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薯:回憶香港的滋味

文章日期:2020年11月20日

【明報專訊】香港這個美食天堂,孕育出不少頂級食肆,也寵壞不少嘴刁的香港人。提到哪間酒店的下午茶最好吃,哪間Cafe的咖啡最香濃,不少男女老幼都會「食家」上身,品評得頭頭是道。但如果再問他們最愛或者最有印象的食物,答案往往都不是米芝蓮料理或者人氣店舖的打卡美食,卻可能是「屋企樓下茶餐廳的凍奶茶」,或是「兒時家人買西餅回家,大家總會搶着吃的黃梅蛋糕」。這些食物令人難忘,不止因為它們的滋味,也滲雜着主人翁細嘗食物時的回憶和感情。

香港電台新節目《港食力》的片段最近被網民廣傳,背後原因亦關乎回憶之味。片段的主角是一個即將移民外國的家庭,攝製隊追訪他們在港的最後一天。兩夫婦回到經常光顧的舊式小餅店,買了幾個小兒子最喜歡吃的港式蛋撻。回到家後,母親問兒子到了外國後會否掛念蛋撻的味道,童言無忌的小兒子說,如果想吃就乘飛機回香港吃,令一家人哭笑不得。片段亦拍攝這一家人在香港的最後晚餐。因為要趕飛機,男「煮」人匆匆下廚製作簡單的餸菜,不但餵飽家人,更重要的是以晚餐向留在香港的老母親聊表孝心。窺看幾個關於移民外國的facebook專頁,不少網民都對這片段甚有共鳴,有人更看得落淚。蛋撻、港式家常菜不只是我們舌頭嘗到的味道,也是我們對於香港人身分認同的一部分。

吃到家的滋味 用舌頭留住美好

為此,不少遊子竭力用各種方法留住熟悉的滋味。筆者記得十多年前旅居英國時,雖然習慣當地的食物,但每當想家的時候,就會不惜以高於香港茶餐廳幾倍的價錢,到唐人街吃一個不太地道的港式茶餐廳常餐,這或許就是comfort food的意義吧?現在那間茶餐廳已結業了,移居英倫的港人要吃沙嗲牛肉麵的話,唯有看着YouTube教學自己落手做。所以,近日在社交平台,總不難發現有人在外地的新居燜牛腩、煮煲仔飯,甚至自製粢飯;也有不少人趕着在香港參加烹飪班,不少工作室開設港式麵包點心或蛋糕裱花課程都經常爆滿,除了因為人們想快快學到一技傍身,或者也希望更容易吃到家的滋味。離家的人們,儘管對這個愈發崩壞的城市失望,但故鄉的美好,他們仍是要借助味覺好好記住和留傳後代。

《港食力》以食物作為引子,探討時下的社會議題,首集除了關於移民的環節外,亦有介紹焦點食物的背後故事,例如介紹香港白米的歷史,讓觀眾從本土的古早味道,重新認識香港;有環節從近期大熱的新午餐肉,回溯這種罐頭食物的前世今生;也有主持一邊下廚,一邊月旦時事的環節。這節目令我想起港台去年另一個系列《香港故事:思家知味》,以及無綫的《香港原味道》。過往香港有太多無論試食什麼都只是「好有口感」的膚淺飲食節目,但隨着近年本土意識興起,不少人希望追根溯源,這些節目正好補白大家對香港認識的不足,從本地生產或製作的食物,讓我們重新尋找這個城市剩餘的美好。

「誰會珍惜當你還擁有?」人總是臨到失去時,才想抓着那些從來都唾手可得的東西。近來陸續參與或籌備友人的餞行飯局,有些聚餐,有些佳餚,可能只是一期一會。趁還有時間,要好好細嘗和記住這些五味雜陳的滋味,讓這些味道滋養着身體和心靈,也一點一滴化成我們對香港永誌不忘的愛和記憶。

文:梁慧思

相關字詞﹕香港 滋味 美食天堂 香港電台 港食力 移民 梁慧思 沙發薯 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