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件藏品 一探藝術傳承 宋元青瓷祭天龍袍罕有展出

文章日期:2021年03月19日

【明報專訊】收藏家組織「敏求精舍」的會員表示,收藏中國古物及藝術品的標準有三,先要是真材實料,之後流傳有序,再來最重要是自己喜歡。60年來「敏求精舍」推動中國藝術研究,傳承收藏經驗,令研究文物工作更紮實,現於香港藝術館設大規模展覽,與市民分享藏品。

香港藝術館與知名收藏家組織「敏求精舍」,兩者每5年合作舉辦中國文化藝術主題展,而今次展覽是歷年規模最大,收藏家共借出逾300件藝術品,包括宋元青瓷、漆器、明式家具、祭天龍袍等,不少藝術品在世界上非常罕有,參觀者可大飽眼福。

敏求精舍在1960年成立,今次以「聚道傳承」為鑽禧紀念展主題,與大眾分享中國藝術之美。「聚道」,典故來自《文中子中說》卷四〈周公篇〉︰「古之好古者聚道,今之好古者聚財。」隋朝思想家王通以此表達收藏及鑑賞古玩,理應是講求修道進德,而非為聚財生利;此點正如敏求精舍的宗旨,「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此句出自《論語.述而篇》,孔子分享求學態度,應勤勉探求古道。

展覽籌委會主席、敏求精舍會員陳永達,敏求精舍會員鍾棋偉及香港藝術館長(中國文物)鄭煥棠介紹敏求精舍的歷史,最初由知名收藏家胡仁牧(胡惠春)、慈善家利榮森及銀行家陳光甫發起,剛開始時有15名成員。他們提到當年內地政權轉變之時,不少文化人和收藏家帶了文物及藝術品來香港。

除了現任的40多名會員,敏求精舍亦聯絡了過世會員的家屬,分享60周年展覽的消息,甚至回收捐給世界各地博物館的收藏品展出,可想而知展覽規模盛大。同時敏求精舍今次亦開放展出以往不曾展出的藝術品,如外銷藝術,以及較近代的內地與香港名家如張大千、吳冠中的作品,展覽涵蓋的時間線更長,對於中國文化的演示更為完整。主題「聚道傳承」中的「傳承」,除了代表不少會員繼承父母投身收藏中國藝術品之路,陳永達說,透過展覽和一直的研究工作,「希望鼓勵更多人投入在中國藝術與中國文化之中」。

紅蝠飛舞大盤 賀雍正大壽

踏入展廳,最先會來到擺放陶瓷的區域,當中不少是陳永達的心頭好。最能吸引遊人目光的自然是位處正中展櫃的「珊瑚紅地洋彩萬壽五福大盤」。此盤用上中國古代陶瓷中非常罕見的珊瑚紅色,盤的正中寫有篆書「萬壽」二字,5隻紅蝠在旁飛舞,寓意「萬壽五福」,盤底還有32隻蝙幅,是以反白的方式繪製,估計是慶祝雍正帝50大壽所製。

旁邊展櫃的「粉彩福壽雙全團花紋碗」,在清代雍正年製,碗的形態漂亮,白色釉層光潔亮麗,外壁有5組粉彩繪團花,以桃枝作外圈,包裹着桃花、蟠桃與一對紅蝠,有「福壽雙全」的寓意,而粉彩瓷是康熙帝在任期間創造的新類型瓷器,需用到特別的上色及製作技巧。

汝窰筆洗 「小碟」大有來頭

轉個角落,依然是琳琅滿目的陶瓷,卻有隻外形普通的小碟,放在展櫃中單獨展示,細看才知大有來頭。這個展品是「汝窰青釉筆洗」,筆洗是在案頭盛水用以清洗毛筆的文具。香港藝術館一級助理館長(中國文物)麥詠雯分享,汝窰是北宋時期在汝州創辦的著名窰廠,現在存世的汝窰不出100件,宋徽宗以『雨過天青雲破處』形容汝窰。他們估計本來筆洗底部有乾隆帝題詩,後來有太監偷運筆洗出宮前,特意把御題詩磨掉,之後輾轉間由企業家羅桂祥收藏,並捐贈給藝術館。

從十二章紋考究龍袍

展品類型豐富,竹木銅器、書畫家具、紡織品皆有,鍾棋偉領眾人往擺放龍袍的區域,介紹他收藏的「藍色綢平金銀線繡纏枝菊金龍十二章紋吉服袍」,這是乾隆帝祭天用的龍袍,為何如此肯定?龍袍未必一定屬於皇帝的,但鍾棋偉說,此龍袍上有十二章紋,是皇帝袍服專用紋飾,象徵天子之德,而袍上所飾的九龍紋不論前後,均可見五條龍,寓意「九五至尊」。他考究此袍來源,甚至到天壇走過一轉,而袍是藍色的,加上菊花圖案,他估計此袍是秋祭祭天之用。他曾經剪過龍袍上突出的金線作化驗,金線中金的成分相當高。

還看不夠的話,今次展覽還包括外銷藝術品,例如曾由荷蘭朱麗安娜女王(Queen Juliana)擁有的鎏金纍絲銀茶具。另亦有家具展品,例如明末清初珍罕御用的攢靠背四出頭官帽椅一對;至於現代書畫展品,包括4幅萬梅堂圖,分別來自4位畫家,包括張大千、傅抱石、吳冠中及趙少昂,4件作品平排而置,主題相同但一眾畫家風格筆觸各異。

明清文物較易辨真偽

問到兩名成員如何開始收藏中國藝術品,他們各自分享自己的首個藏品和開始收藏的故事。陳永達大學畢業後,因為妻子的關係認識文物鑑賞家、中大文物館創館館長屈志仁,常聽他分享中國文物與藝術研究的精彩故事,之後跟他往博物館和拍賣會,陳永達說自己收藏瓷器也是受他影響。他30年前買的第一件陶瓷藝術品,是「五彩百子圖蓋罐」,在本次展覽亦有展出。陳永達解說,皇帝都希望百子千孫,在百子圖中,可見一眾孩子很快樂,有的騎馬,有的捉棋,生動活潑。在拍賣會上,拍賣行說此瓷器來自明末清初,他再請人鑑賞,得知該蓋罐屬於清代順治帝。他就由此愛上收藏瓷器。

至於鍾棋偉,他笑說自己一開始什麼也不懂,也是從藝術館的展覽和前輩身上學習。1980年代他搬到沙田,鄰近香港中文大學,看過一晚清文物藏品展覽,萌生收藏中國文物的興趣,之後以1萬元投得第一個藏品,現時該藏品已轉售他人。今次展覽主題重點之一是傳承,兩名收藏家都從前輩的故事和展覽學習,慢慢成為專家。

那麼從經驗學習後,他們對於收藏中國藝術品有什麼標準?兩人表示,收藏品首先要是真材實料,明清的文物因不少有皇帝御製年款,較易分辨真偽。之後就是所謂流傳有序,要了解藝術品的由來,什麼人收藏過,拍賣行需要交代這些資料,同時自己亦要請教行內專家。例如「粉彩福壽雙全團花紋碗」就由中國任海關關員的美國人購買再轉售,「藍色綢平金銀線繡纏枝菊金龍十二章紋吉服袍」曾由調職印度的英國士兵擁有。當然最重要是自己喜歡收藏品,因為收藏品未必可以轉售,自己留着的話,若喜愛就不介意一擲千金了。

鄭煥棠表示,香港藝術館成立於1962年,比敏求精舍成立要遲,兩者甚有淵源。藝術館收到的第一件捐贈品「白釉高足杯」,就來自敏求精舍創辦人胡仁牧。而藝術館第二任館長譚志成,也是敏求精舍的會員。在藝術館成立初期,敏求精舍對於藝術館貢獻良多。

另外,為了吸引年輕人參觀是次展覽,香港藝術館作為策展方費煞思量,準備了教育閣的區域,佈置古代文人書齋的場景,再用上擴增實境技術,觀眾拿起多媒體裝置掃描布景,就會出現相關文物,如在案頭出現「汝窰青釉筆洗」,館方亦邀請年輕插畫家及藝術團體參與其中。

●聚道傳承──敏求精舍六十周年

日期︰即日至6月16日

時間︰上午10:00至下午5:00

地點︰香港藝術館3樓中國文物廳及外銷藝術廳(九龍尖沙嘴梳士巴利道10號)

費用︰免費

網址︰bit.ly/2Ou3oXr

文:胡筱雯

編輯:蔡曉彤

美術:張欲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