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人車共融 「單車是生活一部分」

文章日期:2020年12月15日

【明報專訊】秋冬季節往郊外踏單車是常事,但疫情下人滿為患,情况甚至比旺角更「墟冚」,意外頻生。在香港踏單車,很多人形容為「不可能的任務」,皆因香港地小路窄,要找個安心踏單車的地方亦人頭湧湧,但對於藝文空間暨工作室「流動架生房Common Sense HSK」主理人之一封曉彤而言,單車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去年短期旅居「全球最友善單車國度」荷蘭,讓她反思如何在香港推動「汽車、單車、人」共融文化,並推出單車Zine分享旅程所見所聞。

90後封曉彤(Stephanie)起初由木工做起,後來和劉偉昌二人合作成立了工作室,落戶元朗洪水橋。店舖外邊擺放了數架復古單車和Cargo Bike(意指有載人或貨功能的單車),進內抬頭盡是琳瑯滿目的車輪,加上店舖由木材搭建而成,彷彿時光倒流回到1970、80年代。

嘆單車與大眾生活割裂

Stephanie笑言在讀書時期迷上以單車代步,一直和單車脫不了鈎,「2014年傘後大家對道路的想像拓闊了很多,亦是香港單車熱潮的起點」。雖然自2015年起旅發局每年舉辦單車比賽,但她形容:「比賽通常傾向走專業路線,譬如推崇黃金寶或牛下女車神李慧詩,但他們專業踏單車和我的生活本身連結不到,有點割裂。」根據她的觀察,香港日常玩單車主要分兩批人,一批是比較專業,玩組裝或比賽級;另一批則是平民,通常以單車為工作工具的人,譬如送貨或外賣。她並非反對單車專業化,只是如果以個體戶身分踩車,通常局限於周末娛樂。「香港人最常去的日本都有單車城市,你會隨街看到日本主婦踩單車買餸,配套充足,一列單車任你揀,還有保險包;反之你在香港要不走路,要不搭車。」

在香港,踏單車或許是周末大家一窩蜂湧去做的事,一是不踩,要踩便踩回一年分量。「大家假日也試過租單車,但你真的認識單車嗎?單車舖就這樣租,連波段1至12代表什麼都不會特別教。」或許大家有如陳奕迅唱的《單車》般的童年回憶,曾伏於父母親的肩膊靠單車游走,偏偏長大以後反而和單車愈走愈遠,生活習慣選擇搭公共交通工具,對單車的認知少得可憐。

自發辦單車團 邊騎邊講古

出租單車被指集團壟斷式經營,政府為業界提供的資源和配套亦不足。Stephanie表示,更甚的是,多年法例絲毫沒有隨時代進步,更遑論研究單車交通黑點,有多少人因此而受傷。研究數據少,又何來規劃?商界不會刻意去做,推動單車文化的巨石只能落在一眾民間團體身上。Stephanie他們這半年來嘗試以新鮮又易入口的主題作切入點鼓勵大家,例如以丹桂村歷史、元朗教堂、廢墟遊帶大家勇敢騎單車四圍走。

「元朗區好多得意的小故事,屏山以前幾乎有個機場你又知不知?」Stephanie問。記者翻查資料,據指二戰後英政府在當地秘密築路插旗時被居民發現,附近村民如李屋村、順風圍、藍地等一致召開聯合居民大會抗建機場,但不被英政府重視,於是一眾居民以輿論壓力,並以上街遊行、游說國民政府等方法,歷時5年才迫使英政府放棄屏山機場阻止收地。Stephanie以這些故事吸引大眾,並藉此推動「輕騎行單車團」。她形容疫情是一場危與機,「這段時間大家不能旅遊,但多了不少人想嘗試本地遊,而單車團正好讓大家認識香港,當然每人之間都有『安全距離』」。

赴荷蘭取經 踩車靠常識

讀者也許會有疑問,單車間中玩一兩次便心足矣,畢竟香港人多車多,還能如何容納單車?去年Stephanie和一大班單車愛好者到荷蘭取經,以「亞洲唯一」團隊的名義踩入荷蘭International Cargo Bike Festival,除了展示港式土炮設計,亦從荷蘭的單車文化中反思,發現單是道路規劃,當地和香港已是兩碼子的事。譬如荷蘭城鄉有單車專用徑連接,連渡輪也容許單車直接出入,記者好奇不會怕與人相撞發生意外嗎?Stephanie答:「荷蘭人騎單車很快,和香港人一樣是蓄勢待發的狀態,但正如你在地鐵轉車,人多時你不會不懂得將就。」

荷蘭的道路也窄,人、車、單車亦會互相爭路,即使在大城市阿姆斯特丹,車手在人多車多的中央火車站仍然會交錯地騎行,他們講求的是流動和自律。相反,香港的道路系統清晰卻僵硬。「你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找不到單車路的『黃色神主牌』(即需下車的提示欄杆),哪有人會騎一段路然後停下來行幾秒再上車騎單車?」她相信,人天性懂得隨機應變,以去年社運期間為例,即使交通燈失效,人們依舊過馬路,司機們甚至比以往更互相體諒或以手勢取代。

規矩是死的,人是生的,Stephanie指店舖英文名取為「Common Sense」,正正是提醒大家做人要有「常識」——「人應該學睇車,而不是睇交通燈」。規矩出發點是善意,但過多、不合理或過時,就有必要重新檢討,才能令大家踩得安心,在公共交通工具以外實踐綠色生活。

自創刊物 盼用文字帶出想像

日前他們整理好於荷蘭旅居的經歷,並出版第一期《踩住Zine》,嘗試在單車團以外,以文字散落民間。「去年大家說罷坐港鐵、巴士,其實靠單車出入也是一個可能吧?撇除政治原因,你看看我,我絕對不是運動型女生,踏單車又可以『郁動』一下,落街買餸靠它很方便,駁腳單車又方便抬上車,用單車是可以很common sense的事。」傘後時代香港人對道路多了想像,幾年前甚至掀起一股共享單車熱潮,遺憾的是供應過剩和停泊問題掀起民憤,單車共享成為一場敗仗。今年疫情突然來臨,隨着限聚、禁堂食等限制,鮮要出門的WFH年代來臨,人們變得日益循規蹈矩。香港人在疫情下該如何以「new normal」自處和突破框架,重建對道路的想像?這是他們目前最想拋出的問題,亦是這本Zine的核心所在。

即使單車仍然未能在主流爭穩一席位,但對流動架生房的主理人而言,單車就是他們的生活,他們的伴侶。單車在專業級精英運動與草根送貨人之間仍然有一大道鴻溝,如果多方配合,其實普羅大眾仍然有與單車共存的百萬種可能,踩出百萬種對生活的想像。

查詢:fb/IG

@commonsensehsk

@up.cycling.plus

文:尹青

編輯:林曉慧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道路規劃 藝文空間 荷蘭 單車 每日明報-FEATU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