亂、神」的前提下,《論語》卻要我們「祭神如神在」,那樣祭祀的對象是誰?劉保禧解釋,在儒家成為「家」前,這些祭祀習俗已廣泛流傳承襲,儒家認為可以保留,但目標不在如今天拜黃大仙、向觀音借庫般向外祈求,重點是轉向照顧人內心的情感需要。「我們客觀抽離地看,祭祀的人在安頓情感沒錯,但祭祀的人當下會真正投入,當死去的人存在,告訴他這一年自己過得如何等等。」

進食祭品 分享情感

回到重陽節為何要供奉食物再而吃掉的例子,劉保禧曾經從老師張燦輝教授口中聽過一個令他信服的解釋,說他以基督教「領聖餐」的儀式作為類比:牧師在一定時期會準備食物,分別象徵耶穌不帶罪之身的無酵餅,以及象徵耶穌寶血的葡萄酒,讓教徒透過領受,成為教會的「肢體」,讓基督進入他們的生命。重陽節的祭品也同理,不追究先人有沒有真的享用,後人透過進食供奉的祭品與祖先「連成一線」,同時亦與親屬分食,分享情感,是一種塑造社群意識的具體方式。

儒家體察人類孤獨感

作家Alain de Botton留意到基督教的「神聖」在於墮落人世的彼岸,在天國;人皆是神的兒女,教會彌撒典禮便嘗試打破彼此在日常生活中的經濟與社會地位,讓大家都能融入廣泛的人群裏。而儒家即使沒有「兩個世界」之分,卻都有其神聖感。劉保禧解釋,儒家同樣能體察人類缺乏社群意識的孤獨感,它的宗教性與社群意識是緊緊結合的,神聖之處在於透過禮促進人倫和諧。

劉保禧問,現代社會,爺爺的父親是誰,很多人都已經不知道了,但為什麼仍然會祭祖,「因為我關心我的家人,我覺得我不想自己孤伶伶一個在世上」。他解釋,儒家認為人類不是獨立抽象的個體,「跟存在主義很不同,沙特覺得人開初是透明自由的,存在先於本質,我首先不是任何在世的責任。但儒家不認同,認為一開始已是人倫世界,沒有一個抽空了的主體,定位自我就是透過五倫」。李澤厚在《論語今讀》裏解釋「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也指出當人懂得給死者以某種形式喪葬,便是人的族類自覺的開始,確認自己屬於此族類的存在。

從日常入手:斷捨離是在行禮?

沒有「天國」,神聖感在儒家的俗世中如何呈現?劉保禧說起居飲食便是基礎,從表面的衣食住行入手。日本人傳統非常講究禮,他笑說早前看過整理師近藤麻理惠的真人騷,她教人收拾舊衣的法則:先要感受一下有沒有怦然心動的感覺(Spark joy)。節目中的婦人把沒感覺的衣服一下子丟到一旁,近藤馬上出手阻止,教她必須跟衣服道謝,感謝它陪伴的日子,並將它溫柔地放下,「說是讓世界重回秩序,很哲學地讓大家完成了ritual(儀式)的部分,即凡而聖,但令你有某種神聖感」。

祭禮對逝者的意義

儒家的特色之一是「中庸之道」,化文成俗,讓百姓日用而不自知,不需要自覺反省,祭禮便是其中一種形式。荀子在《禮論》曾言:「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聖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為守,百姓以成俗。」意思是,祭祀本為了讓人表現和記錄我們對先人的思慕之情,聖人知道這用意,君子安然地實行,官員謹守,百姓則以此為習俗遵守。「約定俗成的禮,發揮着凝聚族群的『神奇魅力』。」

除了安撫在世的人,祭禮對未知死後靈魂是否尚在的先人亦有一定意義。馮友蘭歸結出「凡人皆不死」,劉保禧則認為「凡人皆不朽」的說法更為精準,指人曾生於某時某地,死了並非就此終結,做過的事情仍會於世上流傳,「三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可以流芳百世,也可以遺臭萬年」。但大多數人都是極其平庸,未必有讓社會記憶之處,馮友蘭指,着重喪祭禮,則人人皆得在其子孫之記憶之中,得受人知之不朽。

乘着疫情下停頓的空檔,我們或可思考,當大家庭愈來愈少,人倫構成的方式不再以大家族為本位,今天我們還能否繼續以祭禮確立自我身分?跨越二千年文明的禮儀,還會否、可以什麼形式延續下去?

■北魏體

穩重威嚴,硬橋硬馬,因而多用於莊重場合,例如廟宇對聯。亦常見於香港南北行一帶和商業區,如當舖、醫館、武館招牌。著名書法家區建公以北魏體所題的招牌仍散見城中。

特色:

一. 逆鋒行筆:筆劃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二. 撇:須如大關刀般剛勁有力

三. 直:必不筆直豎立,粗幼要有變化

四. 捺:敦厚穩重,有波折感

■齊 ˙齊 ˙寫

歡迎讀者在讀過今期內容和北魏體心法後按字帖提筆試寫,然後將作品寄回,我們會從中選出最具神韻者,將今期的華戈墨寶送出留念。來郵請附聯絡地址及姓名,寄「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7樓「星期日生活」收」。恭喜上期得獎者Jean Lee,期待各位再接再厲!

文、圖˙ 潘曉彤

題字˙ 華戈

{美術 } 胡春煌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