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緬甸充滿神秘感,除了昂山素姬和佛塔,香港人對這個國家所知不多。儘管香港、緬甸有直航班機,但礙於緬甸只對外開放約10年,暫時未成為港人熱門旅遊地點。為什麼緬甸男人會穿裙子?緬甸人都是有名無姓?緬甸人都當過僧人?由地道緬甸人為大家解答這些謎題。
眼前的緬甸人Nelson Htoo,沒有穿裙子,有名有姓,的確曾當過僧人。Nelson身材高大健碩,健康的棕色膚色,予人陽光大男孩的感覺。他來自緬甸仰光,14歲隨家人離開出生與成長的國度,告別其童年到新加坡定居。新加坡的生活滋養他的少年時代,在當地國際學校念書的關係,讓年少的他習慣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相處和溝通,後來他到英國倫敦念大學時也沒有太大的文化衝擊,畢竟他從小就習慣了身邊多國籍的朋友圈。畢業後,他本來打算留在英國修讀碩士,不過抵不過家人對他的思念,決定回到亞洲,留在來往新加坡與緬甸都很方便的香港修畢碩士。
男士穿longyi 有名無姓純屬誤會
在香港的日子,Nelson不會穿longyi,即大家所謂的「裙子」。緬甸男士穿著的longyi,通常是一塊淨色或有格子紋的長布幅,在腰部打個結縛好,長及腳眼。配合緬甸炎熱的天氣,男士穿起這種傳統longyi會覺得舒爽無比,即使做運動如踢球等,把longyi束起至膝部,就可以跑跳自如。香港的天氣不如緬甸炎熱,Nelson也就暫時收起longyi。至於緬甸人大都有名無姓的說法,其實是大家的誤解。Nelson和家人姓Htoo。但在緬甸,的確有不少人覺得沒有姓氏的需要,把姓氏略去,只用名字,或加上出生當天的星期來記認,故才有所有緬甸人都是有名無姓的美麗誤會。
香港為國際大都會,雖然各國美食雲集,但緬甸菜卻很少見。據Nelson所說,新加坡有很大的緬甸圈子,緬甸菜不缺。倒是在香港,緬甸人的圈子不大,要買到緬甸產品,吃到正宗的緬甸菜,實在不容易,這成了他決定在香港開設正宗緬甸菜餐廳的契機。
開緬甸菜餐廳 裝潢地道店名懷舊
Club Rangoon位於中環鴨巴甸街,PMQ附近。餐廳在斜路上,門口低調,一不留神就會錯過。推開餐廳茶色的玻璃門,走下一道短樓梯,有尋幽探秘之感。餐廳有型而富格調,走下樓梯後,左手面是一個萬事俱備的酒吧位置,可以想像晚市前後燈紅酒綠的熱鬧。緬甸曾經是英國殖民地,到緬甸仰光旅行的話,走到英殖時期的老餐館,不難發現酒吧櫃枱的身影,隱隱透着英式老派的情懷。「Rangoon其實是Yangon(仰光)的舊稱。」Nelson想把緬甸經典菜式帶到香港,於是選了懷舊味濃的Rangoon作名字,餐廳的牆壁則用上一抹在香港不常見的綠色,「緬甸盛產翡翠玉石,出口不少緬甸玉到外地」,因此Nelson特意選上這隻他稱為「翡翠綠」的顏色作主調。牆上掛滿不少跟緬甸有關的照片,細心看,有臉上塗上thanaka汁液的女孩(緬甸人,尤其是女生,愛用thanaka樹枝研磨汁液,塗抹臉上,是為美容,是緬甸街頭的常見風貌),有戴上長長頸圈的長頸族婦女,有提示人入廟赤足的標誌,有仰光的寺廟。「雖然這些照片不是出自我的手筆,卻都由我精心挑選,每一幅照片都代表緬甸的不同面貌。看到這些照片,就會讓我想起緬甸。」在這裏點餐前,不妨慢慢細味牆上照片,眼睛先游走一遍緬甸。
人人可做僧侶 盼將來再抽空靜修
緬甸人主要信奉佛教,大小佛塔隨處可見。不論男女,都可以選擇當一段日子或是一輩子的僧侶,而緬甸男子更幾乎人人都有當僧侶的經驗,甚至不止一次。Nelson就清楚記得,他在12歲那年曾當過1星期的小僧。僧人生活很有規律,清晨5時就要起牀,拿着化緣工具出發,善信會把食物放進器皿,由僧人帶回佛院,一起分享化緣得來的食物,也奉行過午不食。在佛院,他們會冥想,閱讀佛學書籍,幫忙打掃。他對於這種一輩子最少當一次僧人的緬甸傳統非常回味,也希望將來再回緬甸可以抽空靜修。緬甸人要讓小孩子當一次僧人其實也不容易,不少家庭在孩子出生後就會開始張羅、儲蓄,當中包括購買僧人袍子、書本、舉行儀式等,對於低收入家庭來說可以是很重的負擔,所以Nelson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每年都會贊助1000名緬甸小孩體會這種僧人生活。
疫情下,經營食店的路不易行,Club Rangoon的開業日期就一改再改,2020年7月終於開業,卻遇上晚市禁止堂食。大概緬甸人天生就有打逆境波的基因,Nelson亦然;此時此刻,他最掛念緬甸的社群生活,因為「即使在最壞的環境下,大家都會一起面對」。有沒有疫情也好,他最想透過食物讓人認識緬甸。說到底,雖然他現居香港,也曾經在不同國家居住過,緬甸始終是他的故鄉,那是一片孕育他成長的土地,童年的記憶,緬甸的社群,對老人的尊重,予人為善、愛分享等,都孕育其價值觀。美食只不過是了解一個國家文化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