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驗:藝術介入SEN 激發學童藝力小宇宙

文章日期:2021年05月09日

【明報專訊】藝術介入聽落簡單,是不是帶領參加者做做手工就完成?賽馬會「藝術有Sense」計劃透過舉行連串的藝術課堂,希望讓SEN(特殊教育需要)學童體驗創作的滿足感,平復情緒,更可藉具體成品與人分享。實行上原來不是畫吓畫、玩吓泥膠就當完成任務,策劃上更是千思萬慮。載着學童作品的巴士,一連3個周末周日停泊在不同地點,讓我們踏上這架退役熱狗巴,體驗那段走得不容易的藝術之旅。

背景

項目:賽馬會「藝術有SENse」計劃

目的:讓特殊教育需要學童透過藝術創作獲得能力感,進入安舒愉悅的情緒狀態,促進社交能力;向公眾介紹SEN的普遍性、感官特質與專長

人物:香港小童群益會、白雙全、梁展峰、莊國棟、飛天豬、林兆榮、工作坊參加者

創作過程已在發揮作用

計劃的藝術顧問白雙全在策劃針對SEN小朋友的藝術課堂之前,曾觀察性質相近的小組如何進行,發現藝術媒介很常被設定了用法,多被很「工具化」地使用,用以讓他們認識長短處、突破自己的難處,例如做一個紙黏土公仔,賦予他代表自己的角色,邀請創作者介紹它的特點,再以此跟其他人打開話題。白雙全不否定這個作用的成效,但認為創作過程本身已有些作用發生,「治癒又好,學習又好,不需要變成一種工具讓其他人使用才發生,那就是我們想去探索的東西」。於是他邀請從事不同媒介創作的藝術家,由探問該媒介有什麼使他們着迷為起點切入,思考可以給小朋友提供什麼。就此再與社工商量流程,從感官經驗出發,與「物料」建立關係,可說是最關鍵的理念,「其實做起來差別不是很大,只是想像如何用藝術做小組時,我們考慮的是他們與物料的關係,先於他們要講的內容」。例如書法,講究的是寫字的節奏、人的坐姿、血液的運行與呼吸。

{ A }書法堂:站立潦草寫秘密熱身

書法課請來書法家徐沛之協助設計,4堂課先從一板一眼的書體入手,最後一課學習寫較潦草、書寫時講求一氣呵成和連貫流暢的行書。團隊希望可讓小朋友有精神專注而動作輕省撇脫的體驗。但正因書體潦草,尤其本身有讀寫障礙的一群,很可能會覺得反正跟不到不如亂寫,團隊便精心設計了一個熱身遊戲──邀請學童在牆上的皺紋膠紙寫上一個秘密。計劃經理梁惠茹解釋用意,指當寫的內容是自己的秘密,理所當然不能寫得太着迹,書寫於牆上膠紙的設置也是別有用心,先是避免讓他們連繫到過往正襟危坐的寫字經驗,「如果坐着很專注地寫,大家可能會比較誰寫得靚點」。寫下秘密,再猜猜能認出對方寫的哪些字,能增添趣味和互動,「換了這個模式,他們會覺得寫醜樣一點也不要緊,覺得是個遊戲,同時又可以跟文字親近一點」。

投入體驗已很好

效果理想嗎?梁姑娘回想時失笑說有些人自覺有很多秘密想跟人分享,而且在被看見與看不見之間,非常興奮。她留意個別的反應突顯SEN小朋友的特質,「有人會很斟酌秘密的字眼,思索很久然後告訴你,秘密真係唔可以話你聽喎」。但總體來說,看見學童大致上投入滿足,過程雖曾遇上不順利之處,例如小朋友在繪畫練習有時異常堅持,「很仔細想夠不夠準確,會不斷改,最後告訴你不夠位要畫出去」。她明白小朋友做不到會唔安樂,「每個小朋友有自己的需要,社工會盡量讓其他人先分享,讓大家覺得那個同學仔不麻煩,而且覺得堅持其實好重要。我們會問,大家在他的畫裏看見什麼,為什麼他會這樣堅持畫下去?因為他認真囉」。社工課後偶爾會跟家長討論,「可能跟群體活動和指示比較難,好難期望他們透過一個小組就完全做到,我們覺得對SEN小朋友來說,盡量參與,能夠參與就覺得效果好好」。

{ B }陶泥課:摸熟物料 靠觸感建立關係

白雙全認為藝術創作第一步必然是將物料摸熟,才能真正使用它,而透過不同感官處理經驗是非常關鍵的起點。因此他設計了一個小遊戲,邀請參加者買來一個湯料包,課上拆開包裝排開,用不同感官感受各樣材料,「聞它,摸它,感官上又多一重理解」,他認為當一個人做創作,若然從沒與物料建立關係,講的內容其實只是內容本身,創作者不會感覺與自己相關。

團隊顧慮過陶泥作為物料的限制,加上部分參加者可能不習慣聽指令,但跟陶瓷藝術家商量後,認為做陶瓷滿足感在於感受陶泥的體積重量,手抓住陶泥時被泥反扣,不理骯髒放手嘗試。梁姑娘認同陶藝由直接的觸感體驗對SEN小朋友已是「一件事」,「他們某些感官較敏感,甚至超級敏感,也有些超級不敏感。所以有時他們撞到人,別人覺得痛他們不」。

第1課

我最喜愛食物——感受陶泥變幻時

課堂設計由淺入深,第一課先從搓出簡單形狀開始,讓小朋友掌握基礎技巧,練習用力和靈活使用手指過後,下一步才是塑造食物。獲邀在展覽中展示創作的藝術家林兆榮曾觀課,這一課叫他印象最深刻,記得小朋友跑來跑去,又將陶泥四圍擲到牆上,「好似搞到牆上面好多屎咁,好失控的場面」。但他留意到有些得意嘢,形容課上沒人搓出任何一件看似食物的成品,只見一嚿一嚿泥,而其中一個小朋友吸引了他的注意,「他不是就咁搓一件食物,而是搞到成張枱濕透,基本上整張枱都是黃泥水,泥好像從水裏撈出來般搓到溶晒地撻落去。但他又好仔細地揑緊一粒粒,細到西米咁」。小朋友跟他解釋,最大那堆是餐廳建築物,泥水是餐廳出面的湖,一粒一粒的是食客。梁姑娘觀察到學童都非常投入,「講自己喜歡吃什麼,就好容易分享,而且他們本身很為食,會很滿足」。

第2課

動物園——放什麼動物要顧及四周

第二課主題是動物園,小朋友需在課上用陶泥搓揉成動物,梁姑娘指技巧更高,「動物的結構更複雜,起碼有四肢、眼耳口鼻」。難度的遞進,是要讓他們覺得其實慢慢做都做到。動物園的情境設置讓小朋友透過藝術進入群體,「動物是你自己整的,但放到動物園裏,動物園是大家的」。小朋友觀察彼此的動物,擺設時會考慮對方放在附近的動物,透過討論促進交流。

第3課

共建小島——維持專注 投入創作

維持參加者專注力是策劃課堂的一大挑戰,第三課是共建小島,社工先預備紙皮鋪墊一個小島的基礎平台,小朋友隨後可在上面用泥建設。熱身時,白雙全留意到好些小朋友坐不定,用馬克筆畫畫,畫5分鐘便走來走去,走10分鐘才肯再坐下,但未幾又重複,他和團隊便構思如何拉長小朋友集中的時間,製造視覺張力,「用紙箱做凹凸的山脈地勢,放在他們面前,讓他們想像那是他們想『要做嘢』的地方」。白雙全更發現當小朋友獲發陶泥,冰冷軟硬的觸覺經驗能幫助他們冷靜,社工邀請他們將泥擲成扁平的泥瓣,鋪設在紙皮上,「將力量抒發出來,撻到桌面上,當看見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幫紙皮山慢慢變成泥山,付出的勞力呈現眼前,人其實就ready了」。

白雙全認為藝術介入中,個人創作的quality time需被強調,「這段時間不是由我們要求他們做什麼,而是他們身體經驗和內在情感經驗可以結合,很需要自己雕琢想像,做出來,再跟自己作品對話」。這一節課的下半段正是他們投入創作的時間,梁姑娘舉例說,當有小朋友起了座燈塔,就有其他同學起條路在前方,也會有人放置車輛,而因為整座島體積龐大,讓他們自覺完成宏偉的事,獲得「能力感」,也會趁機分享去過什麼地方、看見什麼事物,想放進去,與其他人溝通。

第4課

建造水壩——漏水之處 學童馬上補救

題目是建造水壩,每人會先做一個小小水池,各自都設一條引水到中央儲水池的水管。完成後,倒水儀式是課堂高潮,梁姑娘指,水對小朋友有很大吸引力,除了因為溫度,也來自它造成的「危機感」。倒水前,社工給每人派發毛巾和陶泥,讓他們發現漏水之處便馬上補救。「整個過程他們都很專注,能克服玩水玩得四正,對他們來說是個成就。」

退役巴士上展作品

課堂上的成品,將被放到退役的雙層熱狗巴士上,在5月一連3個周末周日巡迴展示,也透過多個藝術工作坊,讓公眾體驗創作團隊與SEN小朋友一起經驗的創作歷程。

梁姑娘指,選擇巴士作為展覽空間,除了因為流動靈活方便,也因為發現許多SEN尤其自閉症小朋友特別鍾愛巴士, 能記住所有巴士的摩打和路線,據她了解,有規律的世界對他們特別吸引,巴士系統便是其一。展覽同時邀請藝術家林兆榮和飛天豬參與創作,演繹他們理解中SEN小朋友的世界。本身是巴士迷的林兆榮擅於版圖創作,這次挑戰以最短時間,以巴士接駁巴士走勻18區,其間拍成錄像,仔細記錄時間、行程,和總結失誤。他回憶過程中最大失誤,發生在搭上18P之後,他本打算在西環下車,轉乘970X到瑪麗醫院涉足南區,怎料因為累垮,一不留神車已駛到堅尼地城,「其實堅尼地城都有其他車到南區,大口環。但我計過條數,因為夜了,去到大口環就沒車返轉頭,我當機立斷在堅尼地城跑上蒲飛路,前後平白地花了半小時,好熱好累」。

他自言沒被診斷出有任何SEN,卻自覺非常理解他們為什麼會沉迷於某些事物,希望想藉這次行動呈現同樣有着某種執迷的巴士迷,他們與其他人之間,興趣還是可以有重疊的部分。旅程中,他實時在社交平台上報告行程與困難,吸引一些本來不是巴士迷的人興致勃勃地加入「撞路線」,「大家覺得他們很難理解,『巴膠』、『鐵膠』和SEN。但可能我們覺得得意的,正是他們覺得得意的,我純粹希望大家覺得這些事其實都幾過癮」。他計劃5月尾邀請不同小朋友一同踏上此趟巴士之旅。

■Common SENse:藝術介入SEN的巴士展覽

日期:5月8至9日

地點: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

日期:5月15至16日

地點:東華三院馬草壟營地

日期:5月22至23日

地點:石屋家園

日期:5月10至21日

地點:各區Pop-up停泊遊覽

開放時間及工作坊詳情:fb.me/jcartsmakesense

文˙ 潘曉彤

{ 圖 } 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