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也睇中醫 貓狗年老多病 針灸調理

文章日期:2020年12月31日

【明報專訊】貓狗有病,除了吃西藥,原來也可採用中醫療法,調理身體,近年不少獸醫診所亦提供中醫、針灸等服務。不少人好奇,傳統中醫理論也適用於毛孩身上?針灸時牠們會不會痛?牠們願意吃中藥嗎?什麼情况宜看中醫呢?香港愛護動物協會的中獸醫一一解答。

中醫療法替動物治療不是新鮮事,古代文獻已有使用針灸及中草藥治療動物的紀錄。香港愛護動物協會獸醫楊巧兒,具英國劍橋大學獸醫學士學位,及後再取得美國國際獸醫針灸協會(IVAS)認可獸醫針灸資格,現時常替寵物作中醫診斷及針灸治療。

楊巧兒說:「針灸治療動物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深諳相馬術及獸醫術的『伯樂』(原名孫陽)有次在戰場上看見一匹馬走路時一拐一拐,但受箭傷後走路比以往靈活,推測是因被箭刺中穴位有關。」伯樂鑽研針灸技術治療馬匹,並著有記載馬匹十二經絡的《伯樂針經》。及後約在漢代,亦有人畜通用的藥物典籍《神農本草經》問世。

近代的動物中醫療法及針灸術卻由西方興起,1970年代,美、法、澳洲等西方國家獸醫紛紛研究動物針灸治療,1974年,美國成立「國際獸醫針灸協會」(International Veterinary Acupuncture Society,IVAS),推廣動物針灸技術,隨後英國、澳洲、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加拿大和巴西等地相繼成立獸醫針灸學會。

大腿內側把脈 檢視體質

中醫治療寵物的過程與治療人類相似,透過「望、聞、問、切」診斷及制定治療方案。楊解釋:「比如中獸醫會觀察動物氣色、動作、體態、毛髮光澤,了解動物身體狀况;透過聽覺與嗅覺,觀察動物呼吸聲音及氣味;詢問主人動物各種習慣和患病情况;探察脈象,用手觸按動物穴位測試動物反應等。」

我們看中醫時,中醫會在手腕上把脈,那毛孩呢?毛孩動脈血管在大腿內側,所以獸醫會按牠們大腿內側的動脈以探察「脈象」,初步了解毛孩體質,有否濕氣重、陰虛、血虛等問題。例如今次拍照的金毛尋回犬Moses,脈搏跳動「順滑」,像波浪,楊巧兒解釋這是濕氣重的脈象,因應Moses情况,要用力按才能感受到脈搏,代表體內「積濕」,有可能是脾陽虛所致,令牠容易感到疲倦,亦容易肚瀉。

夜半吠周圍走 或陰虛難眠

「西方醫學解釋不到的毛病,可用中醫角度解讀或治療。」楊巧兒說。

毛孩跟我們一樣,會有濕氣重、陰虛、陽虛、血虛、氣虛等問題,一些引伸而來的徵狀,西方醫學未必解釋得到。舉例說,如狗常在半夜吠叫,在屋內走來走去,有可能是陰虛所致,令狗隻睡眠質素不佳,容易煩躁;或觸碰動物脊骨時牠們感到疼痛,照X光卻沒異樣,中醫角度,可能是與穴位閉塞有關。

楊巧兒提醒主人,很多老狗因少出街曬太陽而出現陽虛,視乎影響身體哪部位而引發不同症狀。「所以即使老狗關節退化,亦要適當帶狗到街外走走吸收『陽氣』,並鍛煉腿部肌肉。如活動不足致肌肉萎縮,牠們走路會更加困難,甚至沒力氣站起來。」

雞兔牛馬亦適用針灸

中獸醫治療動物,使用方法包括針灸、按壓穴位、中藥和食療等,其中以針灸最常使用。楊說:「按中醫理論,身體及經脈穴位是一整個系統,大部分健康問題能透過針灸調理及治療。和人做針灸一樣,獸醫把細小針頭(毫針)插入動物穴位以促進血液循環。針灸過程大約10至15分鐘,視乎毛孩病情,每次施針數目不同。」針灸治療一般需每周1次,最少6周。除了使用毫針,亦可使用電針、指壓或穴位注射等方法來刺激穴位。

楊巧兒表示,雞、兔、牛、馬、貓、狗等動物也適用於針灸治療,而近代的動物針灸治療主要用於貓狗和馬匹身上,一些由關節、筋膜、肌肉不正常抽搐引起的毛病,針灸效果顯著。

楊巧兒曾治療一隻因意外導致前肢失去知覺的貓咪,「貓咪有次躲在主人牀後,主人不為意,用力將牀褥推後,使貓咪受傷,並有一隻前肢失去了知覺,經照X光證實沒有斷骨及脫骱,喪失知覺估計是因神經受損。由於西方治療未能給予更多幫助,於是主人嘗試針灸,貓咪針灸兩個月後,前肢漸漸恢復知覺」。

人類健脾「足三里」 貓狗也有

毛孩體型比人類小得多,但很多人類的穴位,動物也有,而且治療效果相同,例如人膝蓋骨下方3寸,脛骨前緣一指寬之處有「足三里」穴,貓狗腿部也有此穴位,針灸足三里有助強化和保健脾胃。尋找動物穴位時,獸醫會在骨骼凸出或肌肉間的凹入處找出相關穴位。

人類常用經絡、穴位共有300多個,當中有100多個常用於貓狗身上,「貓狗身體構造不盡相同,根據牠們的常見病痛,也有一些常用針灸穴位」。

輔助治療 急症勿依賴

毛孩如患急症,需接受獸醫診斷並要做手術,不能依賴中醫治療,其他非緊急情况,如情緒、腸胃、皮膚、關節等引起的毛病或慢性疾病,可用針灸、中藥、食療來調理和改善。楊說:「特別是年紀大或患多重疾病的動物,長期吃西藥或對身體帶來負擔,中醫可作為輔助治療或另一種選擇。」

有些毛孩接受西醫治療後,由於情况未能改善或「斷尾」,主人會尋求中醫協助,楊在澳洲執業時,有一老狗因長期肚瀉就醫,西方醫學認為是腸道細菌過多而造成腸胃炎,需要長期服用抗生素,主人嘗試了不同方法,如餵飼防敏感處方糧、不同肉類主糧等,情况仍沒有改善,每次停藥後便復發。中醫角度診斷,狗腸胃濕熱,故從食療入手,根據食物四氣五味及功能,為老狗設計了袋鼠肉配綠豆餐單,並施行3個月針灸療程,情况得以改善,大便由稀爛變為正常固體狀。

中醫治療亦能幫助毛孩維持生活質素,如老貓常患腎病,使貓咪變得無胃口及嘔吐,楊表示:「針灸及中藥有助減少貓咪嘔吐,保持牠的胃口,減慢腎功能退化速度。毛孩患癌,如主人不選擇化療,或因擴散未能做手術,中醫可替動物補氣、緩解痛楚等,牠們吃得好,休息足夠,精神亦好一些。」

文:李佩雯

編輯:林曉慧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