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級收藏上拍 殿堂畫家颳起藝壇西洋風

文章日期:2020年12月23日

【明報專訊】最近,香港藝術館展出西方殿堂級畫家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的作品;每逢聖誕及新年後在紐約舉行的西洋古典藝術周剛好也有其珍品上拍,藝壇一時間颳起一陣西洋風。西洋古典油畫在國際藝術界地位舉足輕重,這些珍寶除是博物館級收藏,亦令不少頂級私人藏家垂涎,專家相信有不少亞洲藏家正蠢蠢欲動。

西洋古典藝術周是收藏界頂級拍賣盛事,每年帶來逾億美元成交額。傳統以來,藏家在聖誕及新年假期後會聚首紐約,參與競投西洋古典油畫、紙本、雕塑等藝術品,今年可能要移師至線上。西洋古典藝術在亞洲市場近年備受關注,新手應如何入門?

審視珍品標準:真確度、來源、品相、品味

蘇富比駐倫敦辦公室西洋古典藝術部專家及亞洲市場客戶主任楊虹儀解釋,西洋古典油畫指由1280年至約1820或1830年間在西歐創作的繪畫,當中涵蓋多個重要藝術時期,包括意大利文藝復興、北歐文藝復興、荷蘭黃金時代、西班牙黃金時代及法國洛可可時期等,這些珍品一般價值連城。

因為其悠久歷史,會否較其他當代畫保值呢?楊虹儀指出,藏家喜愛探討這時期的藝術和思想發展,而油畫便以視覺記錄和詮釋當時的歷史、文化和社會情况。「評估作品時通常會審視以下基本標準:真確度、來源、品相和品味風格。當這些標準都得以滿足,即使是在經濟環境不明朗的情况,其價值亦能得到時間驗證。」按她的觀察,帶強烈視覺效果的作品通常較受市場歡迎。

以往,古典和當代藝術品分別在不同專場上拍,但兩者的界線逐漸模糊。楊虹儀表示,倫敦蘇富比在本年7月舉行的「從倫勃朗到里希特」跨藝術板塊晚拍,便將西洋古典、現代及印象派及當代藝術品共冶一爐。「不少西洋古典作品吸引現當代藝術藏家競投,我們留意到客人的收藏習慣不再局限於某特定類別,開始趨向跨板塊(cross categories)。」她說市場口味及喜好會隨時間改變,未被視為時下最受追捧的作品不一定沒欣賞及收藏價值。而高質作品就像老酒一樣,經得起歲月考驗。她會鼓勵首次接觸西洋古典藝術的藏家,在能力內購買最好的作品,逐步建立高質的收藏系列。「若擁有第一幅作品就可買第二幅;當擁有兩幅,就可建立個人收藏系列了。」當能夠在兩幅作品中找出相同之處,便可按此脈絡在市場上發掘更多關聯作品。

由淺入深建立系列

不少西方古典油畫以聖經、神話為題,構圖極複雜、畫面元素極多,楊虹儀說某些作者的畫風較能迎合東方人口味。「普遍而言,18世紀法國巨匠Francois Boucher及Jean-Honore Fragonard的甜蜜及理想主義風格,較迎合東方的傳統美學。」記者看其作品,發現構圖簡單直接,風格類似在廣告或流行文化中常接觸的畫面,主力描畫一兩個主角,較易入口。楊虹儀稱只要接觸得多,便可進一步在豐富的西洋古典藝術世界中發掘好東西,涉獵較嚴肅、以宗教為題的作品。「我認為亞洲藏家吸收新資訊的能力迅速,對新事物態度開放,對西洋古典藝術的品味及喜好與外國人無異。」

「縱然這板塊以西方客人為主,但愛好者其實遍佈全球。試問誰不愛蘊含歷史和文化意義的漂亮作品?」楊虹儀說西洋古典藝術在亞洲市場愈來愈受關注。「蘇富比全球西洋古典藝術拍賣的亞洲競投者人數較10年前翻了一倍。」香港、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及東南亞的藏家均注視拍賣消息,一些焦點拍品亦會率先在亞洲展出。她說學習西洋古典藝術的最佳方法是積極實踐,參觀大型拍賣會及歐美的美術館、諮詢專家意見都很有幫助。

逾10作品傳世 幾乎全屬著名館藏

今次上拍Sandro Botticelli的《手持圓形聖像的年輕男子》,集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知性典雅及人文精神於一身。其構圖簡單,可藉此了解當時男性的髮型和衣飾。蘇富比西洋古典油畫部環球聯合主席George Wachter說,作者在15世紀下半葉所畫的人物肖像展示前所未見的直率和洞察力,甚至比達芬奇的傳世名畫《蒙娜麗莎》早幾十年。「Sandro Botticelli少年得志,當年常有豪客登門委託他創作。」雖然他畫過不少作品,當中只有10幾幅流傳至今,幾乎全屬著名博物館典藏。有關《手持圓形聖像的年輕男子》的紀錄最早在1930年代出現,屬威爾斯Newborough勳爵收藏,後來落入私人藏家;過去50年長期外借予倫敦英國國家美術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展出,今次上拍可說是震撼藝壇。

■蘇富比西洋古典藝術周

日期:2021年1月

地點:紐約蘇富比拍賣行

查詢:bit.ly/3ntqZUb

文:呂一心

編輯:廖偉龍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威士忌 邦瀚斯 波提切利 古典藝術 藝術 拍賣 蘇富比 每日明報-Life & Styl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