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融合新媒體藝術 真假蝴蝶 探索科技與自然

文章日期:2021年02月26日

【明報專訊】疫下生活不論是留家工作或是網課,都離不開數碼科技的應用與開發,然而透過科網接觸的真實總是隔一重玻璃,帶着感官及認知的距離。回頭再看城中滿目的LED屏幕,當中模擬刻劃的現實又幾分真幾分假?藝術家以機械蝴蝶與蝴蝶標本組成的生態盆景,對比自然世界與數碼世界孰真孰假,想像未來的人如何啟發現在的人,複雜的媒體科技背後,是否反而可激發真假實相的一番哲思?

香港藝術中心刻下同時有兩個展覽,均以媒體藝術探討道家及佛家思想。香港藝術家張瀚謙的展覽「未境之歷」,以科技重塑書法、水墨、賞石等中國藝術;而日本藝術家落合陽一的展覽「物化︰Transformation of Material Things」,就利用攝影及裝置作品等,探討「數碼自然」(digital nature)的概念,發掘東方景觀美及哲學。

媒體藝術(Media Art)或新媒體藝術(New Media Art)一詞,約在1960年代開始成為廣為人知的分類,現時泛指以新媒體科技,如電腦程式、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方法創作藝術作品,這個分類底下又包括數位藝術、虛擬藝術、電腦動畫等藝術類型。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林淑儀介紹,媒體藝術(Media Art)中,影像藝術(Video Art)的創立人是韓裔美國藝術家白南準(Nam June Paik),林淑儀認為媒體藝術與亞洲甚有淵源,而香港藝術中心也致力推廣亞洲的媒體藝術。

日本藝術家落合陽一是當地著名的媒體藝術家,他在東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時是助理教授。他被譽為「現代的魔法師」,既是藝術家,也是發明家。在今次的展覽中,他說相信「媒體藝術是『後工業社會中的自然藝術』」。落合陽一是2020/21年度日本文化廳文化交流使,今次展覽是他在香港的首個個展,雖因疫情不少作品未能在港展出,只放映影片版本,藝術家也未能親自到香港策展,但他的作品有強烈個人特色,可在展覽中體現得到,例如他提到自己作品的理念基礎是華嚴哲學;同時從展覽名可見,他的作品也參考了道家思想。

糅合道家「物化」 探索「計算機」靈性

展覽取名「物化」,是莊子哲學的重要部分,莊子在《齊物論》中寫了莊周夢蝶的故事,最後一句是「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物化的蘊義深遠,難以在此概述,但可以用落合陽一其中一個代表作《數算機自然的形態》(The form of Digital Nature)理解之。這件作品,由10多枝樹枝、機械蝴蝶、蝴蝶標本、丁夏(藏傳佛教法器,又名「碰鈴」)及彎曲的燈管組成,像一個自然生態,當中機械蝴蝶在機械驅動下會拍翼,而來自自然的蝴蝶標本卻一動也不動,到底哪隻蝴蝶是真實的?這個藝術品以數碼技術形成一個似乎有生命的自然環境,但又誰都知環境是人工造成的。每隔一段時間,丁夏會碰撞並響起清脆的「叮」一聲,聲音不刺耳,反而是溫柔而讓人舒服的,投入地觀察的觀眾聽到時會抽離一下,但又很快重新投入作品中,叩問自然事物與虛假的擬像之間的渴望和靈性。林淑儀說,作品給人一種治癒、冥想的感覺。

用數位方式模仿自然

今次展覽另外的一些實體作品,是由鉑金印刷的照片,落合陽一拍攝了神社繩、丁夏、鯨魚的牙齒、枯樹、徠卡相機、蝴蝶等,從每張相片的描述,可以感受到落合陽一以攝影探尋「計算機」的靈性,思索數位(digital)和類比信號(analog)轉換的過程。例如其中一張拍攝的物品,應是數學界著名的鸚鵡螺殼,藝術家把鸚鵡螺殼形容為「為了計算對數螺旋線而出生的生物計算機」;又例如拍攝鯨魚牙齒的原因,是「好奇牠們日常生活在聲波和光波之間的身體狀况」。而影片中的作品,林淑儀最喜歡的是《膠體顯示器》(Colloidal Display),藍色的蝴蝶投射在肥皂泡上,因為光線能穿過肥皂泡,所以藝術家用超聲波振動作為投射方式,投射出的蝴蝶形象生動地閃爍。

林淑儀認為落合陽一是用數位方式模仿自然,而又保留類比信號的部分,使作品層次更為豐富。落合陽一在書面訪問中表示作品具有華嚴哲學思想,說的是參考「四法界」,包括「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及「事事無礙法界」,在4個境界中,「萬物皆空而能無障礙共存的狀態,能被解釋成物化的發動機,及在輸入與輸出間推動轉化的媒體設備」。

藝術家張瀚謙的「未境之歷」是其首個個展,展覽同樣用了佛家及道家思想。他闡述展題時,用上「承未竟之志,啟化境之歷」之句,講述展覽的中心思想是由未來人看現在的人;而所謂未來人,如果我們不用線性角度,而用矩陣(matrix)去思考時間,未來人可存在於某個與現在重疊的時空,又或者未來人是每個觀眾的高我意識,給現在的自己啟悟及指示。

墨水遇熱透明 冷卻後再現

他總共帶來5個作品,踏入展覽場地,先會見到左面屏風上「未境之歷」4個大字,此作品名為《封筆 - 墨池記》,封筆原指文人或藝術家決定不再用筆,也就是不再創作,但延伸下去,張瀚謙10年前就想到,「未來可能有個階段我們不再需要寫字,所以『封筆』這個作品是關於如何記錄書法的」。10年前的作品,是他創作的裝置用數據矩陣的方式,記錄一個人寫「永」字8法後,電腦能夠產生用這個書法筆畫風格寫成的一篇文章;10年後的今日,新作品用的方法是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學習多位古代書法家的筆迹,在電腦學習的過程中,字體會時而清晰,時而模糊,象徵了文字消失的未來。

入口處的右邊,是展覽中《墨潮》系列的第一個作品——《墨潮 - 易象》,而同系列另一個作品《墨潮 - 白駒》就在屏風後面的位置。兩件作品同樣用上溫變墨水,當墨水部分遇熱,熱力達到某個溫度,墨就會變成透明,原先整張填滿墨水的畫紙上,會出現白色的部分,冷卻後,墨水又會重新出現,形成墨水流動的感覺。畫紙會在卷軸上轉動,在《墨潮 - 易象》出現的是《易經》的卦象演變而成的圖案,而在《墨潮 - 白駒》出現的就是一條白線,借用成語白駒過隙,帶出人生短暫、生死迴轉的意味。在藝術家的設置中,出現的卦象圖案與白線位置是隨機的,「其實可能是當下你見到它的時候,它會形成一種與你對話的狀態」。

透過機器學習古人拓印繪石

賞石也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但與水墨畫及書法一樣,張瀚謙認為在近代少有突破,而他透過媒體藝術,就找到這些藝術創新、改變的方式。他在黑盒子場地中,放置了9塊石頭,以三維掃描(3D scanning)的方法,掃描每一個石頭的表面,製成的影片會在牆上播放,是以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形式,學習多個朝代的古人如何以水墨拓印及繪畫石頭而成,此作品可以說是張瀚謙考古的過程,對不同朝代水墨畫中的石頭作紀錄。他以《石頭紀》命名作品,借用了名著《紅樓夢》中煉石補天,遺下的石頭化身成賈寶玉的故事,講述石頭的歷史與文化意義。

問兩名藝術家是否認為媒體藝術在表現亞洲哲學時有獨特的優勢,落合陽一回答,他認為探討物質與自然之間的靈性的亞洲哲學,有其獨特美學,特別是現時一切事物會被電腦記錄,而所有事物會持續轉化成所有事物的狀態,就更體現道家的「物化」思想,因此在數碼自然中,媒體藝術會是鄉土藝術與宗教般的存在。而張瀚謙則表示媒體藝術只是其中一個表現亞洲哲學的藝術形式。

●「物化︰Transformation of Material Things」

日期︰即日至2月28日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6:00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3樓實驗畫廊

費用︰免費

「未境之歷」

日期︰即日至3月15日

時間:上午9:00至晚上8:30(周一至五),上午9:30至晚上6:00(周六)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14樓香港歌德學院歌德藝廊及黑盒子

費用︰免費

文:胡筱雯

編輯:蔡曉彤

美術:張欲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媒體藝術 數碼自然 香港藝術中心 藝術 展覽 文化力場 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