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現場:當流浪牛有份筍工

文章日期:2021年02月14日

【明報專訊】「米寶!」聽到保育人員呼喚,水牛米寶從蘆葦叢慢慢走過來,龐大的灰色身軀頂着一對粗長牛角,相當架勢。牠好奇地凝視我們數分鐘,眼見沒什麼搞作,便轉身回到同伴身邊。此時,鳥兒八哥輕巧地跳上牛背,一隻,兩隻,啄食着牛頭上的小蟲。米埔自然護理區現時有10隻水牛,保育人員說他們並非在養牛,而是視水牛為同事,一同創造更理想的濕地環境,保育水鳥。

微涼的年廿八,一群越冬的深綠頭、棕色身的琵嘴鴨在鹹淡水基圍的水面上歇息,旁邊光禿禿的樹丫站滿黑漆漆的鸕鶿,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高級濕地保育主任蔡詠嶠(阿嶠)解釋,為吸引水鳥來訪,濕地附近不會種植太多樹木,因為開揚生境令水鳥感覺安全,不用擔心猛禽隱身樹中埋伏。

濕地園境師 創造豐富生境

「水鳥特別喜歡水陸交界的位置,但如果水邊的草太高,鳥兒不會飛下去。靠人手定期剷草都可以,但對環境干擾會大,所以水牛起了很大作用。」阿嶠形容水牛是濕地園境師,牠們吃草能夠有效控制雜草高度;牠們散步會留下凹凸水坑,為青蛙與蜻蜓提供微型生境;牠們每一個動作所揚起的土壤昆蟲,更是明益牛背鷺和白鶺鴒等雀鳥開餐的好幫手。

在參考英國等地的生境管理經驗後,2006年米埔自然護理區首次引入牛女「小米」幫忙創造更豐富的濕地環境。第一階段濕地水牛放牧研究(2005至2007年)中發現,在無採用任何管理方式之下,平均植被高達50.7厘米,即使人工剪草都只能降至34.6厘米,而「小米」呢?可以將植被高度降至21.1厘米!從而吸引更多雀鳥。有「小米」放牧的濕地,每公頃平均發現到18隻鳥類;而無管理和人工剪草的地方,每公頃分別只有5.1隻和11.2隻。

來自大嶼山的年輕水牛

在「小米」的成功例子之下,米埔於2009年和2012年再引入新水牛。訪問當日,我們在一望無際的淡水沼澤中見到「小米」身影,牠偕「禾木」、「米寶」和「五號」在蘆葦叢間結伴散步。阿嶠說辨認水牛的最好方法是看牛角特徵,例如「小米」的牛角是向下彎的,亦是4隻中唯一一隻雌性水牛。至於輕輕呼喚就好奇地走來的「米寶」,牛角最長最大。

阿嶠笑說,每次都總是「米寶」或「禾木」最先走來,而「小米」和「五號」則緊隨其後,「不過,行最前不代表是老大」。那誰是老大?阿嶠聳聳肩沒有回答,只說每個牛群都有階級之分。

不過,轉眼間,4隻水牛年屆20,不再年輕了,阿嶠說,有心理準備牠們隨時退役,因此護理區兩手準備,於去年引入兩頭新星「亞寶」和「牛柔」。原來約兩、三周前再有4隻水牛初來報到,牠們尚未有名字。這6隻3歲大的年輕水牛全部都來自大嶼山,由漁護署協助下安置於米埔。

米埔可容納更多水牛?

未來米埔還可以容納更多水牛嗎?阿嶠加重語氣說,他們是以生境需要行先,「說實話,在我們(WWF)立場,水牛不是我們的保育對象。我們是保育水鳥和保育濕地,而恰巧水牛在濕地中有角色。當然我們是好感謝有水牛幫我們管理濕地」。由於水牛是由人類後天加插在濕地生態系統的角色,因此亦需要人為管理,避免造成生態問題。例如今年5月計劃將4隻新水牛搬到「小米」現時所在的基圍#24之前,現正加高鐵欄,因為據獸醫建議,需要將圍欄加高至1.8米以防水牛跑到民居。「你試幻想隔壁是米埔村、後面就是錦綉花園,如果無故見到水牛跑出去。還有沒有人支持我們在米埔借助水牛管理濕地呢?」

除了要平衡水牛的生態價值和影響,也要為牠們的福祉着想,確保牠們有足夠食物和活動空間。原來在380公頃米埔自然護理區中,只有約14公頃地方適合牠們生活,因為開闊的魚塘水面不適合牠們浸泥漿浴、紅樹林的植物亦不適合牠們食用。唯獨淡水沼澤基圍#17B(約1.8公頃)和基圍#24(約12公頃)可以讓水牛放鬆蹓躂、滾泥、游水,亦是各種鷺鳥喜歡棲息的地帶。

願牠們在此開心終老

有人說米埔的水牛可能是全香港最幸福的牛,阿嶠則說米埔本身是禁區,基本上只有護理員接觸到水牛,不太可能出現人牛衝突,因此這種與牛共存的相處模式,能否適用於香港其他地方則有待各持份者思考。「事實上都可能有人覺得我們困住牠們,但我們盡了最大努力給予牠們最大地方。現在多了6隻水牛,未來都應該會繼續找水牛幫手管理濕地,亦希望本來的4隻繼續在這裏住得開開心心,在這裏終老。」

文˙彭麗芳

圖˙李紹昌

美術•胡春煌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