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建百公里環嶼遠足徑 推動保育反破壞生態?

文章日期:2021年03月07日

【明報專訊】發展局長黃偉綸上周四明確表示,填海是唯一可以增加土地來源的方法,其他方式都只是「左手交右手」的遊戲,而「明日大嶼」計劃中的交椅洲填海研究項目正在招標。但在半個月前,他在局長隨筆以「推動大嶼山綠色生活」為題,介紹政府正研究整合一條長達100公里的環嶼遠足徑(下稱環嶼徑)。有關注大嶼山發展人士直言感覺「一啖砂糖一啖屎」,當局似乎是想用保育作為破壞的補償。

說回環嶼徑本身,當局回覆指預計明年展開第一階段工程,當中超過九成是現有山徑,而新建山徑主要集中在大嶼山的東北面。有環團憂慮環嶼徑會經過一些私家村落、生態地段等,擔心有人會趁機將山徑變車路,打開發展鄉郊的缺口,促政府落實前釐清法律問題。綜合受訪者看法,在環嶼徑建設上存在三大隱憂,建造一條無害自然的行山徑絕非容易。

納民間路線 阻亂開闢但蜂擁而至

90後John是旅遊管理fb專頁TourisMan.hk的版主,他說因為對大嶼山有個人情意結,又喜歡行山,所以這些年來斷斷續續已經走完政府擬建的這100公里遠足徑的所有路段。他指出觀乎整條環嶼徑(見大圖),大部分都是原有官方行山徑,包括涵蓋了東澳古道(東涌至大澳)、鳳凰徑第6至12段(大澳至梅窩)、芝麻灣郊遊徑等,相信建造一條環跨整座大嶼山的行山路徑,主要工作是將這些原有官方山徑接通。

另外亦有不少本身是一早由民間和行山界人士開闢的行山路線,這些路線在TrailWatch等知名本地行山應用程式已被清晰羅列,例如欣澳、小蠔灣至大蠔灣的一段山脊路,John稱該段路是環嶼徑中難度較高的路線,「欣澳至東涌的山脊比較險要,路較窄、草較長。雖然難度不是說很高,但我都覺得路是長的,中間亦完全零補給」。他認為政府現時欲將民間路線納入官方路徑,將會做一些改善工作,「相信方法會像早前財政預算案所說(就十條行山徑推行第二期改善計劃),鋪植被、加設施,亦曾有報告說要安裝Wi-Fi」。

他贊成將大嶼山的民間路徑納入政府管理範圍,因為眼見近年多了人行山,但即使是由漁護署管理的郊野公園山徑,使用狀况都很惡劣,而這些「無王管」的私家山徑更是嚴重,例如人們在山頭胡亂開路、小徑被開闢成大路,山上亦出現一些不知通往何處的黃絲帶路(行山人士會在自行開闢的山路繫上黃絲帶,供其他人參考認路)。「有政府資源最重要是有基本配套,即起點和終點都有廁所、有指示牌和地圖。不過同時好矛盾的是,隨之而來官方會放在網站宣傳這條行山徑,令人們一窩蜂去行,可能害了這個地方。」

九成舊路 新路集中東北

至於政府會建造什麼新路線?John指單看可持續大嶼辦事處這個沒多講細節的卡通版草圖,新加路段相信大多位於東北面,即欣澳進入迪士尼一段。他亦估計部分牽涉私人村落的路段,例如東澳古道必經之路的沙螺灣村,可能有需要改劃新行山徑。沙螺灣村近月成為行山界熱話,因為去年10月起沙螺灣村民曾稱不堪行山客滋擾,至少兩度在官地自行加裝鐵閘封村,及後曾遭地政署拆除違例建築物。

土拓署則回覆本報電郵查詢指,全長約100公里的環嶼徑,大約有九十多公里是現有的路徑或遠足徑,餘下是需要新建的遠足徑以駁通整條環嶼徑,位置主要集中在大嶼山的東北面。另一方面,該署亦會研究在其他路段設立沿岸路線的可行性,供遊人欣賞大嶼山海岸景色。

毫無先兆? 料明年動工

去年12月4日,財委會通過「明日大嶼」項目中的5.5億前期研究撥款申請。而在4日後,即12月8日土拓署旗下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公布《大嶼山保育及康樂總綱圖》和《大嶼山遠足徑及康樂設施計劃》,內含三張設計圖,其中包括建議打造一條全長100公里的環嶼徑。

自2017年起密切留意大嶼山發展的John形容,這幾張設計圖是「突然間爆出來」,即環嶼徑是毫無先兆的新倡議。他質疑這張地圖發表之日剛好在財委會批出前期研究撥款的4日後,難免令人覺得政府有意將公眾焦點由政府填海破壞大嶼山生態的「明日大嶼」計劃,扭轉成政府保育大嶼山。

土拓署則回覆指,早在2017年就按照「北發展、南保育」的總體原則制定保育計劃,並於去年中起開展這個改善大嶼山遠足徑及網絡的研究,以提升大嶼山山徑的可持續性及吸引力。

至於整條環嶼徑何時完成?該署指由於擬建遠足徑大都位於偏遠的地點,要依靠人力搬運材料上山和用小型手動工具建造山徑,因此需時較長,但就指目前正挑選其中兩段山徑試驗新建造方法,暫定於今年作試驗,完成試驗和檢討後,期望在明年展開第一階段環嶼徑工程。

隱憂一:為利益開發生境

自2018年起推動保育東涌河計劃的綠色力量助理教育及保育經理袁欣鈴指,驟眼看環嶼徑沒有太多新建的東西,但需要注意的是環嶼徑會經過東澳古道和南大嶼一些非郊野公園範圍,在缺乏《郊野公園條例》保護下,或會因為人流增加而造成的潛在利益,導致居民或其他人士不惜破壞生態。

她指出,例如沙螺灣是東澳古道必經之路,而東澳古道乃是孕育不少動植物生態和有着舊日僧人生活痕迹的寶貴地方,但在去年底發生封村事件後,袁欣鈴指有其他環保團體到場視察發現沙螺灣山徑被破壞得厲害,村內部分原本只是遊人行經的小徑擴闊成車輛都能夠通過的道路。城規會去年發布沙螺灣及䃟頭發展審批地區草圖說明書,文件不點名提及沙螺灣村情况,指最近在東澳古道發現擴闊行人徑和道路以及削坡工程。

「我們擔心的隱憂是當你有潛在發展,可能對於我們而言只是一些低衝擊的發展,例如遠足徑,會不會都帶來潛在危機?例如政府預期路只是給人行,但那些不在郊野公園範圍的會不會成為契機,令人可以說人流多了要將道路升級做緊急通道,讓緊急車輛通過。我們擔心道路上的發展是為破壞生境開了一道門,正正是一些大嶼山和新界村民透過道路去開發美麗生境的方式。」

隱憂二:南大嶼建康樂走廊具威脅

袁欣鈴續指,環嶼徑經過的南大嶼路線雖然大多是和鳳凰徑重疊,但貝澳、水口、長沙這些較高生態價值的地區,並不全部屬於郊野公園範圍,更加沒有《發展審批地區圖》(DPA Plan)覆蓋,「就算在香港有DPA保護的地方,例如東涌,生態情况都一路變差,非法排污或填土工作,政府執法都很困難,就算有法例,都好難去保護地方。而南大嶼雖然有一張分區計劃大綱圖(Outline Zoning Plan,OZP)告訴人們土地利用用途,但沒有DPA的規範,人們即使做出違反OZP的行為,例如現在長沙的露營車、貝澳的堆泥事件,或是興建一間度假屋,政府都是無符」。而且,這次的保育及康樂總綱圖,政府除了建議在南大嶼接通環嶼徑,亦打算建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鼓勵在長沙玩水上活動,「即是有好多新建硬件,為這些地方帶來更多人流,但做之前有無評估好影響呢?」

隱憂三:水資源受污染

袁欣鈴和John都特別提到環嶼徑有水資源污染的潛在風險,John指政府有意在石壁設立人行板道,擔心會影響水塘水源。而袁欣鈴亦指環嶼徑中有很多路段都在集水區內,單是每人丟一件垃圾到引水道的後果已不堪設想,「除了影響生態環境,食水供應都是受影響的東西之一。政府在發展某一面向時要好清楚帶來的影響是什麼,當然作為市民都會想享用到自然郊野,但政府推行政策,之後的後續影響不是如此容易地估算到的」。

不發展 非最好的發展?

不過,城大化學系講座教授梁美儀接受訪問時就肯定環嶼徑的建議,認為當局只要建造和管理方法得宜,預計對生態影響有限。「現在主要建山徑的方法都是就地取材,盡量以不砍伐樹木為主,除非有些地方是嚴重水土流失或要加固,才會用小量石屎或混凝土組件。」

至於對南大嶼可能造成的生態威脅,他指大嶼山保育基金正努力呼籲團體和學界加入管理協議計劃,以保護貝澳、水口、塘福等重要生境,「從整體保育設計上推出計劃,例如現在有好多人在水口摸蜆,會不會可以在水口製造木條,讓遊人不要踩進海中呢?教育時,亦叫人要尺寸足夠大的蜆才拿回家。這些工作希望透過保育基金和學界一起合作以達到可持續發展。因為自然環境都想市民享受,不是全部封了它,希望透過設施和教育的工作,達至雙贏」。政府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公布,設立10億元「大嶼山保育基金」,5億元用於小型地區改善工程,另外5億元用於保育和有關項目,梁美儀是基金諮詢委員會主席。

記者從今次豐富的三張發展草圖中,見到大嶼山被劃分成五個休閒康樂區域,每一處都有發展,但到底對於大嶼山而言,不發展會否就是最好的發展?梁美儀則搖頭說:「有些人有錯覺是我們不理那些郊區,由它自己發展就叫保育。但我在環諮會過去10年學到的經驗是,active management(主動管理)是需要。因為不理它是會長滿雜草。現在的塱原濕地好成功,就是因為合作管理協議如長春社和觀鳥會共同合作復耕,亦做了很多生境管理,令雀鳥品種數量、兩棲爬行類都有所增長。」

他亦認同在環嶼徑的管理上的確有討論空間,例如行山徑收費在香港雖然難實施,但亦可繼續討論對策。John亦建議環嶼徑的硬件不需要太多,倒是軟件可以做多一些,例如設立導賞團,「如果行過,見到草好靚,石好怪,都有人可以告訴遊客聽,亦可以作為教育一部分。而不是現在好多人行山,影張相打卡就算,如例行公事」。

【環大嶼篇】

文˙ 彭麗芳

{ 圖 } 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