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紙本作品到壓平玩具車 郵寄尺寸藝術品 突破規限

文章日期:2021年03月31日

【明報專訊】當下疫情除了帶來經濟下行及生活習慣變化外,亦大大改變我們的消費及社交模式,加快電子化生活的步伐,如多人視像會面、品牌及藝廊進一步網店化等。變化除反映到當下科技未能做到網見如會面的親切體驗外,亦讓人重新審視真人見面及物質生活的重要。另一方面,疫情亦讓生活變得保守,將生活應有的立體感壓平,削去有趣枝節,囿於網購基本所需如外賣及消毒用品的層面。說起來可能奢侈,但疫情下生活更需要藝術,復元生活應有的立體感,可諷刺的是藝術在疫情下成為先被開刀的環節。荷蘭「藝術郵件」平台Post Modern Collection的發展模式,該可揭示疫情下及後疫情時期,藝術如何重回生活。

或許,該解說一下藝術郵件這個概念。基本上,是將藝術品限於可郵寄的大小。Post Modern Collection(下稱PMC)的原副題postcard size art work(明信片尺寸藝術品),更易讓人明白,但作品早脫離了平面及紙本層次。早於2018年於荷蘭This Art Fair認識由當地創意人Woes van Haaften創立的PMC平台。首次接觸時,不斷想到Pet Shop Boys歌曲E-mail,歌詞談及如何藉着電郵說愛你,雖然快速卻不及真人相見。但放諸疫情當下,人們都渴求比網絡溝通更進一步的實體交流,實體郵件就有如黑膠唱片般重投人們懷抱。

網上畫廊結合各地藝術展 雙線發展

Woes近年因工作需要不時周遊列國參加藝展,相約作訪問一直不易成事,但疫情卻令一切靜下來。「對上一次參展,該是2020年9月歐洲疫情稍緩時。那時大家有機會外出,所以反應很不錯。到各地參與藝術展屬發展平台的重要一步,配合我們的網上藝廊,能同步覆蓋作線上線下巿場。」Woes說。平台除了巡迴荷蘭各個城巿外,亦曾到訪意大利、比利時、瑞士等歐洲國家,甚至遠赴台灣展出。

直到疫情殺到,連平日相安無事的博物館都面臨破產邊緣,藝廊及藝術展亦受波及,不少改為網店及網上展,但大型作品始終需要親身體驗,或見真身後才能決定是否落手購入,PMC網上線下的雙線發展模式,變相比傳統藝術展及藝廊更佔網店化的先機。「疫情爆發前,傳統藝廊大多側重於實體空間而忽略網上發展。疫情讓大家明白到雙線發展的重要。業界的經歷猶如過山車。有了疫苗,大家都希望能在3或4個月內重開藝廊,或辦藝術展。但隨着病毒變種,態度隨之變得觀望謹慎。我的對策是強化已有的網店,同時加強網上宣傳。當大眾只能透過屏幕接觸藝術,作為藝術供應者的角色,是提供更多作品資訊及背景資料。」

明信片創意框架 減入門收藏家負擔門檻

PMC的另一個優勢,是作品的大小。關於系列的作品尺寸,該由Woes van Haaften的背景說起。曾於Design Academy Eindhoven念書,其後轉赴Gerrit Rietveld Academie修畢設計的Woes,父母均是藝術家。畢業後他發現自己的長處及興趣是策展而非設計。「我感興趣的是將不同的世界接軌。畢業後效力各個機構及公司時,需定下各個主題,然後再與不同設計師及藝術家合作舉行展覽或作品發布,發現自己最擅長的是向製造者(maker)提問,為他們帶來創意缺口。PMC便是在這個情况下誕生。它的前身源於一個早期企劃One Window #1,當時我找來Rogier Arents、Kok Pistolet及Aliki van der Kruijs以重用的絲印作為創作媒體,審視印刷媒體的價值。在這媒體框框下,他們的作品意外地有不少突破限制的良好發揮。平台正是秉承了這種突破模式規限的精神,以明信片作為創意框架。」

用上明信片作為「框架」的原因,是入門收藏家負擔的門檻不高。Woes自身的藝術家族背景,誘發他收集藝術品的興趣。「但不少年輕藝術家及入門收藏家,只可以到藝術館及藝廊以觀賞的方式來消費藝術(consume),要收藏或擁有的門檻相對較高。如何鼓勵只有有限資源的入門收藏家,同時推廣年輕藝術家成為被收藏的新貴,成為Post Modern Collection的重點。尺寸較小的載體,變相令收藏的空間及作品價位變得相宜,有別於以大件及獨家為先的傳統收藏藝術價值。選定某種具代表的形式,亦讓藝術家能創作有別於自身既有體系的作品。最終選擇明信片,是因為尺寸小,亦是一個人所共知的格式(format),與大型作品主流迥異,卻不失傳遞信息的特質。藝術家如何應付相對細小的作品格式,亦顯得有趣而具挑戰。形式不斷重複,作品卻各有不同,令系列變得有趣。」

平面框框化為雕塑 為平台帶來更多潛能

PMC有不少有趣作品,如由Diego Faivre設計的Sunny Side Up系列太陽蛋,又或是Floris Hovers的Composed Building系列瓦通紙建築,都是個人心水。相比起3年前的Post Modern Collection,只限於平面的明信片作品如Jesse Strikwerda的One Minute Reproduction of Van Gogh's Sunflowers系列或Elvis Wesley的Monster Rally,整體作品大不同。其後作品亦走出以紙為本的平面框框,用上不同素材,如Willem van Hooff的A Little Triumph系列便用上水泥做成迷你凱旋門,又或是Job van den Berg的Toy Car系列將玩具車壓平。平台的副題,亦由postcard size art work,進化為Small Masterpiece。「這個進化十分自然,將平面的框框化為雕塑,但仍是可郵寄的大小,令平台更加靈活,帶來更多潛能。」

●查詢:www.postmoderncollection.com

文:Dawn Hung(www.sedimento.co

編輯:廖偉龍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郵件 藝術 每日明報-Life &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