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這是64個方格組成的世界,我在裏面感覺很安全。我可以主宰那個世界,一個可以預測的世界。」大熱美劇《后翼棄兵》中,早慧的天才棋王Beth Harmon成名後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棋盤上壁壘分明,錯綜複雜,現實中的棋手,真的可以像劇中主角一樣,由心而發,主宰那16隻棋子的命運嗎?尤其在步伐如此急促的香港,要下一局好棋,從來不易,即使擁有大師級資格的棋手,依然要為工作、家庭、性別定型,甚至找尋對手等問題而煩惱,方格內外,每一步棋都不易走。
棋盤兩端,猶如大衛對戰巨人歌利亞。
穿一身西裝的林景蔚(Daniel),是香港國際象棋界巨人,他的手勢利落快速,放棋子、按棋鐘,都是大大力劈劈啪啪,氣勢逼人。相比起來,年僅12歲、穿一件紫紅運動外套的李在晴(Joy)走每一步都顯得小心翼翼,有點怯。二人屏息凝氣,在棋盤上來一趟不見血的殺戮。
《后翼棄兵》的女神童Harmon遇神殺神,遇佛殺佛,但現實終究沒那麼多早慧的天才。3分鐘過去,小妮子無險可守,國王倒台。Daniel說:「年輕人是未來的對手,打得佢狠,佢會驚你,剛才我當然要『大』佢,趁佢唔夠時間『劈』佢。」
12歲後起之秀 「想打贏男仔」
Joy學棋5年,兩年前已到過印尼、泰國等地比賽,在格魯吉亞比賽時,曾獲國際棋聯(FIDE)頒發「女子候選大師」頭銜,成為全港最年輕獲此頭銜的女棋手。害羞的她輕聲說:「7歲那年,媽媽上班,放我在課後託管班,有個大學生哥哥教我下棋。」像很多香港孩子,她學過鋼琴、芭蕾舞、繪畫,但全比不上對國際象棋的熱愛。為什麼?Joy思索良久:「可以有時間靜一靜。」難道你的世界很嘈吵?「都好多聲音,例如媽咪煲劇,媽咪煮飯。」
下棋享受「有時間靜一靜」
棋如其人,Joy甚少把表情放在臉上。媽媽補充:「她下棋時總掛一副poker face,沒辦法看出是輸是贏。」唯一例外,是有次輸棋後哭了,原來對手出術,最後裁判判和局,「看她憤憤不平,便知道她對下棋多麼上心」。後來二人在棋局上重遇,Joy終一雪前恥,流露出得意洋洋的表情,媽媽看在眼裏:「知她其實耿耿於懷,也知道下棋在她心中有多重要。」
又有一次在印尼,她在全場年紀最小、積分最低,連主持也小覷她,揚言「你攞到1分就請你食日本菜」。Joy回想當時心驚膽戰,苦苦對壘,唯有「唔望對手,只望棋子」。後來她破蛋得1分,主持卻走數。作為女棋手,在男棋手為主的圈子內,被看扁是時有之事,「有次和同齡男仔捉,捉完佢朋友話你咁渣㗎,連女仔都輸」。看完《后》劇,她更受到女主角的激勵,她輕聲說:「想打贏側邊啲男仔。」
44歲世界冠軍 「贏不到時間」
20年後,一老一少,再戰一場,到底誰勝誰負?Daniel也不敢誇下海口:「我很喜歡《后翼棄兵》那蘇聯世界冠軍的一句話:我贏到所有人,但贏不到時間。」
Daniel的時間,不由自主地被瓜分,一半分給了讓他疲於奔命的投資銀行工作,一半給了他的1歲兒子及太太;為了家庭,他狠心刪掉下棋App:「即使躲在廁所玩,細路喊咁點算?老婆又會叫我『理下嘢啦』!」Me-time所剩無幾,近年唯有寄情棋書。
他9歲學棋,自此棋書不離手,又常與電腦對弈,在沒有老師指導下,14歲參加全港國際象棋青年賽,奪得16歲以下和21歲以下組別冠軍,一鳴驚人。之後升讀劍橋大學數學系,在高手如雲的校園內橫掃千軍。擁有上乘天賦的他,除了自我修煉,也從多位師父身上取經:「本來我不擅長主攻,是反攻型,在困局才發揮到反攻能力,捉亂局是強項。」他先從一位塔吉克斯坦特級大師身上學主攻,又從一位德國特級大師身上,學會在棋局上「綿裏藏針」。
為工作家庭與棋子「離離合合」
可是走進金融界後,他終日忙得不可開交,多次與棋子「離離合合」。2011年,他經歷公司大地震和失戀,悲傷之際,在棋盤中重拾力量。「下棋像是我的精神支柱,不如意時我就下棋,麻醉自己,也可贏人。」他強調,勝利是他的原動力。如果對手向他講和,他多數拒絕:「好多人輸棋才講和,這些情况我score硬贏硬,大小通吃。」但問到會否教兒子下棋,他猶豫地說:「家人唔想我捉,我𠵱家捉到咁fit又無理由唔捉……」畢竟不像外國棋壇,香港下棋難以為生。
獎金不吸引 政府資助不多
事實上,香港棋手之路從來不易走,尤其獎金不夠吸引,政府對此運動亦資助不多。推廣國際象棋多年的2016年香港國際象棋錦標賽冠軍梁浩恩觀察到,追求效率的香港人,不愛花3、4個小時慢慢對弈。而且,相比起中國象棋和圍棋,國際象棋亦存在語言文化隔閡,影響其普及度。他指國際象棋其實入門門檻低,所需資源不多,亦能做到真正在意義上的平等,即傷健人士均能一同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