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件兼施 建長者友善屋苑

文章日期:2021年02月08日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開展全球長者友善城市計劃,旨在建立一個安舒城市,增加長者在社區的健康、安全感和參與度,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如果將長者友善城市的標準放在屋苑中,會否成為大家買樓或搬家的條件?

世衛推出的全球長者友善城市計劃,作為長期專案,鼓勵世界各國共同採用這計劃概念,以同一套推動模式和工具,分析各種影響老年生活包括健康、參與和安全的因素。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於2008年12月成立「香港長者友善社區督導委員會」,鼓勵長者積極參與、共建關愛社區;並促進社會不同持份者,認識人口高齡化、長者需要及潛能;在推行相關政策、措施,或提供服務時,能夠仔細考慮長者友善的原則。

世衛訂立的長者友善城市標準共有8個,包括:

1. 室外空間和建築

2. 交通

3. 房屋

4. 社會參與

5. 尊重和社會包容

6. 公民參與和就業

7. 信息交流

8. 社區與健康服務

首3個範疇是關於城市的建築環境,一個令人安舒的城市室外空間、建築、交通系統和住所等,這些硬件設施,直接影響長者在社區的生活,增加生活安全感及減少免受隔離恐懼和社會排斥等。長者能否安居樂業,都會受到建築環境的影響。

第4至6個範疇,是關於該城市所營造的社會氣氛,是否歡迎長者,讓長者感到受重視。當中「社會參與」是指長者能自由參加社交、休閒、娛樂、文化和宗教活動。而「尊重和社會包容」是指能夠多元接受長者的特性與身體需要。公民參與和就業,意味長者有機會提升公民權和自我價值感,例如近年很多機構都願意聘請「銀髮一族」,或招募長者義工。通過這些活動,長者提升自信,覺得老有所為,與社會沒有脫節。最後兩個範疇是關於健康和社會服務層次,意指長者容易獲得適當信息和服務安排,也能夠負擔服務的費用。

大家有沒有想過,以上長者友善城市的標準也可以放在屋苑中,成為大家選擇買樓或搬家時的考慮條件?能完全滿足以上8個範疇的住宅堪稱「長者友善屋苑」的典範,相信是很多人的理想家園。

老年學會推行「屋苑關顧護老計劃」,筆者既是計劃總監也是資深護士,經常會到港九新界各大小屋苑,為保安員提供實地的護老培訓,並順道以世衛標準觀察各屋苑是否「長者友善」。當中發現,有些屋苑推行了很多長者友善方案,有些剛剛起步,有些則未如人意,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所見所聞。

「長者友善」豈止自動門、輪椅通道

近年不少屋苑透過翻新,令原有設施更貼近長者需要。例如殘疾人士洗手間改用自動門,讓輪椅人士方便出入。另外又增設不少無障礙通道,減少梯級上落,甚至有方便輪椅使用者的暢通易達櫃台,可謂無微不至。可能是建築條例的要求,很多屋苑的硬件建設都漸漸提升。

不過,在軟件標準範疇上,如參與、包容、交流等,參差就較大,從物業管理理念及保安員心態便可以看出。部分有遠見的物業管理公司,在員工培訓方面特別加入了「長者元素」,由前線保安員到管理階層,甚至公司董事都參與培訓,因此都對長者晚年狀况有更深入了解,在管理概念及措施上更顧及年長住客身、心、社的需要。「長者友善」的標準其實不局限於硬件設施,而是當中的心態轉變,難能可貴的是管理公司對年長住戶的重視。

管理公司搞生日會、興趣班

我最欣賞一個大型屋苑物業管理公司,除了提供一般管理範疇的保安服務外,他們亦特別聘請物業主任舉辦各類活動,讓長者住客生活更為充實。會所安排每星期2次長者住客聚會,加強年長居民間彼此認識和了解,建構社區互助網絡。同時,亦為長者住客設計各類具創意又貼心的活動。例如:茶道、以色列麻將、健康操、中國舞等。活動深受長者住客歡迎,每次參與人數均達30至40人。此外,管理公司亦舉辦生日會、健康講座及節慶活動,將一個普通的屋苑會所,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充滿歡樂和愛心的地方。

其實,只需要善用分段時間,在會所活動編排中微調以平衡各方利益,已可以切實地在屋苑內實踐「參與」、「尊重和包容」、「信息交流」、「社區與健康服務」的軟範疇。

文:陳少玲

(香港老年學會項目總監)

編輯:王翠麗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屋苑關顧護老計劃 物業管理 長者友善 長者友善屋苑 香港老年學會 人生下半場 每日明報-健康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