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沒有地產商染指、沒有政府主導下,如何「自己屋企自己起」?「靠背壟道及浙江街重建項目關注組」去年底委約數名藝術家,籌辦「九龍城公務員合作社文獻展」(網址:bit.ly/3nXUCw8),團隊走遍歷史檔案館、大學圖書館,以至街坊家中,翻出不少歷史文獻和圖則,為這段非主流的建築歷史補白。
合作社文獻展 為建築史補白
展覽團隊成員Belle Lao說,翻查資料,計劃自1950年代初開始醞釀。根據1951年的一份政府內部文件,時任輔政司曾提議把土地授予公務員建屋,財政司並不同意,認為「土地太珍貴了」,但贊同以優惠條件批出土地。反覆修訂後,政府遂向華員會了解公務員的意向,1952年11月,華員會回覆輔政司,已有1200名公務員表明有意欲參加。
反應熱烈,是否人人有份?綜合Belle和另一合作社社員李榮滋的說法,計劃允許不同薪級的長俸華人公務員申請,李榮滋說,「即使是衛生署清潔監工或一般文職也可申請,但政府怕人工低的人還不起錢,會批出較低的貸款額」。Belle的團隊找到一份為貸款額「計分」(point system)的文件,當中列出服務政府頭10年,1年計1分;第11至30年,每年計半分,養妻活兒可加分。愈高分者,獲批貸款額愈高(見圖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