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劇場 是觀眾也是主角

文章日期:2021年01月01日

【明報專訊】走入這個一人劇場,先穿過一個備有透明膠簾的間隔,用酒精搓手液清潔後戴上醫生手套,再走入一個更大的空間。這裏地面凹凸不平,啡色的樹皮踩踏時窸窣作響,中央放置實驗裝置,燈光明暗交替,有時好像指向椅子,有時又像指向打字機,領着參加者走入謎樣的感覺中……(註:因應政府防疫措施,展覽開放時間以官方公布為準)

有沒有想過成為戲劇表演的主角?在《與物俱增》這個「一人前」光影裝置試驗場中,沒有完整結構起承轉合的劇本,也沒有演員,但有燈光、聲音、道具、布景。走入其中,整個空間只有一人,你就是觀眾,也是表演的主角。負責這個項目的陳一云及張潔盈,希望觀眾在這個「流變」的空間,打開感官,體驗自己與物質、環境之間微細而珍貴的糾纏。

不太懂理科的記者觀察實驗裝置良久仍摸不着頭腦,但又會繼續研究各種生物和物理學圖片、化學筆記、書本和投影等。自己由觀眾變成解謎的人,到底物質是什麼?科學如何創造和研究物質?

擔任意念及創作的陳一云,介紹了漢斯—提斯.雷曼(Hans-Thies Lehmann)提出的「後戲劇劇場」(postdramatic theatre)理論。形容自1960年代開始,劇場創作人希望打破戲劇創作都是環繞文本而出發,燈光、聲音、舞台設計等服務並呈現文本的常規;由被動地坐在觀眾席,台上的演出與台下的觀眾隔着一堵牆,到成為戲劇一部分,並會主動闡釋表演的元素與意義。

無限制觀看流程 自選位置

陳一云說作為觀眾,很容易期待自己的行動會有直接的反應,例如按一個按鈕就有效果出現,然而陳一云安排的效果不是如此「直線」,有嚴謹的大結構,但不會有規定的觀看流程和預設的主要觀看點。這一種互動關係,需要觀眾選擇自己看戲的位置,造就很多觀眾要選擇然後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刻。這種感覺也是今次作品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糾纏」(entanglement)。

負責戲劇構作的張潔盈,也有做戲劇教育的工作。她表示表演後會爭取機會跟觀眾討論,看看他們在劇中體驗到什麼。她說自己珍視的是「微小的行動」和「長時間的觀察」,參加者的體驗時間長約半小時,觀眾好奇了解完一輪,因為尚有時間,都會主動去探索更多;回到根本,張潔盈說︰「藝術最重要是刺激人去思考、尋找和發現。」在記者到場前的場次中,張潔盈說有些觀眾會花20分鐘去看一個水泵,她認為,觀眾做出與日常不同的嘗試,已經是改變的一種。

要令不同元素交疊而引人思考,也需要理論、研究。陳一云舉出一個例子,她設計的燈光不停轉變,不同燈如鎢絲燈、LED燈和光管,在不同位置如何發光又熄滅,其實參考了奏鳴曲和多聲部音樂的結構。又,陳一云是病理科醫生,所以場內的科學理論有根有據,例如用上量子物理學家巴拉德(Karen Barad)的文本,陳一云說︰「醫學科學是我創作的養分,同時創作又讓我反思醫學科學,兩者已entangled。」

主辦單位「樹洞」的「一人前體驗劇場系列」策劃盧韻淇表示,本來的構思是透過私密度高的劇場形式,嘗試模糊劇場邊界。此系列上一次的表演是關於中國民運人士劉曉波的美學研究,今次就放在科學上,題材在香港少見,包含了粒子運動、生物結構、新唯物主義等元素,同時鼓勵觀眾重新運用封閉多時的聯想力與創造力,在一人劇場中觀照自己。

●《與物俱增》一人前光影裝置試驗場

日期︰即日至1月17日

時間︰根據登記時間而定,每節30分鐘

地點︰艺鵠藝術空間(灣仔軒尼詩道365至367號富德樓6樓)

票價︰免費,須繳付$50留位按金

預約網址︰forms.gle/eVXawcPdP3Ct5aHV7

文:胡筱雯

編輯:王翠麗、王素怡

美術:謝偉豪

相關字詞﹕張潔盈 艺鵠藝術空間 樹洞 後戲劇劇場 陳一云 展覽 與物俱增 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