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病母拿手菜 釀蟹缽驅一家愁緒

文章日期:2020年12月28日

【明報專訊】「媽媽的釀蟹缽,不得了,外面吃不到這味道,包你一試難忘。」杜太的兒女說得眉飛色舞,每次說起媽媽以前為一家人煮的愛心私房菜,一家人你一句,我一句,氣氛非常歡樂。

一道釀蟹缽,驅走了杜家的愁雲慘霧!

◆個案

一家邊製作食譜邊回憶趣事

杜太是末期腎衰竭患者,身體非常虛弱,大部分時間需臥牀休息,起居生活要靠家人及傭工照顧。我和社工第一次探望她時,家中瀰漫着凝重氣氛,各人愁眉不展。於是我們安排了一些實務支援,例如由治療師評估家居環境,借用復康器材,介紹軟餐等,讓杜太願意多到大廳坐坐,改善了她吞食情况;然後社工再向家人了解杜太的過去,發掘她的個人興趣。

杜太的媽媽原來是廚藝高手,杜太自小跟着媽媽進出廚房,傳承了十幾道名菜,包括:釀蟹缽、椒鹽蝦、南乳齋、咖喱羊腩、雞雜炒西芹腰果、洋葱薯仔豬肉;還有節日必備的蘿蔔糕,和甜品生磨杏仁糊。

眾多食物之中,我們最感興趣是釀蟹缽。在丈夫與子女七嘴八舌介紹下,聽得一頭霧水。而事實是,他們吃得多,但對於材料和製作過程等都沒有深究,也慨嘆很久未吃過了。他們回想,廚房一向是媽媽的聖地,平時都不讓家人幫忙或「搗亂」。比起學習煮食,杜太心願是子女努力讀書,將來生活更有保障,不要分心在其他事上。她也知道丈夫在外工作辛苦,回家後要多休息。賢妻、良母,她實在是當之無愧。

改變着眼點 重拾笑容

當社工再次上門探訪,杜太精神好多了,可以一起在大廳傾談。杜太自己都無法把釀蟹缽的做法說得很清楚,子女卻露出信心滿滿的表情,向社工娓娓道來。原來自上次我們離開後,家人就不斷回憶,並上網找資料,又問媽媽,訪問長輩,最後得出這道菜的食譜。

社工見各人談得興起,建議集各人之力把食譜製作成書。眾人齊聲叫好,把數十年來杜太拿手小菜逐一研究。在書中,除了食譜外,還加入這個家庭的趣事,包括父母的愛情故事、一家人觀賞電影和大兒子的頑皮事等。這本書成為全家最珍貴回憶!

社工由探討病人的嗜好和強項開始,令家人的着眼點從實務照顧,擴闊至杜太一生給家人的愛。家人由鬱鬱不歡變得歡天喜地,杜太由一個臥牀病人,重拾大廚身分,傳授子女廚藝。看見家人沒有因自己狀况而傷感,反而熱鬧地在身邊團團轉,杜太感到自己不再是家人的負擔,臉上重現滿足笑容。

文:余樂天(聖雅各福群會賽馬會安寧頌「安.好」居家寧養服務計劃經理)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 health.mingpao.com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晚晴心語 聖雅各福群會 安寧頌 末期病人 晚年 人生下半場 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