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藝術走入北角碼頭 《待渡》療癒未知恐懼

文章日期:2021年04月23日

【明報專訊】維港的渡輪,不少人視為交通工具,但在碼頭能一覽維港景色,加上海風與海水氣味,也是思考與放鬆的絕佳場域。在這裏來一場藝術文化表演,孩子與老人家都可以欣賞作品,但問題是如何讓藝術作品與碼頭扣連,帶出獨一無二的藝術創作呢?

藝術行《待渡》是「賽馬會藝壇新勢力」的跨媒界項目,多年來做過多個場域特定節目。今次以碼頭為主題,請來5名藝術家共同創作,包括陶瓷藝術家尹麗娟、媒體藝術家伍韶勁、作曲家林丰、形體演出編舞黃靜婷及策劃人張慧婷。

呼應也斯詩作

題目《待渡》,是來自作家梁秉鈞(也斯)的詩作〈北角汽車渡海碼頭〉。從北角(東)渡輪碼頭中間的樓梯走到上層空間,先映入眼簾的是尹麗娟參與製作,以陶瓷碎片組成的風鈴裝置,裝置跟在旁的韆鞦相連,盪韆鞦時中間吊起風鈴的鐵棒會規律地搖動,像海風吹過一樣,讓陶瓷碎片碰撞,擊起清脆的鈴聲。在韆鞦之間,是頌缽裝置,固定了銅碗,木棒會自動環繞銅碗轉動,發出共鳴的聲音,以配合林丰為整個場域準備的聲景(soundscape)。

上述部分佈置在碼頭的主要空間,而在碼頭的兩邊盡頭,也就是最近海和最近城市的兩個位置,分別有兩個與風景呼應的作品。近城市部分,文字投影在風景下牆壁的位置,真實的風景頓時成為帶有字幕的電影畫面;近海部分有「浮於維港的故事」,團隊訪問了來自不同背景的人,這兩年間如何經歷生命的抉擇、停滯、別離,文字張貼在窗上;旁邊長椅有兩塊寫有電話號碼的陶瓷碎片,觀眾可以打電話去聽訪問錄音剪輯,打電話的動作也呼應在碼頭等待的狀態。

碼頭化為「城市庇護所」

張慧婷在媒體專場中提到,藝術家們對北角碼頭各有獨特想法,創作他們各自的部分;記者單獨訪問時再問,作品能否互相配合?張慧婷回答他們花了不少時間聊天,作品的概念和製作都有很多人共同思考和參與,例如陶瓷風鈴由尹麗娟製作,但與韆鞦相連的概念來自伍韶勁。記者再問,裝置之間的連繫似乎不明顯,張慧婷認為他們有邏輯在背後,同時作品的概念相對碎片化(fragmentation)也未嘗不可,能給觀眾想像空間。

至於作品如何和碼頭產生關係,伍韶勁形容《待渡》是將渡輪碼頭轉化為「城市庇護所」(urban sanctuary),張慧婷也同意這說法,她借用外國對藝術與庇護的討論,創作時思考「藝術如何為人提供安全的空間」。他們參考了美國當代古典音樂作曲家La Monte Young與藝術家Marian Zazeela的裝置藝術作品Dream House,他們在房間內發放光影及音波,讓置身其中的觀眾安心在陌生人旁邊睡着。創作《待渡》的藝術家希望,碼頭藉由作品從一個中轉站轉化關於未知的恐懼與焦慮,讓觀眾在這裏安然感受情緒。整個節目風格都以溫柔、療癒為主。

寫下願望碎片 水中消融

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讀1974年也斯筆下的〈北角汽車渡海碼頭〉︰「沿碎玻璃的痕迹/走一段冷陽的路來到這裏/路牌指向鏽色的空油罐/只有煙和焦膠的氣味/看不見熊熊的火/逼窄的天橋的庇蔭下/來自各方的車子在這裏待渡。」詩人由碼頭寫到輪胎廠火災事件,「待渡」除了有等待的意思,也是進退失據的狀態,藝術家們認為能呼應時代,那之後的轉化是否成功呢?

張慧婷分享,她在現場見過很多觀眾被作品牽動情緒,節目中還有一個活動,請觀眾在未燒的陶瓷碎片上寫自己的願望,再丟入透明的、發光的水柱中,陶瓷碎片會在底下融化,難以看見文字,她說見到有人在放手丟入碎片的一刻落淚,記者在水柱中隱若看見「想念」、「平安」等字。作品牽引了某些觀眾情緒,然而記者跟一些觀眾聊天,也有人認為現實生活已有太多情緒,雖然藝術作品漂亮,形式有創意,但無法帶來新的啟發。

●藝術行《待渡》

日期︰即日至4月25日

地點︰北角(東)渡輪碼頭

網址︰bit.ly/3xalMFW

註:現時節目門票預約已經全部登記完畢

文:胡筱雯

編輯:王素怡

美術:謝偉豪

相關字詞﹕北角碼頭 張慧婷 黃靜婷 林丰 伍韶勁 尹麗娟 也斯 待渡 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