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石師傅:用水「養」幾天 人手慢慢磨

文章日期:2021年03月04日

【明報專訊】水磨石之美肉眼可見,到底它背後又花了師傅多少心思和時間呢?有11年水磨石復修經驗的葉志強,這天便為我們示範了一塊約6乘6吋水磨石的部分製作過程。

葉師傅表示,首先把白英泥、石米和色粉加水混合,然後填進模具。風乾3天後脫模,再用水「養」3天,即把水磨石塊浸進水中,令水泥不容易乾裂;如果是用於建築物的話,就要每天用水淋濕表面。然後就是磨的工序,師傅一邊用磨刀石來回地磨,一邊要不時把石塊浸濕,所以稱之為「水磨石」。

一小塊 磨足半小時

現場所見,一塊小小的水磨石,葉師傅徒手磨了半小時,內裏的石米粒才慢慢顯露出來,透現出點點花紋,真的少一點耐性和手力也不行。葉師傅解說,若是大型建築物表面,可以先用機器「開面」,即先行作一番粗磨;但最後仍須全部用人手細磨一次,葉師傅笑言他的手多年來一早磨到「爆晒拆」。磨完之後,表面或會出現坑洞,需要填補後再磨一次。最後淋上洗石水,讓泥灰不會殘留在表面,才大功告成。

辛苦、悶、髒 青黃不接

葉師傅印象最深的水磨石復修經驗,是在2009年復修景賢里。這幢逾80年歷史的嶺南大宅,糅合了中西建築風格,從大門門框、屋簷下的「額枋」、額枋下的「雀替」、走廊的欄杆到石柱,全部都用上色彩各異的水磨石。葉師傅回憶,當時超過30個師傅在現場人手天天磨,光是復修水磨石也用上半年。遇上精細的裝飾,便要花更多工夫,例如額枋上的一朵朵水磨石花,「它的邊緣有凹凸,如果你要執著磨得很漂亮的話,一天大約只能磨到一朵」。若是有字的水磨石招牌,便要削尖磨刀石以便磨好筆畫之間的「窿罅位」。如要在水磨石作品加入多一種顏色,則要再多花一天時間製作。如此刁鑽考究,卻是葉師傅愛上水磨石工藝的原因,「它的變化很大,要花心機慢慢鑽研工藝,有很多東西可以從中學到」。葉師傅亦坦言水磨石這門工夫,辛苦、悶、髒,現時並不多年輕人入行,擔憂這門手藝終究會有失傳的一天。

相關字詞﹕繼園臺 建築 舊香港 唐樓 香港歷史 水磨石 每日明報-FEATU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