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需要大台?

文章日期:2021年06月06日

【明報專訊】2021年6月4日晚上8時,我把臉書上的封面相片,由用了好幾年的維園萬點燭光,換上一幀在公眾見得到的地方拍的電子蠟燭相片。

我相信,這是一個時代的寫照。當和平的集體表達被禁,每個人會用自己的方法各自繼續表達。

動用7000警力,防範一點燭光。宣示的不是武力,而是怯懦。你真係驚成咁?唔係話冇死人咩?

6月4日由早上開始,直到午夜,我的臉書就給各種蠟燭、新聞、文宣洗板(其實早一兩天已經開始),力度比過往許多年都猛烈。禁了維園的燭光,我看到有各種創作文宣、爆滿的聖堂彌撒、全球網播、世界各地的悼念集會,不一而足,形式反而比前豐富。

我們這些從32年前開始的人,總想像過討論過有一天不能再在維園悼念六四,通常就會說「那就各自在不同地方點一支蠟燭吧。」時代進步,不一定要點火,不同地方的蠟燭都可以讓人看見,有燈有人。

經過2019年的經驗,大多香港人都明白不需要大台的道理。在沒有大台下,每個人都會去想自己可以做什麼,不再倚靠領袖帶領。30年來的支聯會燭光晚會是個大台,它把注意力和公眾參與都集中了那固定的形式上:包括默哀、江河水、自由花、血染的風采和洋燭。沒有大台後,每個人都會想自己應該要用什麼形式表達,結果會帶來更多的形式和劇目。

據說有關方面一直並不相信2019年反抗運動是「無大台」。初選案逮捕55人,拿到手機之後就要解鎖,希望找到幕後黑手。還記得2014年雨傘運動後,有人言之鑿鑿掌握確切證據運動是外國勢力操控。倏忽傘後已六七年,國安處幾千人,應該證據確鑿外國勢力和大台在哪裏了吧?

管治失效 歸咎「大台」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要逮捕及重判8.18、10.1和去年6.4集會的組織者。8.18和10.1本來都是2019反抗運動中難得的貫徹非暴力原則的行動,而這些老泛民領袖,對「反送中」運動影響力極為有限。這批人其實就是多年來的「大台」,有些人覺得把這些人抓捕下獄,就可以瓦解反對力量,向上面顯示「做到嘢」和「做咗嘢」。

國安法下,不斷有風聲要取締支聯會和民陣等大台組織。我一直疑惑:民陣由2002年「成立」開始,成員組織就不支持註冊,害怕會變得官僚化、行政繁瑣和僵化,於是一直沒有註冊,那如何取締一個沒有註冊的團體?我另一疑惑是:2019年不是證明了不需要民陣,任何人都可以發起遊行而非常多人參與嗎?(他們倒是連劉頴匡也拉了的。)關鍵是民意、民怨和民氣,民陣作為大台,還有這樣重要嗎?

兄弟爬山 更難掌握

多年來,政府對管治失效民望低落,指定動作是歸咎一堆「大台」:反對派、民陣、蘋果、「外國勢力」、各種「大山」等等,而不承認不滿存在廣大的老百姓心中。這些大台往往都被說成很厲害,足以危害國家安全。國安法就是強力的「拆大台」工具。不過「拆大台」後,把大台的人和本來「拆大台」的人都團結了起來,連本土派青年都出來呼籲悼念六四了。沒有了大台就變成了兄弟爬山,遍地開花,更難掌握,並且由於香港人的離散,悼念集會遍及史無前例多的外國城市。

支聯會多年的維園大台,當然並不是沒有價值意義的。那是香港人集體抗議的印記,標誌了某種長期的集體堅持。好幾次不在香港時從CNN看到燭光晚會的報道,還是會深受感動,覺得自己錯過了些什麼。但當維園的悼念形式不容於法律,在台上的人都繫獄之際,餘下的就是眾人的事了。

30年來,維園的相片傳遍全球,其實是「一國兩制」下香港仍有政治自由的最佳宣傳。拆了維園支聯會的大台,國際傳媒的詮釋自然是國安法下香港不再有集會自由。BBC中文台的六四報道,把八九年解放軍清場的廣播與今年六四警察封鎖維園的廣播先後播出。封了維園燭光,結果令更多人想起32年前的事。

拆走「大台」 民心沒轉向

國安法立法近一年,公民社會雖然被噤聲,但民意穩定如磬。雖然難有公眾大型抗爭,但政府的低民望和低信任差不多沒有半點變化。那40%給林鄭零分的人,可能有生之年都不會給她一分。拆走了各種想像中的「大台」,並沒有令民心轉向。

哈維爾對後極權的捷克的願景,是發展成二元的平行社會,一邊是官方的「Living within a lie」的領域,一邊是民間的「Living in truth」,而人民可以在自己的領域中享有真正的自由和生活。

這種「黃藍世界的平行時空」,已經慢慢在香港形成。官方有其話語系統、宣傳機器和意識形態,但慢慢已不能進入某些領域,對很多人一點影響都沒有。一兩年前,不少人會看林鄭的記者會直播看得咬牙切齒,幾乎打爛電腦,但現在立法會答問會和星期二的例行記者會,已經沒有人要看。曾幾何時2012年和2017年的特首選舉牽動很多人情緒,但今天大家對這劇目已經沒有興趣。選舉節目《選委界別分組面面觀》,在港台的view數往往只得數千。當普通人在體制內的stake被拿掉,他們也就會對官方的話語不屑一顧。

慢慢的,香港人會重拾他們的生活,自己真誠的活出自己的邏輯。透過文藝創作、散步、支持港足、流行文化、各種書寫,在生活中勾畫出新的空間新的道德新的秩序。你可以繼續找你的曾志偉復興大台,但很多人已經不會再看大台了。有些節目你們是永遠沒法製作出來的,到你懂得怎樣抄,香港人已經move on進化到另一個階段了。你可以繼續北上拍合拍片和找到大量護旗手主演,香港人自然會看他們自己的《幻愛》、《一秒拳王》、《狂舞派3》和《濁水漂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尊嚴,並且在無大台下繼續堅持下去。

文˙馬嶽

編輯•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