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ble F:蠢蠢欲動

文章日期:2021年04月28日

【明報專訊】早些年因工作需要,有兩個臉書帳號,一邊加的朋友大部分是創作人,一邊是在外邊遇上的不同人,於是如像活在兩個世界,在A臉書帳號看到的熱事,在另一臉書帳號如像並不存在。

既有的漸漸消退

他們的關注點都不一樣:有時覺得世界很有趣,有不同的人就不容易被定義為簡單,不能籠統的概括,有時又迷惑不已。比如當一個帳戶裏的同溫層都在熱談一場頒獎禮,以及那些突破主流跑出來的不同人的故事與美好前景,怎樣使香港特色在將到的未來重新被人看見;但同溫層外卻又好像不太留意這些事,甚或如像並不存在。心裏也會想,嗯,大家說的改變或許並不那麼快會來到,是真的有新的力量在誕生在崛起嗎?但轉念又想,改變應不是所有人都跟着關注某一件新事情,而是他們開始不看以前習慣觀看的、不做以前習慣做的、對未來的期望慢慢變得與之前渴望的不一樣、開始懷疑先前相信的……既有的漸漸消退,新的就自然會出現。

而且是多樣多類的新。

因為疫情,這一年大概很多人都在學不同的東西,可能因為多了時間,可能因為對前景的不安,可能因為近年的動盪,覺得人生不可測不如開放……我亦同樣在這一年間學了各種各樣性質不同的東西:瑜伽、空中瑜伽、瑜伽輪的師資課程、未被納入正統營養學的生酮飲食教練課程、植眼睫毛課程、種子字(悉曇梵文)課程……每樣東西都在刺激你以不同過往的想法去看世界,而課程中遇上的人,無論由導師到同學,都揭示着不同階層不同背景的人怎樣看這樣的當下。

時代轉變之勢

與不同人的交流中,有些對答震撼着我對世界的認知,然後轉瞬又為自己這種震撼而感到羞恥——我過去是有多活在同溫層,有多無知,站在某種角色、角度看這些世界,才會扁平到不理解他人為何會這樣觀看世界,過着這樣那樣的人生,做着這樣那樣的選擇。

這一年遇上的不同背景不同階層的人中,最大的相同是,當中很多人都蠢蠢欲動的想要改變,不一定是職業上需要馬上改變而去報讀不同課程,而是心態上覺得人生好像不應是原本所想的那樣吧,於是每天在翻新自己,這是時代的轉變之勢——大多數人蠢蠢欲動,有了改變的念頭,或是自己想變、或是半推半就、或是被時勢推着去改變。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會怎樣,但心裏期待這種蠢蠢欲動,將緩慢的改變一座城市的整體架構與價值觀。

文:方太初

相關字詞﹕專欄 方太初 每日明報-Life &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