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活:古老蕨類 從地表到入屋

文章日期:2021年05月30日

【明報專訊】蕨類是擁有數以億年歷史的植物,據說恐龍都以它們為食物。石炭紀時代的大型蕨類植物,後來經歷多年的地殼運動積累轉化成為煤炭,讓今天的我們得以燃燒使用。近年興起室內種植原於野外生長的品種,新系列的第二篇為大家介紹形態多變的蕨類植物。

4億年前覆蓋地表

社交平台「香港蕨類之友」聚集許多熱中蕨類的發燒友。版主之一Smith Wong十數年前在辦公室種植紫羅蘭,有天盆栽裏冒出了一株在公園裏見過的植物,查究一番,發現它名為華南毛蕨,推測孢子適巧混進了泥土。自此,他一頭栽進了蕨類的萬千世界,假日更會翻山越嶺尋蕨。請他介紹蕨類植物的吸引之處,他說要先講講歷史——4億年前,蕨類植物已出現在地球上,與苔蘚植物充當先鋒把地表覆蓋,演化成不同物種。後來當種子植物和開花植物出現,以孢子繁殖的蕨類植物漸漸「唔夠爭」,需要調整生存策略,例如委身在樹冠底下或其他不利生長的環境。

據嘉道理農場出版的《香港植物志:蕨類植物門》 記載,本地至少有239種蕨類,「有民間愛好者數到超過260種!」香港蕨類種類豐富,Smith估計因亞熱帶氣候和多高山的地理環境,「有部分需要的環境很特殊,可能是特定溫差、濕度、日照,或者石隙裏、懸崖邊。有些需要鋪滿厚苔蘚、全日都在滴水的地方」。

千姿百態 單葉、複葉或如苔蘚

正因要適應環境,蕨類演化出多樣的結構和不同繁殖方法,Smith形容外觀變化很大——大則高至2層樓,小則比一顆黃豆更小,形態更是千姿百態。其中一種重要特徵是羽狀複葉,「顧名思義,葉的結構形狀就像雀鳥的羽毛兩邊分叉出來」。但他補充,有種子植物都有羽狀複葉,倒過來,有蕨類卻可以僅是單葉,甚至如苔蘚般形態,因此難憑單一特徵辨別。「有前輩見過『光棍族』,肉眼看沒有葉,只有莖,好細一棵,但微距相機會影到退化了的葉片。另外也有像多肉植物好厚身。有些好震撼,例如珠芽狗脊,跳過孢子階段,直接在葉面生幾百粒幼苗,葉掉到地上,就在腳邊散播。」

如何繁衍?

蕨類靠孢子繁衍的過程繁複。Smith解釋,孢子會隨風飄,但幾乎沒營養,不能存活太久,必須盡快飄到合適的環境,需要在很濕潤的環境才能生長。孢子會首先長成「配子體」,是一塊比黃豆還要小的臨時葉片。小葉片底部分別有藏卵器和藏精器,「精子要游過藏卵器才可完成有性繁殖,所以一定要有水做媒介。」繁殖成功,配子體才會長出第一塊真正的葉,臨時葉會慢慢萎縮。Smith指出,若兩株配子體碰巧生得好埋,當一方的精子意外游到對方的藏卵器,就可能衍生特殊的雜交種,基因會變得更複雜,但情况萬中無一,稀有品種由此而生。

香港常見品種

Smith指,香港的蕨類植物大致可分為47個家族,各有其主要特徵,有時需要靠葉脈和葉背孢子囊群的形態仔細分辨。某些蕨類很常見,落一落公園、行行山,就看見它們長在花圃和路邊。Smith坦言,這些地方發現的大多是普通品種,因為行人步過、單車踩過、打草等人為干擾下,只有普通品種才能適應。以下簡介幾種,大家不妨細心找找看:

1.金星蕨科

較著名的是華南毛蕨,常見於公園。擁有蕨類典型的羽狀複葉,輕輕撫摸會有毛茸茸的感覺。

2.鳳尾蕨科

可見於公園,花墟也有售。特徵是葉片底部近葉柄位置有兩條像鳳凰尾巴的羽片。葉背的葉脈多呈Y字形結構。

3.水龍骨科

市區常見,Smith在18區都曾見過,但形容它外表較低調,可細心留意尤其老樹的樹幹,指依附其上的植物頗大機會是蕨類。它們的葉是單葉形態,或圓或長條形,相當厚身,莖一般很長。Smith曾於山頂濕氣重的地方看見整株樹幹都是綠色的,全黏附着水龍骨科的蕨類植物。他澄清,它們的營養來源並不來自樹木,除非樹本身有病不勝負荷,否則多是健康共存,更能創造有利其他植物生長的生境。

香港「神獸」粵紫萁 繁衍全靠運

為一睹稀有品種,Smith經常探索「無人之境」,笑說自己「差不多要游繩了」。他往往靠前輩資訊和閱讀文獻,分析特定品種的生境,再在地圖上劃定範圍反覆搜索,「比如估計在瀑布旁,我就打開地圖看看路線上有幾多條瀑布,地氈式搜索」。他指,某些品種不只在本地稀有,在全球也只剩極小量,例如被蕨類愛好者稱為「神獸」的粵紫萁。

雜交而生 有「不育」缺陷

粵紫萁由華南紫萁和紫萁兩種蕨類植物雜交而成,但因兩者一個喜歡濕,一個喜歡開陽有陽光有霧水,很難在同一地點同時找到它們,兩者的配子體生得好近從而雜交的機會微乎其微。再者,粵紫萁的孢子囊群結構有先天缺陷,孢子未成熟已全掉地上,孢子「不育」,無法繁衍第二代。

雖以「紫」為名,顏色不是紫色。Smith認為普通人驟眼看不會覺得特別,但細心觀察,可同時看見華南紫萁和紫萁的的特徵——二回與三回。

粵紫萁稀少,Smith估計香港只有不超過50棵。知道位置的,他每年都會巡視一下,曾發現有兩棵死掉,碰巧在路邊,他推斷人為所致。記者加入「香港蕨類之友」群組,發現必先經回答幾條專業問題,也看見有一版規——張貼任何蕨類相片或文章時,請不要公開地方和位置。Smith解釋,種種舉措為了是防止資訊流入野採之流——為了收集稀有品種而走火入魔的人,或純粹為了圖利之輩。

Smith嚴正指出野採本是犯法行為,採回室內養植令它離開原有特定溫差、日照,和微生物合作共生的環境,太乾燥也難讓孢子「發出來」。即使出於「打救」的善意,放回野外隨時令它因接觸過其他植料或與植物混種期間感染真菌散播,干擾野外族群基因。另一方面,他指坊間亦有人為販賣而野採,花墟也常發現不落泥、以報紙包覆的內地野採品種,他曾向當局反映卻無下文。

珍愛蕨類 不如到山中欣賞

群組另一版規還列明只討論野外的蕨類,不歡迎討論有關種植等人為干擾行為。Smith認為愛不一定是擁有,「有沒有想過,你買了棵蕨種死了,你會覺得對它唔住?始終是生命」。他鼓勵喜歡蕨類植物的人轉變心態,「我覺得最有趣是在野外看到它一年比一年族群大了,繁衍了,我會感到喜悅」。他建議可到嘉道理農場看看,除了蕨類小徑,山中也藏有許多品種,他偶爾會去溫習一番。

頑強鹿角蕨 適合室內種植

是不是所有蕨類種植都該反對?Smith建議,如真的想種植,應選擇可持續商業化品種,如腎蕨、巢蕨、兔腳芒、鐵線蕨。它們在多年前也是野採而得,其後被放在花園無止境繁殖,對野外族群沒有威脅。

在大南街成為文青集中地之前已進駐的Infectment STORE,店內一整面牆掛滿綠色植物,或挺拔或垂延,或深綠或青白,原來統統都是水龍骨科的鹿角蕨。記者見狀立即向店主KK、Ronald和詩棋求證貨源。他們指店內所賣的都是泰國的人工繁殖品種。鹿角蕨因葉形像鹿角而得名,眼見它們被一一釘在木板上,好奇是否為了家居種植而改變形態。KK由此切入,介紹鹿角蕨的結構:

直立擺放 水苔保濕

鹿角蕨原來生長在樹林裏,孢子隨風飄落樹幹上依附生長。芽點是整棵植物的命脈,也是它最脆弱地方,小小一顆,「面」和「手」都是靠芽點生長。因此它天生直立,若然放平, 葉的重量就會壓住芽點,即自己出發的地方。所謂的「面」是營養葉,呈橢圓狀遮蓋根部,「手」即呈鹿角形孢子葉,用以繁殖。

室內種植在無法出外消遣的疫情下成為潮流,蕨類是其中一種。KK指,鹿角蕨的種植在香港出現過斷層——1990年代,喜歡園藝的退休人士租下花場種植蘭花,因鹿角蕨通風陰養的生長環境與蘭花相似,而順道種植。相隔多年,鹿角蕨移師室內,作為掛牆的常綠植物,不礙空間,由於無花無果、不以傳統泥土種植,因此不易滋生蚊蟲,減少了許多人入門的顧慮。

原生的鹿角蕨抓住樹皮生長,而野外環境潮濕,搬到沒有花場般穩定灑水系統的室內種植,為給鹿角蕨提供充足水分,加建水苔是關鍵一步。3名店主介紹,水苔有保濕作用,他們首先會將水苔圍圈,裏面放椰殼和樹皮碎等既保濕又疏氣的植料,讓裏面的營養和水分能好好供給根部;其後將來貨時的泥土和椰糠根基移除,再放進其中,用魚絲紮成球狀,紮法各地因應環境而異;之後再利用香港木庫回購、經高溫處理的塌木表皮上板。KK覺得上木板就像給鹿角蕨回到它的所在地,年月漸久,植物的根會愈抓愈實,抓緊木板。

長壽、敏感 如養動物

3人均稱鹿角蕨是容易入門的種植品種,作為侏羅紀時代前已有品種,生命力強韌得難以想像。但Ronald強調:「養得不好它會唔靚,但未必會死。我們不只要它繼續生長,而是要維持狀態,要靚。」鹿角蕨本身有不同品種,有垂下,有挺拔,有分叉;葉上的「手指」有的多有的少,甚至無手指。而且,每棵的「面」都會不斷新陳代謝,偶然長出新「手」,可能只是幾天的事,它的外貌持續轉變,觀賞是賞心樂事。

他們說鹿角蕨容易打理,最重要除了水分,還有通風,短短運送的車程都足以把葉子焗得垂頭喪氣。而陽光只有側光便可,若太猛烈便要給它遮光。多久澆一次水?KK說這是懶惰思維,說恆常聽見澆水頻率的建議,他們認為都不適用於鹿角蕨,而這也是鹿角蕨在他們眼中獨特可愛的原因。思琪舉例,夏天可能一星期淋2、3次,但下雨、回南天、打風,濕度高就不淋水,「不會有一本通書看,要每日摸吓水台觀察」。種種照料的調節,鹿角蕨的「反應」會比一般植物強烈,狀態和形態也會緊隨變化。KK舉例,若環境好焗,彈起的葉子會突然垂下,「會摺埋會黑會巢皮,都是給你的signal,反應很迅速。垂下時澆水,很快就好番」。由此,Ronald認為鹿角蕨可以給人上寶貴的一課,讓人學習觀察微妙的環境變化。KK亦形容鹿角蕨像動物,因為它們的生長年期非常長,不像點綴家居的百合、菊花,死了就扔掉再買新的,鹿角蕨可以是3代人的傳承,泰國花場也常見幾代人用心栽培的鹿角蕨,種得好,可以陪伴你一輩子。

【室內養植‧系列二】

文˙ 潘曉彤

{ 圖 } 潘曉彤、Smith Wong、黃婉玲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