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80s、90s創作 「港式」藝術自成一家

文章日期:2021年04月16日

【明報專訊】一個耀眼的下午,陽光落在維港,也落在他們作品之間,盡量穿透每個角落。香港藝術館修繕後空間感加強,5樓玻璃展廳更與城市連成一景,正展出「多元視野——八、九〇年代香港藝術新象」。城市刺激個人創作,無疑那是一個無間斷問「我是誰」的年代,展覽反映藝術家如何吸收前衛手法,亦透過創作尋覓身分,實行自發、自組、自成一家。

「一塊乾的海綿,遇到水不就不斷吸,左吸吸,右吸吸。吸滿了,又拿過另一塊海綿來吸。」展覽客席策展人方敏兒這樣形容香港藝術。藝術館2018年推出「香港藝術:客席策展」系列,徵集各種合辦方案,本展正是獲選計劃之一,翌年夏天開始籌備。1980至90年代香港當代藝術圈配套不多,創作者卻活力盎然,從「無」開創路向。直至1995年藝發局成立,藝術組織得以獲資助形式支持長期運作。1998年,方敏兒於香港理工大學攝影系畢業,可謂第一批人加入本地藝術組織為正職,步上前人開鑿的路。今次展覽以7個藝術單位切入,透視轉變年代。

步入展場,首先被長長薄紗吸引,為蔡仞姿的《殘陽如血,蝶夢如煙》。薄紗隨風飄揚,排成一條氈動中的步道,像把玻璃窗外的市景及觀眾也撫摸一遍。原作來自1985年香港藝術中心為蔡氏舉行本地首個裝置藝術展「空間內外」。方敏兒說:「當時大眾對『裝置藝術』很陌生,是蔡仞姿『帶回來』,那是實驗精神。」因應當下,蔡仞姿重新安排內容,包括詩句、書法、歌詞等,並輕輕播放經典歌曲The Sound of Silence。

1970年代,蔡仞姿赴美入讀首屈一指的芝加哥藝術學院,「最潮」最狂的當代藝術意念聚合於此,例如同學義務跑去替地景藝術大師Christo做地景藝術等,眼界大開。回港後她任教香港理工學院,邊教新科目邊創作。場內播放訪談片段內容豐富,蔡仞姿分享教學時強調創作跟生活環境的關係,有次學生決定到尖沙嘴碼頭做功課,跟陌生人打招呼,貼起語句作品,卻被警察截查帶走,並打給她保釋學生。當時,太多人不知他們在做什麼,藝術家四出吸收經驗後,嘗試前衛方法,漸漸散發別具一格的氣質。

「游牧」裝置 靈活重組

試想想一件作品可以拆開,收在背包隨時「走人」。流動多變,不就是另一種熟悉氣質嗎?展場有陳育強重塑裝置作品《垂直的麥田》,原本是他於1996年澳洲亞太當代藝術3年展之作,從未在香港展出。作品由晾衫叉支撐,掛起麥穗及仍可在香港找到的麵粉袋,反映藝術家藉縱線橫線反思時間,散發一種臨時及危險的感覺,但隨時可重組。由於運送藝術品費用昂貴,陳氏便想出「游牧」方法,預先設計組裝完成的模樣,再分開物料方便運送,他形容有如時下的家具連鎖店,供人自行組裝。方敏兒接道:「我會說是很『港式』,沒有資源或空間就自己DIY,利用生活中現成物品創作,很handy但一下可以變龐大,幾靈活啊!」

「無根,自己build」

沒有一本天書,藝術家開始從身邊社區想像,由個體走向群體。1988年一班藝術家包括蔡仞姿、王禾璧、黄仁逵、麥顯揚等,於中環、維園、旺角及新市鎮屯門,舉行「流動藝術展」,可謂「社區藝術」之初。王禾璧在訪談憶述,於戶外設置一個有如人高的巨型「暗箱」相機,街坊高高興興入去一探照相曬相原理。社區藝術被政府官方吸納前,藝術家自發草根形式地推動,由下而上連結「我」與「我們」。至首個由藝術家運作的空間Para Site成立,欲貼地扎根社區,1998年生成展覽「咖啡店」,邀請公眾入來創作及歎番杯,今次展覽更重現店內空間。

「那年代都急切去找尋身分。很多沒寫明講香港,藝術家卻在做類似思考。去到一個位有個小總結,說我們就是不中不西,no matter這詞語好或不好,就繼續建立自己。」方敏兒說:「無根,咪自己build囉。」1980至90年代香港主權移交進入議程,身分問題受到明顯關注。藝術家表達手法各異,有些高調以「現實政治」為題,亦有些抽象表達氛圍,由感性勾起理性。

修讀攝影出身的方敏兒解說,攝影被視為「忠實記錄」歷史的工具,讓許多攝影師反思此媒介:「攝影作品本身就如一個印章,印下去無得變,常常說decisive moment(決定瞬間),如決定看什麼不看什麼,主體是個問題 ,你角度是這樣,100年後依然看到那部分而已。」場內展出馮漢紀及當代攝影組織「女那禾多」作品,當中有劉清平《1997-2047》系列。黑白照片捕捉城內1秒瞬間,兩幀照片變化極為微小,如列車進出隧道一刻,科學館外的恐龍裝置開口合口,卻分別標上相差50年的年份,反映「歷史瞬間的剎那轉身」,對個體來說卻如此難以抵抗。

文獻角落 梳理香港藝術史

場內另有一個文獻角落「再想像香港藝術共同體」,由盧燕珊梳理藝術史發展。近年本地藝術圈似乎對文獻相當着迷,不少更用作創作基礎。或者,在急湍的年代,我們更想從歷史中找尋證據,不想臣服於一個詮釋視野。文獻櫃展出數本重要的香港藝術文化研究書籍任人翻閱,內頁更有盧燕珊畫的熒光筆痕迹,恍如功課本。除此之外,她把跟祈大衛、何慶基、游靜等的最新訪談,與昔日表演片段及鮑藹倫、毛文羽、黃志輝等錄像舊作,交織剪輯在一起。掘礦般掘,細看藝術史,讓人最深刻莫過於游靜講述1989年六四前後籌辦的「東西遊戲」,可謂本港最早一批跨媒介實驗表演。其中有即興互動的成分,並表現暴力的意涵,有表演者踏進水缸跳舞,游靜更手執觀眾的長髮,一下剪斷。

那時有那時的故事,他們用不同方法書寫自己,不就是一種既多元又共同的狀態?藝術家做千奇百怪的事情,很多時不能一時三刻說清意義,這些表達透過時間累積及眾人書寫,才能成為共同文化及文化身分。盧燕珊說,整理資料時,發現很多藝術家會使用差不多的意象,例如水、霧、冰等多變狀態,以及近來再被討論的盧亭,不斷由其他創作者再做下去。看着看着,那些片段彷彿時空錯亂,很多思考到今日仍在,很多共同經驗,早早有迹可尋。

■「多元視野——八、九〇年代香港藝術新象」展覽

日期:即日至2022年4月24日

地點:香港藝術館

門票:免費

查詢:2721 0116

文:劉彤茵

編輯:蔡曉彤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裝置藝術 藝發局 香港藝術館 展覽 藝術 文化力場 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