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槓言」來唱客家歌

文章日期:2021年01月29日

【明報專訊】「大帽山川龍村村民同友好嘅客家歌呀喂!」《山旮旯OK》專輯的光碟上靜靜躺着這句子,但一播放音樂,客家話加上風聲、鳥聲等大自然聲音,熱鬧的鄉村風貌在眼前活靈活現;翻開色彩繽紛的歌詞本,可見到川龍村地圖、風景、歌詞和參與的村民等。這些客家話的歌,有的是山歌,也有以粵語及國語流行歌改編而成,藝術家葉啟俊分享歌曲背後的故事。

(註﹕因應政府防疫措施,展覽開放時間以官方公布為準)

葉啟俊的父親是客家人,會說客家話,但他自己卻不懂客家話。他長大後有感客家話逐漸消失,很想學習這種語言,就做相關的藝術創作,例如2015年的裝置「崖hea響槓言」(客家話「我是香港人」的發音),記錄他向父親學客家話的過程。在香港,客家話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客家話是漢族客家人的母語,新界的客家群體大多在清初遷海復界(1669年)後移入香港。根據政府2016年的人口統計,在香港能說客家話、以客家話交談的人,人數僅次於廣州話、英語及普通話,佔5歲及以上人口的4.2%,即近30萬人。

《山旮旯OK》專輯的緣起,來自2018年,由康文署主辦、機構「創不同協作」策劃的「邂逅!山川人」公共藝術計劃。計劃邀請藝術家到大帽山山腳,在荃灣的川龍村做藝術創作。當時葉啟俊做了「山旮旯OK」卡拉OK裝置,收錄川龍村村民演唱的客家歌,村民可以聽歌、唱歌。因為捨不得活動就此告一段落,葉在2019年6月開始製作專輯,除了原有裝置的15首歌以外,加上6首新曲,完成大碟。

為什麼客家話會消失?

在創作過程中,葉啟俊發覺村內會說客家話的人已經年過40歲,年輕人多不懂客家話了。創作過程中他一直思考,為什麼客家話會消失?如何保留這種語言?最後完成的專輯,他發覺除了記錄村民的歌,也記錄了他們的生活。例如專輯的第一首歌《祠堂邊》,由村民國威、輝哥主唱,改編自羅大佑的歌《童年》。歌是30多年前改編而成,歌詞直白地表現了他們的生活,例如第一句「祠堂邊嘅菝仔樹上/我哋狂摘嗰啲『硬拔啄』」,就來自輝哥小時候偷番石榴的記憶,他們口中的菝仔樹是番石榴樹,「硬拔啄」是成熟的番石榴。語言、歌曲承載了他們的生活記憶。

小孩子邊唱邊學

製作客家歌,或許可以傳承客家話。在專輯,有些年紀小的村民學懂了如何唱客家歌曲。輝哥的兒子,原本不懂客家話,但喜歡唱歌,他見父親唱客家歌,於是也模仿他唱《祠堂邊》一曲。數字歌《123321》,粵語版你我都聽過,今次由小朋友Aiden演唱,他本身也是不懂客家話的,葉啟俊錄下了Aiden跟父親一邊學,一邊唱出客家話版本數字歌的過程。在歌詞本中,除了有客家話歌詞外,也標誌了這些字的廣東話或英文發音,例如數字歌的「123/321/1234567」,發音寫法是「ngit ngi 三/三 ngi ngit/ngit ngi 三斯誤六切」,聽眾可邊聽邊和Aiden一起學唱歌。

專輯中的客家歌,內容豐富,有多種音樂風格。其中有首歌叫《端記茶樓》,由在茶樓工作的達叔自創,這茶樓就是電影《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取景之地,去川龍的人常會在茶樓歎一盅兩件。川龍村曾經全村信奉天主教,卻沒有客家話的聖詩,於是葉啟俊跟村民一起改編聖詩《歡欣》,新歌名為《開心》。不懂唱歌的蒙叔,教葉啟俊玩「牛仔牌」,讀白後來加上背景音樂,就成一曲。當然少不了本來就有的客家話山歌,例如《專一歌》、《楊梅歌》等。

3年過後,葉啟俊還記得,他初初前往川龍,在秋祭中見到各人高歌的畫面,一見難忘;之後村民開金口,在他的米高峰前獻唱,樣子或雀躍、或尷尬,彼此距離愈來愈近,他也非常感動。專輯記錄的,還有葉啟俊因音樂、藝術和村民打成一片的回憶。專輯於2020年底發布,因疫情關係,只在川龍村舉行了簡單的、只有村民參與的發布會,現在將於一拳書館的pop up store舉辦公眾發布會。

●《山旮旯OK》客語音樂合輯發布會

日期:1月31日

地點:灣仔軒尼詩道302-308號集成中心高層地下2-4號舖

報名:bit.ly/2Y236bo

文:胡筱雯

編輯:陳淑安

美術:謝偉豪

相關字詞﹕葉啟俊 番石榴 山歌 客家歌 客家人 客家話 川龍 大帽山 山旮旯 山旮旯OK 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