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腕表界近年有一種運動表殼物料「新貴」,但說「新」其實不新,說「貴」也比不上黃金,它就是青銅。香港人多統稱為「銅表」,但說法其實並不準確,表殼用的是青銅,跟單一金屬元素的純銅,以及機芯零件常用原料的黃銅都不相同。究竟青銅是什麼?和運動表另一常用物料鋼比較誰更好?
銅在腕表中,可以代表3種不同物料。二手高級腕表平台Watchfinder & Co.鐘表專家Andrew Morgan以英文解釋,更容易理解,分別是單一金屬元素的純銅(copper)、合金黃銅(brass)及合金青銅(bronze)。「現時表殼用到的青銅,傳統來說是銅和錫(tin)元素的合金;而經常用來製作表盤底板、齒輪等零件物料的黃銅,則是銅和鋅(zinc)的合金,因為熔點(melting point)較低,黃銅是歷史上最早的日常用金屬之一。銅合金一般有相當高的防腐蝕特點,令它成為航海業界喜用的物料。」
比純銅堅硬 適合鑄製不同用具
Andrew解釋,相比純銅,青銅更堅硬,適合鑄製成不同用具。「青銅內的銅、錫粒子之間互相融合,建立更緊密的結構,比起淨銅或錫的金屬都要硬。而青銅、黃銅都是以銅為主要成分的合金,故也保留銅的抗腐蝕特質。在氧化過程中,青銅表面會留下一層氧化物,像在物料外層披上一層『盔甲』,保護內層金屬免受進一步氧化和侵蝕。」青銅因而成為早年航海經常用到的物料,近年則成為精鋼以外常用的潛水表物料。
雖然銅表潮流在近年才冒起,但其實人類使用青銅的歷史非常久遠。以中國為例,在甘肅便發掘到公元前2900至2740年出產的青銅器物。在青銅時代過後,人類掌握到冶鐵術,開始廣泛使用鐵(iron)這種物料。鐵的熔點較高(銅為1085℃,鐵為1538℃),物料也更堅硬,比銅更適合用作耐熱的器具;後來人們又發現加入碳(carbon)能令鐵更堅硬,因而發明了鋼(steel)。到19世紀初,科學家發現加入鉻(chromium)能防止鋼材生鏽,發展成為不鏽鋼(stainless steel)。可以說,人類無論使用青銅還是鋼材作為日常工具,出發點都一樣:追求抗腐蝕、耐用的物料。
904L鋼閃亮 316L鋼堅硬
「鋼材本身有很多種類和型號,在腕表業界中,最常用是316L鋼,即在鐵、碳和鉻以外,還加入鎳(nickel)、鉬(molybdenum),以及微量的矽(silicon)、磷(phosphorus)和硫(sulphur)。這些物料組合能夠加強抗腐蝕能力,相反只有鐵和碳成分的普通鋼雖然夠硬,但比起淨鐵更易生鏽。每種鋼材物料有不同的成分組合比例,例如Rolex使用的蠔式鋼(oystersteel)便屬904L鋼,鉻和鉬的比例比316L鋼高,外表更閃亮,也更抗磨蝕,但硬度略遜於316L鋼。」Andrew解釋。
自鋼料進入腕表市場,旋即成為金(gold)、鉑(platinum)等貴金屬以外最受歡迎的物料。 Watchfinder & Co.香港和澳門地區主管Antoine Berardi分析:「在亞洲市場,有幾枚鋼表的表現非常突出,長期受追捧,包括Patek Philippe 5711/5712、Rolex Daytona 116500 LN、Audemars Piguet 15400ST和Vacheron Constantin Overseas 4500V。這些都是已經面世多年的高級精鋼腕表,但事隔多年仍然有其吸引力。如果當初沒有這些經典的精鋼表款,現時的腕表發展可能會變得完全不一樣。」
青銅氧化變色 用於復刻設計加分
話說回來,鋼和青銅用來製表,有何不同?Andrew認為:「在專業層面來說,兩種物料各有優缺。例如在航海業,兩種都是不能或缺的重要素材。鋼材可能較青銅硬,但考慮到長期接觸海水,其抗蝕能力就不及後者;相比起來,青銅抗蝕能力雖然高得多,然而當中的差別是要長期浸在海水中才體現出來,但現實中無人會數以月計地將腕表浸在海水裏。所以說到尾,大家還是從美學角度選擇。有些人喜歡像手術用具般乾淨的鋼(316L鋼正是手術用具常用的材料),也有人鍾情青銅隨時間變色的特質,在氧化的過程中添上一層青色或啡色的氧化物,漸變的色澤效果讓人有溫度的感覺,突顯個人味道。」
Antoine補充,「由於青銅會氧化變色的特點,有品牌傾向將青銅應用到跟歷史相關,或是復刻設計的表款上,例如Panerai Submersible Bronzo和IWC Pilot's Spitfire在市場上也頗受歡迎」。但在亞洲,青銅腕表的人氣及不上金,亦不被視為貴金屬,所以分配到本地市場的青銅腕表並不多。短期來說,青銅在腕表界暫未能超越鋼材,但兩種物料各有捧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