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承認吧,「真係好靚」的香港,終於成為另一個美麗島。戒嚴時期已經來臨,自由之聲戛然而止。
這一切來得太快。或許大部分香港人仍然未知那一雙長臂可以伸得有多遠,就算蘋果掉下來,天也好像未塌下,晚上打開電視,仍然播映新聞報道,想做明星的年輕人仍然可以參加比賽追夢,想減肥變靚的港女仍然可以在公仔箱爭妍鬥麗,節目主持或旁白仍然可以語意曖昧地講幾句打氣說話讓大家取暖,電視劇中的警察仍然可以是亦正亦邪甚至患有精神病……但原來這些我們以為自有永有的東西,都可以一夜之間「被消失」。
鑑古往往能知今。我怕觸犯《港區國安法》,暫且不提內地的反右運動和文革如何摧毁文化,不如看看對岸台灣的白色恐怖時期——國民政府牢牢箝制文化傳播,首先審查所有出版,違法品即被禁、負責人被追究;流行歌的曲詞有嚴格限制,意識左傾、詞句頹喪影響士氣、危害社教、反映時代錯誤使人滋生誤會,甚至幽怨哀傷有失正常等都被查禁,逾1000首禁歌包括《何日君再來》(歌名被演繹為「日軍」再被扣上「何日軍再來」的帽子)和《熱情的沙漠》(幾句以氣聲唱出的「啊」,被認定「淫聲穢語煽情曖昧,詞曲狂蕩危害社教」)。如果將這些標準套用在最近的香港樂壇,MIRROR、Serrini、RubberBand、C AllStar、ToNick等都肯定中槍。
至於敝欄關心的電視,台灣由1960至1990年代,「老三台」包括台視、中視、華視都由政府擁有和操控,旨在掌握輿論和複製官方意識形態。所有節目播出之前,要先經過管理單位審批,節目亦以社會教育為主,娛樂為次;就算是電視連續劇,都是政治宣傳的工具。有些甚受歡迎的劇集,甚至由當時台灣的「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親自監製——說到這裏,大家覺得與最近被大幅整頓的香港電台相似嗎?有人看過《世紀長征》嗎?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變身官媒的港台如此,私營電視台為了利益為了穩陣,亦會全面向內地(大灣區)市場傾斜,例如多播映內地節目(反正那些節目肯定已通過審查),配以外地綜藝資訊節目(如馬來西亞和日本),只有限度製作本地節目(甚至只滿足本地電視牌照要求),既可以保平安,又可減省製作費,而且內地觀眾對外地的節目亦有一定需要,一舉數得。有線寬頻旗下的香港開電視就是循這路徑發展——這與當年亞視的舊路何其相似。
只會有更多「安全」的節目
在可見的將來,節目表上只會有更多「安全」的節目(例如健康資訊或烹飪美食節目),就算更破格創新的電視台,打擦邊球也會更小心,或者節目播出前要經過更多重把關,冷不防言者無心、看者有意,無辜被上綱上線拉人封舖。電視作為具戰略意義的媒介,被「完善」是遲早的事。
近年我常常想,究竟在香港電視業式微的年代,繼續寫電視評論文章的意義為何,現今仍未有確切答案。或許,無論身處何方,作為觀眾的我們,守在電視機前,或利用VPN在電腦熒幕前,抓緊一瞬即逝的火花,追看《調教你Mirror》,利用年輕男孩的熱血來麻醉自己;看着《新聞掏寶》慨嘆昨日之日不可留;與朋友網友看着同一個節目,同笑同哭同罵,一起感受講廣東話的本地製作節目帶給我們的心靈震動,也是香港人在大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的小小實踐。啊,原來呢個節目,你都有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