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羅地方傳說 地圖勾畫香港故事

文章日期:2021年07月02日

【明報專訊】港島記,記什麼?近年多人談論本土主義,新進藝術家姚冬穎用地圖說本土的故事,由香港的地名、古地圖、新地圖、歷史和傳說開始想像,一幅《港島記》中,隱含着北角七姊妹、舂坎角炮台、赤柱木棉等故事。姚冬穎也蒐羅了香港200多個島嶼的故事,不少島嶼因為填海而與陸地相連,她特意記錄多個「消失」的島嶼。

2020年畢業的藝術家姚冬穎對本土的理解,是本土文化相對全球文化,講在地的意識形態、民族、歷史、文化等。透過畫畫,她想展現比本土更本土的分野方法。她心目中的「微」本土,是由自己開始,理解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故事,而不少故事是以小精靈的模樣呈現在觀眾眼前。

姚冬穎喜愛繪畫香港的島嶼,她說︰「事緣我讀書的時候,發現香港有很多不同的『島仔』,每一個都有名字和自己的故事,亦都很『得意』,它們浮在香港的水面上,但又無什麼人知道島嶼在哪,也無人會去。」由此她從衛星圖觀看島嶼,包括它們的形狀、大小,看着就像動畫《寵物小精靈》的角色「百變怪」,於是她慢慢蒐羅島嶼的故事。展覽現場展出一本本子,作品名為《一個名字,一個故事》,是姚冬穎從地圖剪輯出來的香港島嶼,貼在本子上,寫上名字,一頁一個,甚是珍惜。

鬼魂精靈「現身」地圖

在《港島記》中,觀眾可以一邊看地圖一邊聯想地方傳說。例如在北角,會見到七個長頭髮的鬼魂,就代表一個姊妹被逼婚,七個異姓姊妹投海自盡的七姊妹傳說。至於在赤柱,姚冬穎畫了一隻火燒的木柱精靈,旁邊地上有幾朵花,原來赤柱曾經有很多木棉樹,一到夏天遍地都是掉落了的,如火般鮮紅的木棉花,有說赤柱此地因而得名。在金鐘的部分,姚冬穎畫了一個大鐘,是從前樂禮大廈屋頂的金色報時鐘,據說金鐘因而得名。圖中還有昂船洲的炮台,筲箕灣的筲箕和魚……各自代表什麼,有待讀者一一發掘。

記下不再獨立的消失島嶼

她為今次展覽繪畫一系列新作品,名為《消失的古生物》,在木板上,用淡淡的墨水描繪那些曾經存在的島嶼,這些島嶼之所以消失,是因為它們不再獨立,填海後與其他陸地部分連在一起。例如位處屯門的老鼠洲,本是灣中島,填海後附近發展成住宅,最耐人尋味的是在原有島嶼位置興建了的老鼠洲兒童遊樂場,據指曾有不少怪事發生,該處也曾經發生火警。據指老鼠洲附近青山灣的居民,會把久病不癒的孩子送到島上自生自滅,後來出現光怪陸離的傳聞。

屬於這時代的香港地圖

今次展覽她也會帶來一份舊作——《島古圖之十八》,曾在畢業展展出,以古地圖為藍本畫香港的島嶼。她在書本《香港地圖繪製史》(Mapping Hong Kong)找到一張1819年的香港古地圖,是清朝嘉慶24年刻本《新安縣志》海軍軍師地圖,作品是她參考該地圖,加上自己對島嶼與地名的印象及資料畫成。熟知香港地理的人一看作品會覺得似曾相識,趣味無窮。

姚冬穎是次創作的命題是︰有什麼文化是屬於香港自己的?她從地名出發去講香港故事,可說是非常「貼地」;而她對島嶼有興趣,是因為她個人喜歡島嶼「獨立的狀態」,不依附在陸地和城市,遠離煩囂。她認為,每個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擁有一張屬於自己的香港地圖。

■「本土一覽」

日期︰即日至7月19日

時間︰下午2:00至晚上7:00(周一、四至六開放)

地點︰C&G藝術單位(太子西洋菜街南222號三字樓)

網址︰bit.ly/3qriVFC

文:胡筱雯

編輯:王素怡

相關字詞﹕本土藝術 藝術 展覽 文化 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