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港產岩土工程師 發電廢料創環保填海新希望

文章日期:2020年11月11日

【明報專訊】移去山,填了海,香港的平地日漸擴張,踏步在昔日為海的石屎地時,你又有否想過腳下承托着萬丈高樓的填海物料,到底是何物?岩土工程師蕭凱傑稱,以往填海,要不取材於昂貴的水泥及淤泥拌合物,要不採用嚴重影響生態的疏浚式填海法。他從本地發電廠取來一文不值的粉煤灰,混合小量水泥,令海土硬化,發明出一種可持續又實惠的填料,設計更獲得James Dyson設計大獎國際組頭20名。此技術未來可會被廣泛應用,令填海從此變得不一樣?

從土木工程處下班後,蕭凱傑(阿蕭)一身恤衫西褲,單肩背個背包,匆匆趕來接受訪問。脫下口罩拍攝照片,才發現他臉上帶點稚氣,原來這名對岩土工程問題侃侃而談的工程師,是名職場新鮮人,今年才剛從香港大學畢業,入圍James Dyson Award設計大獎的發明「粉煤灰硬化回填海土」,正是他在學時的設計。說起入圍,他也訝異,原本設計只是在港大內部展覽展出,沒想到獲比賽評審青睞,在全球1800份競逐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20強之一,亦奪得香港區的優異獎。

參考混凝土 發掘粉煤灰潛能

發明是如何煉成的?在學期間,阿蕭曾到中電發電廠擔任實習生,負責研究粉煤灰的可再生用途。這種燃煤發電時生產的副產品,經篩選後較幼細的粉煤灰,部分可作工業用途,而未經篩選的,大多落得投入煤灰湖,當垃圾處置。「其實粉煤灰能硬化泥土和製作混凝土,讀土木工程時,我學習過製作混凝土,因而想起可參考混凝土的製作過程,以粉煤灰取代大部分水泥,以海土替代石粒,用類似方法硬化海土。」

現行方法昂貴 盼研究可普及

近年填海,水泥是不可或缺的原料。阿蕭解釋,以往香港大多採用疏浚式填海,需挖掘及移除海土,再鋪上沙泥回填,過程中會污染附近水質,傷害海洋生態。至於近年引入香港的技術「深層水泥拌合法」,則毋須掘走海土,而是將水泥漿注入海土,加固成堅硬的水泥柱,「雖然對生態影響較小,但物料非常昂貴,而且水泥的碳足迹大,work但是個『揼錢落海』的方法。」他說,別忘記香港現在只有兩個填土區存放水泥回填物料,存量有限,能否應付香港未來的大型填海工程更是成疑。

在教職員協助下,阿蕭取得中電青山發電廠的煤灰,經多次實驗,他發現只需小量粉煤灰及小量水泥,便足以硬化海泥,「而且強度比我想像中高一倍有多」,證明粉煤灰是有效的海土穩定劑。當然一枚銅幣有兩面,粉煤灰能否預期地硬化海土,取決於水含量,「填海時四周都是水,水和粉煤灰的分量要好準確,才會達到預期效果,實際運行會有挑戰。」正當東涌新市鎮、機場三跑一帶填海工程推行得如火如荼,他又有望自己的發明能應用於海上嗎?阿蕭坦言,概念在香港非常嶄新,希望將來政府為硬化海土訂立標準後,工程顧問及承建商可考慮這種經濟實惠、又能廢物利用的填料。鄰近的新加坡,其實早有不少與粉煤灰相關的填海研究,只是兩地地質不同,難以照辦煮碗。

新一代工程師 更注重環保

在香港,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始終不是工程項目的首要着眼點,阿蕭慨嘆:「最簡單你看任何工程的環評報告,做了都一定能通過的,報告可能不過是為了法例要求而做,甚少會因此而暫停或改變工程計劃。」然而,新一代工程師如阿蕭,對可持續議題愈加重視,或許預示着未來的基建工程,會循更環保的方向發展?「業界和政府都有方向,將環保元素慢慢提高。另一方面,公眾也對工程項目的要求日漸增加」,工程安全問題如是,環保如是,如何兼顧進度、造價、環保、安全等問題,對新一代工程師而言,相信會是莫大挑戰。

文:宋霖鈴

編輯:劉家睿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Tiffany&Co. 珠寶 環保 蕭凱傑 土木工程 填海 每日明報-FE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