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無論情感上如何否認,心態上如何調節,筆者都逃避不了「踏入中年」的殘酷現實。由女童、少女、輕熟女變成中女,社會給女性的擔子愈來愈多,但給予的分數卻愈來愈低。近日與不少女友人見面,聽着她們訴說各式各樣的人生難題,作為同樣不情不願被踢入「中女俱樂部」的女性,我實在想為她們大喊一句「公平咩」?
「中女」一詞,彷彿集所有對於女性社會責任和負面標籤之大成——由青春少艾變成殘花敗柳,體能和記性開始衰退,皺紋開始湧現,贅肉不再鬼祟;「中女」之下再以婚姻狀况細分,結婚生子的被稱為師奶,待字閨中的被視為老姑婆;在職場打拼和照顧家庭中間,總像走在鋼索上,就算步步為營也難面面俱圓,但如果為了家庭而放棄事業,又怕漸漸與社會脫節;既要為子女準備考學校上興趣班整portfolio,又要與教育觀念大相逕庭的長輩角力,更要管理家傭姐姐的工作表現……大家彷彿忘記了這些「中女」被歲月的殺豬刀磨蝕之前,或許都對將來有過夢想,對美好生活有過期盼。
如果早前ViuTV大熱綜藝節目《ERROR自肥企画》,令大家重新感受年輕人追夢的熱血,緊接的《中女唔易做》就呈現現實如何磨滅女性的夢想。去年播出的《中佬唔易做》,請來幾名甘草男演員,他們大多具備實力卻欠缺運氣,節目組讓他們嘗試從事體力勞動行業,感受其他中佬的辛酸。《中女》再下一城,請來6個面對不同人生問題的女藝人,包括阮小儀、趙學而、康子妮、楊思琦、朱薰和杜如風,在其他行業的「中女」引領下實習,再感同身受這些女性的苦衷。
女星真人騷 做米線阿姐洗大餅
節目播出兩星期,已出場的阮小儀、趙學而、康子妮和楊思琦,分別被安排擔任農人、電器店售貨員、米線店姐姐和打散工。她們多年來沒有轉換過工作跑道,走馬上任從未接觸過的崗位,都顯得非常狼狽。但作為真人騷,也不難看出她們對工作以至面對新挑戰的態度各異——愛吃愛說話、被外界覺得是「開心果」的阮小儀,學會沉着應對農務的艱辛,以及從容應對想佔便宜的顧客;趙學而面對花多眼亂的產品和問題多多的客人,只能不斷靠其他同事出手解圍;除了藝人以外從未做過其他工作的楊思琦,在街頭派傳單和在水果店打工,仍然像演戲一般,擺脫不了藝人身分的她,驚訝走入群眾原來太困難;最令人驚喜的是康子妮——觀眾普遍對於她的印象,就是某藝人的前妻,她作為音樂人的身分鮮為人知,離婚時大眾似乎都傾向同情男方。但她被節目組安排擔任「譚仔阿姐」,無論是學習店舖獨有的點菜語言,毫無準備下穿著4吋高跟鞋穿梭樓面傳餐,甚至在「後欄」洗碗的厭惡工作,都看得出她對自己有要求,認真對待工作的表現令觀眾重新認識她,哪怕這只是完美的演繹——真人騷嘛,真亦假時假亦真是常識吧。
除了到工作場所實習,幾個藝人也在訪問環節剖白「中女的辛酸」,有婚姻失敗,有求愛不遂,有獨力撫養子女,也有受情緒病困擾,社會賦予女性的既定形象或期望,她們總是差一點點。即便如此,當她們回望人生、回望過去的夢想時仍然無悔,亦開始懂得享受此時此刻年紀增長帶來的不同經驗,向着「優雅地老去」的目標進發。
人生夢一場革命至蒼老,又何須分男女?或許有些夢想早已被年月蠶食,或因為社會現實被迫暫且擱下,但要相信這種精神,有些夢仍然不會死,讓我們向着那標竿努力直跑,記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