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打卡動作意義 搔首弄姿展現「奇觀」

文章日期:2021年03月26日

【明報專訊】打卡影相的時候,你會不會覺得自己是在表演呢?在比薩斜塔前舉手「托起斜塔」,在天壇大佛前與一眾好友一起伸手扮演千手觀音,為什麼大家在相機面前願意做出如此蔚為「奇觀」的動作呢?年輕舞者及編舞家李偉能,帶領5名來自不同界別的表演者,用舞蹈及表演探討人像攝影中的「打卡動作」及表演者賣力表演的「奇觀」,到底有什麼意義。

英文字spectacle,有人譯為「奇觀」,有人譯為「景觀」,此詞彙演變成一個概念,源於法國哲學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在1967年出版的著作《景觀社會》(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s)。此書批判當今資本主義社會,人們過度崇拜物質及消費符號,這種崇拜建基於影像成為社會關係核心,新聞宣傳、廣告、娛樂及流行文化等影像佔據日常生活,人們漸漸以追求影像或「景觀」為目標。

表演者反思表演

看到舞蹈表演題目《回聲二:人為景觀》 時,記者的想像,是作品要諷刺資本與消費主義,創作此表演的編舞家李偉能表示,表演的確借用了德波的概念,但創作主題也在過程中有所改變。疫情前,李偉能本希望用沉浸式(immersive)的手法,透過演員進入觀眾群中,讓觀眾成為表演景觀的一部分,繼而反思日常中消費、旅行打卡等經驗。由於社交距離限制,製作團隊變陣,表演採以鏡框式舞台,主題上除了探討氾濫的人像攝影如何讓人的身體成為景觀,也會涉及表演者對表演的反思。

李偉能說,很多時候表演者在表演中製造奇觀吸引觀眾。記者訪問時看到的綵排,5名表演者像模特兒一樣,在鏡頭面前搔首弄姿,扭腰擺臀,炫耀肌肉和身材。此作英文名字用上We are Spectacle(s),就在叩問表演者作為景觀提供者,他們與景觀的關係,李偉能續道︰「特別是身體的表演者,如舞蹈,無論學院的訓練,或在社交媒體的影片中,他們總是要轉很多個圈,打扮得很美,我想嘗試從現場表演中挑戰這個想法,奇觀是否構成一個好表演的唯一元素?」

「動作意義是流動的」

在這10分鐘的一個段落,表演者擺姿勢時,會輪流做動作,其他人定格不動。李偉能解釋,這樣的做法像由真人表演的定格動畫,每個動作本是靜止(stillness),連續做,組合起來就形成動態(movement)及運動(motion)。同時,因為流暢的動態被拆解為定點靜止的動作,讓觀眾反思動作與背景脈絡(context)的關係。例如此段落的結尾部分,表演者假扮旅行時人們放上社交媒體的「打卡照」,念出人們如何為照片配上的帖文和標籤(hashtag),就是所謂的脈絡。李偉能在文字與說話外,也會用上影像投影、直播投影、音樂、文字等媒介,突兀地改變表演者身體動作景觀的脈絡。在動作的停頓、脈絡的轉換之間,表演激發觀眾思考動作的意義。

李偉能與表演者討論時,表演者提到此作品給他們的感覺,是動作的意義可以是空白的。李偉能以社交媒體中迷因(meme)的傳播方式為例,網民總是強行組合影像,或為影像配上文字強行詮釋,例如把翹手的桑德斯(Bernie Sanders)剪接在不同圖片上,他說這種「強行性」,展示了動作的空白與暴力。很多人會問李偉能某個動作代表什麼,想要一個確切的答案,他認為動作的意義也應該是流動的,如果你只明白某個動作代表什麼,其實對於整個表演,可能什麼也沒能明白到。

是次表演是李偉能首個足本舞蹈作品,全長1小時。李偉能曾於2016年獲菁霖文化藝術基金頒發新晉編舞獎,也曾與國際知名舞者合作,此系列上一作品,可說是李偉能獨腳戲的《回聲摺疊》,也在世界各地上演及重演。他喜歡在表演中探討身體、符號、語言、定義等概念,新作將一脈相承繼續探索。

●《回聲二:人為景觀》

日期︰4月2至4日

時間︰下午3:00或晚上8:00

地點︰大館17座F倉展室(中環荷李活道10號)

票價:$250

網址︰bit.ly/3tymytS

文:胡筱雯

編輯:王素怡

美術:謝偉豪

相關字詞﹕回聲摺疊 編舞家 李偉能 回聲二:人為景觀 打卡 藝術 文化 舞蹈 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