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生活節 新蒲崗散步 藝文本地遊 連結社區

文章日期:2021年03月26日

【明報專訊】「船到橋頭」的離島、石屎森林新蒲崗,本周末各自舉辦藝術生活節,最重要的精神是「連結」——前者連結居住在香港島嶼的民眾,重點放在島民日常生活,希望他們自發舉辦活動,島民在過程中互相認識,也讓前來的遊客學習尊重島嶼的生活文化;後者連結活躍於工廠大廈的大小藝團,共同以文學、聲音藝術、攝影、手工藝等藝術發掘社區特色。

(註︰本版相片受訪者按拍攝需要暫除口罩)

喜歡藝術的朋友,想必有聽過「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每3年在日本新潟縣南部舉辦,事緣這個以農業為主的地區在日本戰後因為高齡化與人口流失而死氣沉沉,大地藝術祭以藝術介入,重新活化社區,有人將這樣的藝術形式稱呼為社會參與藝術(socially-engaged art)。香港近20年開始多了社區藝術活動,例如組織藍屋創作室,以及Para Site、活化廳等都嘗試發展社區藝術,以藝術介入油麻地、灣仔等社區。

在社區舉辦藝術節,也是社區藝術的一種,2月就有鹽田梓藝術節,但因為疫情而不在島上安排新作品和活動,改為在網上舉行。同樣以島嶼為主的「船到橋頭生活節」,亦因疫情而延期2次,改到本周末舉行。剛好同一時間,文學團體字花亦舉辦「新蒲崗地文藝遊祭」,於是可從兩個同時發生的活動,一探社區藝術與社區的關係。

船到橋頭 島嶼相連

相對新蒲崗地文藝遊祭,船到橋頭生活節的概念,比較像大家熟悉的社區生活藝術節,最初因為回應明日大嶼發展計劃而籌辦,同時展示居住在離島上的島民獨特生活方式。生活節總共連結了4個不同的離島社區,包括坪洲、梅窩、芝麻灣及長洲,這4個地方屆時將有橫水渡連接,遊人由一個地方乘坐小船到另一個地方,大概需要20分鐘。

發起生活節的3人都是坪洲居民,分別是藝術家葉啟俊、從事城市研究的Myriem Alnet及前「陸日小店」店主陳俊傑,Myriem Alnet及陳俊傑也是雜誌《ISLANDERS島民》創辦人。3人在坪洲生活了最少3年,以陳俊傑生活時間最長,有7年之久。他們認為在香港離島的生活,相比其他地方是比較獨特的,Myriem Alnet認為,很多人覺得島嶼生活比較貼近農村生活(rural life),但其實不然,因為香港的島嶼也有相當高的人口密度。

根據2016年的人口普查統計數字,在離島居住的人口高達15萬,在長洲就有約2萬名居民,而坪洲及喜靈洲共有6300多名居民。在發起人居住的坪洲,就有不少商戶,島民可以在島上過某程度上「自給自足」的生活,所有日常所需都在島上找到。同時市區與小島之間只有約半小時船程,而島與島之間亦有意想不到的頻繁聯繫。

那屆時其他島嶼有什麼活動呢?葉啟俊和陳俊傑介紹說,在梅窩,就有「小農維尼開門+即摘即飲勝!」消閒農場與調酒師林希宇合辦「Farm to bar」的活動,他們將摘下來的生果,即時調製雞尾酒;又有居港英國人帶領的生態教育中心Ark Eden,舉辦親親大自然的活動,讓參加者體驗在大自然中做瑜伽,為小樹施肥、除草。甚少人踏足過的芝麻灣,將會有「芝麻灣你知道嗎?」導賞團,介紹地方歷史文化,如參觀曾是越南難民營的芝麻灣監獄,為長洲、坪洲提供主要水源的十塱水塘,可愛的水牛等。至於最廣為人熟悉的長洲,有團體「浪長洲」教大家講水上人的蜑家話,又有表達藝術治療師帶領的跳舞派對「島間.舞動」,離島唱作人和音樂家的原創音樂會等。活動一浪接一浪,讀者可以在網上慢慢細閱。

去年10月,在深水埗通州街臨時街市舉辦的「數碼龐克號」,被指因為展覽而趕走露宿者,掀起藝術與社區矛盾的討論。船到橋頭生活節也需要面對類似的掙扎,7年前陳俊傑搬入坪洲,當時的坪洲是一個老人島,他們本於2019年6月發起生活節計劃,當時坪洲還未算太多遊客,但在疫情期間不能去旅行的市民紛紛湧往離島遊玩消費,坪洲突然變得人頭湧湧,本地居民也開始感到煩擾,投訴太多人到島上來。

借生活節加強島民連繫

整個生活節並不似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不是為了活化社區,在這個時刻舉辦生活節,要考慮會不會引起居民和遊人的衝突。葉啟俊說這個是社區藝術與士紳化問題,他和Myriem Alnet認為士紳化已經發生了1至2年,覺得既然無法阻止遊客來到坪洲,那島上的居民更應該好好溝通,一起商量小島的發展方向,豐富在地的生活,而生活節就能加強島民連繫,也可透過辦活動記錄小島文化。他們因為籌辦生活節,認識了鄉事委員會成員,得到他們的支持。而在活動順延之後,也多了街坊自發籌辦活動,他們盡量先讓本地居民得知生活節的活動資訊,讓他們有較多機會參與活動。

生活節牽涉4個社區,3人笑言能了解不同島嶼居民的性格,陳俊傑分享,坪洲的居民比較安靜,住在梅窩的人通常比較隨性,而住在長洲的人則較習慣各種活動,芝麻灣的人比較少所以自成一格。陳俊傑說自己的性格會被所居住的小島影響,而來小島住的人性格也是類似的,於是自己的個性跟小島生活不能分開,從活動中認識社區,也在認識自己。

新蒲崗工廈「遊𨋢河」

相較第一次舉辦的船到橋頭生活節,新蒲崗地文藝遊祭今年已是第四屆。以往他們多借用中學場地,書商會擺檔賣書,而今次因為疫情,所以不希望舉辦大型聚集活動,於是想到以本地遊(local tour)的形式,由各個藝術團體帶領參加者在新蒲崗各處游走。

活動將以導賞團加工作坊的形式,參加者在早上跟隨導賞團遊玩,下午再參加工作坊,大部分藝術單位都來自新蒲崗,涉獵的藝術範籌包括文學、聲音藝術、攝影、手工藝等。當中包括由本地招牌製作人李健明帶領的「李漢港楷」招牌導賞及小膠牌工作坊,原來新蒲崗工廠大廈的招牌字體大有學問;至於「聽……蒲崗的聲音」soundpocket聲藝旅程,藝術家曾凱渝及李子蕊將帶大家在工廈裏「遊𨋢河」,發掘新蒲崗有趣的地方和聲音。

「在新蒲崗,雨下過沒停/工廠大廈的灰牆旁/冒出一縷白煙/雨不斷踐踏它」。也斯的詩作《新蒲崗的雨天》,描寫了在新蒲崗上班的人,他們的狼狽與浪漫。《字花》編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講師李日康,將會帶領「漫步蒲崗路」文學散步及創作課,帶參加者到幾個地點——采頤花園巴士站回顧大磡村的變遷,從大有街講到六七暴動,還有彩虹道遊樂場與啟德遊樂場的今昔對比等。

昔日啟德濱 文人聚居地

李日康說新蒲崗是不少藝文工作者的聚腳地,不少南下文人居住在啟德一帶,當時有著名華人紳商在九龍灣北岸大規模填海,那地段就是文人聚居的啟德濱。對香港文學影響深遠的《中國學生周報》編輯室,就在新蒲崗,也是也斯詩作的場景。

記者多番問及,籌辦以新蒲崗為主題的地文藝遊祭數年,未見得新蒲崗有很明顯的社區連繫存在,李日康和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推廣及行政助理張晉銘認為,活動能連結在新蒲崗中默默耕耘、低調的藝文工作者,很多人並不知道新蒲崗有極多藝術團體與表演場地,例如同流、糊塗戲班、浪花花紙教室等,因為租金較便宜,需要大地方的藝團可以在這裏落腳。李日康認為,雖然新蒲崗的藝文工作者連結似乎未如其他地區強烈,但「散有散的自由」;張晉銘邀請讀者親自「入侵」新蒲崗的社區,認識這裏的藝術文化組織。

●「船到橋頭生活節」

日期︰即日至3月28日

網址︰bit.ly/2P0Wady

「新蒲崗地文藝遊祭」

日期︰3月27(明日)至28日

網址︰bit.ly/39av1vu

文:胡筱雯

編輯:蔡曉彤

美術:張欲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文化力場]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