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Innocent Mutanga致力推廣非洲文化,Africa Center Hong Kong定期開辦非洲鼓、非洲舞班,也有烹飪班教授當地不同菜式,更會定期舉辦讀書會、重慶大廈非洲導賞團等。訪問當天正好遇上他們舉辦的非洲舞班,場內播放着熱鬧歡愉的音樂。當地飲食又是不是有如音樂一樣,充滿激情與起伏?他為我們介紹一款非洲孩童常喝的天然飲料,飲料名字在非洲各國有不同稱呼,不過都是用一種叫hibiscus的花朵來製作。
他說這是小孩子的能量飲品,成分主要是花和水,也可以加入薑或檸檬等材料,對很多尼日利亞人或加納人來說,這種飲料就是家的味道。
至於最能夠代表非洲人的,一定是他們的主糧fufu,各地名稱不同,但都是以玉米或芋頭等材料製造,相當於我們的米飯,帶有嚼勁的口感。Innocent笑言,不會製作fufu就等於不會做飯。津巴布韋人或贊比亞人等,通常會配以一種叫chomolia的綠色植物作配菜同吃,賣相和口感像我們熟悉的雪菜,是香港人比較易接受的味道。Congolese beans with fish是Innocent為我們介紹的另一種配菜,富含蛋白質。他指津巴布韋的食物少用香料,算是香港人易接受的口味,如果想要吃得地道,可以像非洲人一樣用手進食。當然,港人熟悉的重慶大廈亦有不少非洲菜選擇,例如Ghana Locals就是Innocent的推介。
放下西方審美觀 釋放自我
請Innocent介紹一本他認為值得細閱的書籍,他在Africa Center Hong Kong芸芸書本中挑選出由Frantz Fanon(法農)撰寫的Black Skin, White Masks。Frantz Fanon常被後世稱為「後殖民主義論述的先驅」,原書以法文於1952年出版,繁中譯本《黑皮膚,白面具》於原書出版後半個世紀才面世。Innocent表示,此書記錄黑人如何在殖民統治下,思想被影響,認為「白」才是好,才是優越,「想要成為另一個人,成為你不是的那一個人」。他認為在殖民教育下,受殖民者潛移默化,會從不同方面討厭自己,崇尚西方審美觀念,如追求高挺鼻子、美白肌膚等。人必須對這種殖民統治下的欲望有所覺醒,而書本詳述了殖民與被殖民的關係,如何從當中釋放自我,對與生俱來的膚色展現自信。Innocent認為此書不單關乎膚色,說的其實是「身分認同」。他笑言,法農這本著作可說是「反抗殖民主義的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