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香港開放「海洋性格」 淡雅水磨石 建構城市美

文章日期:2021年03月04日

【明報專訊】外遊無期,大家都將注意力放回本地,不少近在咫尺卻一直被忽略的美好風景,得以陸續「被關注」。其實,我城可觀之處隨處可見,只差一雙能發現美景的眼睛,就好像平日走過老區的唐樓,可有留意水磨石的柱子和牆身?陽光下,如碎片般嵌在其中的「石米粒」反射出點點光芒。水磨石這種典雅的傳統批盪工藝,靜靜地藏身在香港的舊建築中,等待有心人探訪和欣賞。

「意大利批盪」 昔日中產愛用

這天,跟隨建築歷史學者黎雋維走到北角明園西街的一幢唐樓外。記者平日對唐樓的印象,大多是晦暗殘舊,沒特別惹人注意。但今次仔細觀看這幢唐樓,發現從大門入口的門框、地板,以至旋轉而上的階梯和扶手,都鋪上了淡綠、米白、棕紅的水磨石。再走過幾條街,位於山坡上繼園臺的一棟住宅大門外,也豎立了兩根棕紅的水磨石柱,在早上的陽光照射下,散發出典雅的韻味。黎雋維稱水磨石常見於香港上世紀20、30年代,以及戰後50、60年代的建築物,明園西街的唐樓及繼園臺,便屬戰後50年代的建築物。

水磨石,即在白英泥中混合俗稱「石米」或「白石」的碎石,然後再在表面磨出碎石花紋的一種舊式批盪工藝,常用於修飾建築物表面。黎雋維指,水磨石有許多優點,例如易於塑形,比起木頭、石頭等更容易用於彎彎曲曲的樓梯扶手、柱子等。而透過混搭不同色粉和石米,能做出千變萬化的顏色花紋。水磨石防水又容易清潔,所以常用來鋪在地上、樓梯轉角等部分;加上相比雲石等建築物料便宜,又能做出典雅的效果,因此很受舊日的中產階級歡迎。

用上石英石 閃閃發光

黎雋維指向其中一道門框,稱水磨石之美藏在細節中。「它最美麗的地方,在於它在陽光下會閃閃發光。」他補充,這道外門框的石米用上了較少見的石英石,比起一般較便宜的麻石,在光線照射下有閃耀的效果,令這道外門框配合旁邊用上麻石石米的內門框,增添層次感。

黎雋維解釋,水磨石又名「意大利批盪」,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當時已有類似水磨石的碎石工藝出現,在17、18世紀的意大利,亦找到類近的工藝痕迹。水磨石之所以於香港出現,當中包含幾個因素,首先是水泥的運用在1920年代的香港開始普及,做水磨石的白英泥也面世了。當時有頗多外國建築師來香港居住,便把這種西方工藝用在建築上,而當時廣東、閩南一帶的建築師傅,已有豐富的石灰批盪經驗,因此對於水磨石工藝中「抿水泥」的技巧很快就上手。而最重要的原因,是當時南洋、廣州、上海一帶均有運用水磨石工藝,水磨石在香港出現,是穿梭這些區域做生意的華人來香港時,把這個工藝也一併帶來。這亦反映香港這座城市文化開放混雜的「海洋性格」:「可以見到香港跟附近區域的建築文化很有聯繫,1920年代開始已經是一個很開放的城市。」

人手打磨成本高 日漸式微

除了歷史文化價值,黎雋維指水磨石的美學價值還在於它的柔和低調:「以前(在水磨石中)用的是一種礦物顏料,是天然顏料,怎樣調色也會帶一點earth tone(大地色系);所以它的顏色很調和,不會太搶眼,適合用在建築物上,與整個城市的空間很相襯。」

但自1980年代開始,水磨石日漸式微。黎雋維指除了因為水磨石需靠師傅人手打磨,以致人工成本高以外,建築師、工程師等亦不太願意用這些高度依靠師傅個人經驗和技巧的工藝,為了更容易控制成果,寧願採用依賴機器或工廠的建築設計。他慨嘆香港現在的建築設計和室內設計「缺少人味、很抽離」,只有回到建築現場,設計師與師傅互相配合調整,才能真正提高香港的設計水平。

被油漆蓋過 難以復原

另外,黎雋維也盼望大眾提高水磨石的保育意識,例如業主在維修大廈的時候不要用油漆蓋過水磨石表面,因為蓋過了就很難復原;而要保養、維修這些水磨石,其實也並非想像中複雜和昂貴。若我們還想留住香港正在一點一滴消逝的美,也許現在就要開始學懂珍惜了。

文:鄧捷

編輯:蔡曉彤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繼園臺 建築 舊香港 唐樓 香港歷史 水磨石 每日明報-FEATU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