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天人合一」聽來很架勢,像是對決的關鍵時刻使出便可擊敗對手的一種必殺技。但其實萬物一體並非什麼異能,在已成歷史的高級程度會考必修的中國語文及文化科中,「天人合一」曾是許多考生一知半解的儒家世界觀。儒家的最後一課,中大通識教育部講師劉保禧特意挑選這個很多人都說不清的概念,延續上一課何謂「良知」的討論——良知除了關乎一個人的善惡,更是人與萬物之間透過惻隱之心感通的橋樑,讓我們「we connect」。
統治者與天命
中國傳統文化中,各家對「天」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認為是絕對的權威,天子可以管治天下,是因天賦權。這想法卻自商朝滅亡的殷周之際扭轉——周武王推翻商紂不久就駕崩,由周公攝政,劉保禧指《尚書》有記錄周公對於周室掌領天下的正當性,他沒有耀武揚威,反是戰戰兢兢,「因為周朝貧弱,他反省為何當下自己能成為統治者,覺得是因為能夠承繼天命。但天命為何會授予自己呢?是因為授予有德者。一旦沒有德,命就會被革去,換上另一個朝代,就如商朝失德,他承接天命才來到這個位置,他以此告誡周朝後世的君主」。因此,「天」從絕對權威的位置退隱下來,人的地位則被彰顯,「人的內在德性可以扮演角色,德性不純粹是個人的道德,還牽涉政權。只靠暴力、詭計建立的政權不會得到人心,會不斷遭人反對。說到失德天就會干預,宗教色彩是有點強」。
如何得知上天意志?
上述對「天」的解釋只能針對統治者,自孔子出現,儒家則將概念轉化成適用於一般平民百姓。推測天的意志,從前主要透過向外觀察,例如占卜,比如占卜到將發生火災地震,便知悉君主做得不好。與孟子同時代的學者楊朱則提出,天意志的顯現不應向外觀察,而應觀察萬物內在共同的「性」,比如種子會生長成樹,樹之生就是樹之性,人亦同理,看每個人如何生,有什麼普遍的共性。劉保禧謂,楊朱的看法很簡單,就是超越種族時空的食色之性,美食美女、豐屋美服,簡單來說就是衣食住行的享受。
感通是人之共性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認為楊朱對「天」的理解只對了一半,他認同要懂得天命的確要懂得人的本性,他不否定人有食色之欲,認為是動物的本能,但人到了關鍵時候,卻是會「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真正顯現人之為人之性,是超越食色之欲的仁義禮智之性。「天命賦予人的性就是道德之性、惻隱之心,感通他人的性是人的共性。要盡我們本身有的惻隱之心,才是盡了天的性。」
劉保禧笑言,小時候看卡通片《聖戰士》(百獸王),也曾以為「天人合一」就像五獅合體的情境。何謂「合一」,不少人也有誤解,而學界也曾對用詞提出過質疑。宋朝儒學家程顥認為「天人合一」的說法即意味「天」與「人」原本是分開的,若本已是「一」,則沒有所謂的「合」,因此提出了「一本論」,即天即人,人即天。劉保禧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講的也非天與人如何「合」起來,而是天所賦予的,體現在每個人的性上,要了解天有什麼命令和意志,依靠、任由心性運作。
感通之情 來自惻隱之心
王陽明在《大學問》中曰:「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劉保禧指,他談論萬物一體最核心的是指出一種疾痛相感的感受,即惻隱之心。這種疾痛相感、休戚相關的「仁」,程顥解釋時從「不仁」說起,他引述醫書所言,指「手足痿痹為不仁」,劉保禧認為相當有趣,「醫書講的『仁』沒有道德意味的,是麻痹了不通,所以我們會說『麻木不仁』」。
王陽明接續舉出幾個例子,說明無論見孺子掉進井裏、與我們不屬同類卻「猶有知覺」的鳥獸哀鳴觳觫、沒有知覺卻「猶有生意」的草木摧折,甚至連以上皆非的瓦石毁壞,我們都會對之產生惻隱、不忍、憫恤、顧惜之心,感通為一體的心,他認為「雖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於天命之性」。
例子1•人與人 社運與《吳小姐》
人與人之間的感通,除了上一課提到「孺子將入於井」的例子,劉保禧認為社會運動的經驗也能充分說明。不論二○一四年佔領事件還是去年反修例運動,許多市民一開始走到街頭並非因為認同抗爭理念,甚至亦搞不清楚條例內容,「站出來是因為看見年輕人被警察拉被警察打,有時是血氣之勇,這血氣之勇有根據的,就是我們感受到其他人受苦,忍不住要站出來」。他指這種感通在儒家看來就是人的本性,而人與人本身是相連的。「理大有人以游繩逃脫,每次看見有人因暴動案提堂,都覺得對方分分鐘用十年換自己的十年。」
劉保禧在訪問前傳了一首歌給我,是my little airport的《吳小姐》,此歌描述畢業後在銀行工作了十幾年的吳小姐參與罷工的經歷。一看歌詞與獨白便了然用意:
時間突然好慢
周圍好靜
佢覺得呢個瞬間
最前線嘅人係自己
後面用士巴拿拆緊鐵欄嘅人又係自己
旁邊鬧緊街坊唔好影相嘅人又係自己
遠處坐緊監嘅人又係自己
例子2•人與動物 以羊易牛的故事
哲學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著有《動物解放》,在書中談及動物權利。劉保禧認為將「權利」延伸到動物層面的討論可見人將對人的感受擴充至動物身上。「Right(權利)這個概念by nature是human right(人權),動物沒有自省能力,牠們都沒有理性知道何謂權利。但牠們有痛感,當植物人和小朋友的智力和感受力沒那麼強,我們都不會認為可以壓迫他們,會用人權保護這些人,那為什麼動物就不需要呢?」
劉保禧以《孟子》中「以羊易牛」的故事作例子。故事大意是齊宣王向孟子問政,想知道自己能否使百姓安定。孟子引述大殿上胡齕的見聞,指有人牽着牛走過,齊宣王看見牛打哆嗦,毫無罪過卻因祭祀而被宰殺,下令釋放。孟子認為有此好心便足以統一天下。但因為祭祀儀節不能被廢,齊宣王下令以羊代替牛,卻被百姓誤會他吝嗇。孟子指出那是因為君子看見活着的飛禽走獸便會於心不忍,以羊易牛只是因為齊宣王親眼看見那隻牛,而沒看見那隻將被屠宰的羊。
例子3•人與死物 iPhone跌落坑渠
看見生靈塗炭而被觸動似乎是人之常情,劉保禧指儒家「萬物一體」的世界觀也包含死物,提起旅遊看到古城的頹垣敗瓦也會令人興起感嘆,想像曾經盛極一時的景象。對死物,他有另一個有趣經驗,說朋友曾傳給他一條惡搞片段,片中年輕伙子將別人的iPhone放在坑渠縫隙上方搖晃,物主在旁一直大喊不要,最終電話掉了下去。劉保禧緊張得揑一把汗,「為何跟你無親無故的人的電話,你都有感覺,與物主一同驚慌?就是因為人的感通之情強到連死物都感通到」。
總結:天人合一是世界觀 也是自我觀
劉保禧總結,「天人合一」既是儒家的世界觀,也是其自我觀,如何看世界,會影響人如何看自我。「實踐上是由小我擴充至大我,工夫上要將個人生活的小我慢慢撇除,跟其他小我感通連結,建立更大的自我。但世界觀是倒過來,根本我們就是大我,應該回復本源,我們能夠相通。」他指出,儒家的「自我」從來不是個體,首先是關係,「我之為我,就是我父親的兒子等」,宋儒相對先秦的五倫更闊,王陽明在孟子基礎上發展的,已是涵蓋人倫以外的事物,「定位自己,不是獨立個體,我們就是天地萬物,可以說有神秘宗教意味。最後希望的是,大家不要只顧自己的生活」。
【秦篆/小篆】
背景
秦始王統一六國後,命李斯統一文字,統一成秦篆,字形修長優美。
特色
上緊下鬆:按中國書法傳統上緊下鬆,有天高地厚的感覺。例如「知」字的「口」會相對提高一點,讓下方有較鬆動之感。
中鋒行筆:即垂直毛筆寫,所以一筆之中的線條粗幼一致,筆畫與筆畫之間的粗幼也一致。
不現圭角:簡單來說就是不起角,圭角即如「永」字點下的橫接豎勾,不會起角。
【齊 ˙齊 ˙寫】
歡迎讀者在讀過今期內容和秦篆心法後按字帖提筆試寫,然後將作品寄回,我們會從中選出最具神韻者,將今期的華戈墨寶送出留念。來郵請附聯絡地址及姓名,寄「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7樓「星期日生活」收」。恭喜上期得獎者黃誠業,期待各位再接再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