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行當展功架 網上睇〈訪鼠〉鬥戲

文章日期:2021年01月08日

【明報專訊】粵劇名伶舉手投足都是多年功夫,角色分為文武老少等不同行當,在自己的行當中鑽研,把行當中的人物做到最好,加上研讀歷史、神話小說等,角色才能演得維肖維妙。大老倌阮兆輝帶領的春暉粵藝工作坊,將推出節目《文武老少功架展演》,在戲班編制的六柱制之外,重新介紹由行當塑造人物的藝術。

展演計劃於1月中舉行,但因應疫情改為網上演出。今次節目旨在呈現粵劇中不同行當的功夫,藉以推廣粵劇藝術;阮兆輝接受訪問時就以足球作比喻,球隊需要前鋒、中場、後衛和守門員等,而粵劇也需不同演員負責不同類別的角色,按性別、年齡、身分、性格及戲分區分,即是不同的「行當」。

粵劇的十大行當包括:末(老生)、生(正生)、旦(正旦)、淨(花面)、丑(丑角)、外(正生外加一生)、小(小武)、夫(老旦)、貼(正旦外加一旦)及雜(二花面、五軍虎、堂旦等角色)。所有行當的粵劇演員,練的底功是一樣的,阮兆輝舉例包括「壓腿、落腰、倒立」等,但分了行當之後,要學習的就不一樣,阮兆輝本身屬於「生行」,他說:「不同行當有不同藝術,要專注地研究一個行當……例如掛起鬚做老的(角色)那個人,不一定是老的,但他是老生……你感覺到他的表演藝術,能做到他行當裏的人物。我們是從行當塑造人物的。」

參考歷史與小說塑造人物

他進一步提到,戲曲中的角色有來自小說、傳說和歷史等,人物真實虛構皆有,為什麼關公的臉譜一定是紅色的?「因為《三國演義》中描述他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亦即深紅色。」從形象描述、事件中,演員了解自己演繹的人物,「戲曲演員的表演,最重要是把人物做出來,不止唱做念打那麼簡單」,一個演員把戲曲唱得好聽,但觀眾感受不到這歌是由他所演繹的人物所唱,也算不上好的表演。

一桌兩椅 是山林也是城樓

昔日戲曲,沒有布景和道具,阮兆輝說是「一桌兩椅」,這一桌兩椅可以是山林、城樓、橋,最考演員功夫是:「在什麼都沒有的情况下,由演員告訴觀眾這裏是什麼地方……你走出來,要觀眾感受到你現在身處那個地方。」然而現在有了布景,阮兆輝認為不少演員心態反而不復往昔認真。

行當方面,也因為戲班以前人數眾多,中國在抗日戰爭前後經濟不景氣,資源減少,編制也被精簡為「六柱制」,即以6個台柱為主,包括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丑生、武生。但阮兆輝希望在這個編制之外,重新介紹行當的功夫,例如武生要練鬚功、練腳步;丑生,一般指大花臉,飾演誇張、醜化、諧趣角色,不少人誤以為是指醜樣的角色或盜賊,其實丑生也可以是年輕俊俏,但性格詼諧的角色。不同行當都要練習自己的身段、姿態及動作去表現角色。

原定表演包括多段精彩折子戲,原意是包羅萬有,但因應疫情的最新安排,決定改為網上演出,並只餘《十五貫》之〈訪鼠〉一個劇目。〈訪鼠〉是一個兩人查案的故事,以上述介紹的行當來說,是一個丑生和一個老生鬥戲。老生是十大行當中的「末」,一般指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角色大多要掛上大鬍鬚扮演。要演活老生角色,須兼顧掛鬚後的動作,絕不容易,因此演員需勤練步法和動作。

阮兆輝在訪問最後談到香港粵劇發展時,他寄語同儕,「最大責任在行內人身上」,希望大家合力做好香港的粵劇。

●《文武老少功架展演》

網上限時免費播放

日期:2021年1月17至19日

網址:bit.ly/3bgP7pK

facebook專頁︰bit.ly/2JQx0f4

註︰詳情以官方公布為準

文:胡筱雯

編輯:王翠麗、王素怡

美術:張欲琪

相關字詞﹕行當 戲曲 春暉粵藝工作坊 折子戲 獅吼記 阮兆輝 六柱制 粵劇 表演藝術 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