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社工夫婦歸園田居 田間耕耘書屋 不退而進

文章日期:2021年01月25日

【明報專訊】成長,從來不限於青春期;心靈上的成長,無分年紀。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太多人恃老賣老,太少人虛心自省。

這一對社工出身的夫妻卻是少數例外。退休後,他們全情投入鄉郊生活,向天地求學;創立書屋,傾進滿滿的人情味,與五湖四海的來客互相學習。兩口子心窗愈發開闊,友伴啟迪他們的思考,大自然滋養他們的心靈。緩慢的腳步,演活了一場「不退而進」的退休生活。

(註:本版受訪者及嘉賓主持,因拍攝需要而暫除口罩)

本月上旬,寒風刺骨的一天,梁萬福及馬傑偉走進元朗錦田,尋訪梁萬福昔日的工作伙伴,現營運比比書屋的退休社工夫婦蔡文元(文元)及李秀麗(Teresa)。書屋號稱是「最遙遠菜田下的小書屋」,果然,從港鐵西鐵線錦上路站出發,行15分鐘到大江埔村公所,然後繞過一塊塊農田,七拐八彎,沿途聽到幾頭犬吠叫,又經過一群山羊的家,10分鐘後才抵達書屋。暴露在鄉郊不及半小時,城市人已冷得直打哆嗦。

慢下來,做喜歡的事

可幸書屋主人的熱情,足以融化寒意。步入小房子,溫暖祥和的黃燈下,Teresa忙着泡茶,又端來糕點,文元捧着茶杯說:「退休前,我們都是社工,長時間做長者服務,對人生下半場有另類想法。其中一個理念,是慢活。」他強調,「慢」不是指慢吞吞,而是觀察自己興趣,慢下來,做喜歡的事。「香港人一般有知識、有能力,如果長壽卻多病,心理不健康,也是受苦,所以想自己慢一些,發掘興趣,享受人生。」

學懂「唔好同天鬥」

文元在錦田鄉村長大,退休後,嚮往重歸田園生活。比文元早6年退休的Teresa,則投入做環保肥皂、學紮染、搓陶瓷等手作。有一天,同告退休的兩人坐下來,討論將來。下半輩子流流長,有什麼打算?Teresa說:「我們發現家中最多是書,不如把書給別人看,又可以騰空家中位置。」機緣巧合下,兩人在錦田認識了一名農舍主人。得知兩人初嘗耕種,且有意開書屋,答允借出荒廢農舍。

「找懂裝修工程的朋友來看,他們都叫我不要來,會好辛苦。」Teresa憶述,當時農舍堆滿廢物,農地雜草叢生,得重新翻土、鋪英泥、搬磚頭、鋪電線、接水管,逐步逐步把廢倉變成書屋。

在城市住了大半生的Teresa,來到農村生活,一切由零開始。她學習到「唔好同個天鬥」,勤力與收穫不一定成正比,一個風球一場雨,農耕就會前功盡廢,「學習放下、捨棄」;還有她本來最怕蛇蟲鼠蟻,現在連蛇也能打死,磨練到百毒不侵。書屋輪廓逐漸形成,慢慢讓書進駐;招呼書友,一人帶一道農家菜,開飯作樂;及後再度擴充,繞過農田,在村子另一邊建了一間禪意繚繞的村房,作靜觀、紮染等活動。

以書換菜 借場開班搞活動

書屋洋溢着人情味。店主和客人像朋友,有人造訪,Teresa就奉上茶水,熱心招待,又鼓勵客人以書換菜,以田裏鮮果回報客人的二手書。人們感受到這地方的氣息,發現大家同聲同氣,便自告奮勇,原來這個懂玩銅鑼,那個是禪食專家,有人想借場開班教瑜伽、頌缽……她笑言:「場地像兌現了吸引力法則。」遇上志同道合的朋友,夫婦倆無任歡迎;文元屈指算算:「5年來,這裏聚集了4至5個核心小組,種植、靜觀、觀樹、觀鳥等;加上後勤,常來這兒的人約有二三百。」

第一次到訪的馬傑偉不諱言愛上了比比書屋:「搞靜觀或森林浴一類活動的機構,好多變得很內向,靜觀就只是靜觀,或走向宗教;但這兒不止走一個方向,亦會從人際網絡入手多方面發展書屋。」文元說,也許是社工愛分享、享受服務他人的性格使然,為了讓活動更具延續力,他常鼓勵人們crossover,互相交流心得,「一個活動,可以做麵包,也可以靜觀」。一路走來,書屋孕育出自己的生命,不斷繁衍新的可能。

■蔡文元(文元)、李秀麗(Teresa)

昔日均是社工,太太Teresa於2009年以46歲之齡提早退休,丈夫文元則於2015年55歲時退休。翌年在錦田創立比比書屋,既賣書,也種田及養羊,同時為靜觀、禪食等活動提供平台。

文:宋霖鈴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