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隨年齡增加,陰津逐漸減少,《黃帝內經》言:「年四十,陰氣自半。」如果身體不能適應陰血、津液不足帶來的變化,容易出現陰陽失調,造成陰虛內熱的虛火問題。當臨牀上出現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的「三多一少」徵狀時,患者體質正處於「消渴」狀態,證屬陰虛燥熱,需及時清熱育陰,調和陰陽。
「消渴」之名首見於《黃帝內經》,在〈素問.奇病論〉篇認為「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指出飲食不節、嗜食肥甘與消渴的形成有關。此外情志失調者,如經常動怒、焦躁的人,或勞欲過度者,都是患上消渴的高危族。
消渴特點是「陰虛為本,燥熱為標」,因為陰津精血耗損的「消」,而導致虛火熾盛的「渴」。患者初期常見口乾、易飢、小便增多、消瘦;及後陰損及陽,可引發陽虛、氣虛、血瘀的變證,患者怕冷、肢體麻木、水腫、惡心嘔吐、視物不清、皮損難以癒合等。
消渴不等於糖尿病
雖然中醫消渴的徵狀和西醫糖尿病有相似之處,但兩者屬不同概念,不要混淆。中醫的消渴是一種身體失調狀態,與血糖升高未必有關。要判斷一個人有否出現消渴,要根據患者臨牀表現。臨牀上,消渴病人或會符合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但也有消渴病人的血糖值完全正常;而患上糖尿病的人,亦不一定出現陰虛燥熱的消渴病徵,所以不要將消渴直接理解為糖尿病。
中醫治療消渴的原則是滋陰降火,一方面養陰、生津、補血、填精治本,另一方面清泄虛熱治標。根據消渴病的臟腑失調性質和臨牀病徵不同,在《證治準繩.消癉》篇有「三消」之說:
‧以煩躁、口乾、多飲為主要徵狀者,屬「上消」,病機為肺熱津傷,治療要清熱潤肺、生津止渴,常用中藥如天花粉、沙參、麥冬
‧以容易飢餓、多食、大便乾硬為主要徵狀者,屬「中消」,病機為胃熱熾盛、胃陰不足,治療要清胃瀉火、養陰增液,常用中藥有石膏、知母、生地黃、玉竹
‧以口乾而小便頻數、尿濁為主要徵狀者,屬「下消」,病機為腎陰虧虛,治療要滋陰固腎,常用中藥如山茱萸、枸杞子、黃柏
陰虛津虧可致中風、偏癱
對患上糖尿病同時具備消渴表現的人來說,除要透過藥物及改變生活習慣來保持血糖值正常,也不要忽視體質的調整。否則當陰虛燥熱失調日久,即使血糖值維持穩定,都可能出現變證,對身體帶來嚴重傷害。按中醫理解,持續陰損會導致陽虛、氣虛,是謂「陰損及陽」,出現體力下降、畏寒肢冷、身體浮腫、食慾不振、氣喘等徵狀。精血虧虛會導致精神不振、眩暈、耳聾、視物不清等。陰虛津虧亦容易導致痰瘀產生,或會因痰蒙竅閉、瘀阻經絡而出現中風、偏癱,影響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