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身後事 長者較年輕人開放

文章日期:2021年05月31日

【明報專訊】談論死亡,長者愈來愈開放,反是年輕人想避而不談。東華三院「圓滿人生服務」定期在社區舉辦生死教育,讓大眾反思生命的意義,亦曾帶長者參觀殯儀館、綠色殯葬場所。計劃統籌主任林智強表示,過往長者抗拒出席生死教育講座,亦不願多談,惟近年他們更主動談論死亡議題,「猶如戲院坐爆場!一場有關後事規劃的講座,有300人聽」。他不時收到長者反映,想與家人討論後事安排,但每次家人都說「不要講這些不吉利的說話」。不論是年輕或踏入中年的子女,他們或許擔心父母因患病而忽然交代後事。

林續指,過往有大專院校研究發現,年輕人和中年人較拒絕談論身後事、不太接受「死亡」,背後原因各有不同,年輕人覺得此刻是人生開端,中年人則踏入收成期,建立了家庭、事業開始步入高峰,感覺與死亡距離仍很遠;反而長者比較願意討論死亡話題。他建議,長者找一個合適時機與子女談論身後事。

義工幫忙摺衣紙送殯

「坊間近年推出桌上遊戲、應用程式,讓家人藉此探討死亡的話題。」林說,東華三院與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共同開發一套桌上遊戲「五味雜貨店」,讓長者、照顧者透過桌遊認識「預設照顧計劃」,並在遊戲中與其他玩家交流看法。遊戲以「五味人生」甜、酸、苦、辣、鹹為主題,玩家需在棋盤上選擇不同路線,收集不同「味道卡」,完成卡牌上的任務或回答問題,譬如「你對長命百歲有何看法」、「你認為怎樣才是善終」。至於應用程式「人生畢業禮」,則讓玩家化身成為禮儀策劃師,為不同角色計劃身後事。林智強提醒,切忌在大時大節討論免掃興。「曾有長者於農曆新年講,家人當然很抗拒啦!」如果看電影、電視劇或資訊節目時有生離死別的情節或內容,都是適當的時機去談論生死議題。

東華三院「圓滿人生服務」主要為無依長者規劃和執行後事,有長者因親友不多,擔心自己喪禮太冷清,機構會安排義工支援,例如幫忙摺金銀衣紙、送殯陪伴最後一程。林智強表示,其中「活得自在」服務對象為年滿60歲、沒有子女的獨居或雙老家庭,或沒有親屬提供後事支援的長者。長者可自主身後事,包括喪禮儀式、棺木款式、靈車花牌的字樣、墓碑上是否刻上籍貫等細節。

另一個服務「生之願」,則鼓勵並協助長者在生前圓願,特別為末期病患者完成未了的心願。曾有基層家庭希望,和病患家人在臨終前一家去旅行,由於疫情關係,最後在香港度假村模擬去一次旅行,度過數天假期;數月前,亦為一名晚期病患母親與其家人拍攝了一輯婚紗照。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