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埔龍尾泳灘上月23日啟用不久,錄得數十宗泳客被海膽刺傷的個案,救生員形容海膽「成海都係」,拾起裝滿一桶桶。不少人在新聞留言說,這是大自然的反撲,因為這裏鋪沙成灘,破壞了昔日超過400物種的家。是不是砸了海膽的家,引來牠們大量湧至?「波波教授」(香港城市大學講座教授、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梁美儀)說,海膽是原居民,只是正值大退潮露面,沙灘本來就是與大自然接軌的地方,我們要學會與「本地居民」共存,而且不要搞亂,在龍尾泳灘出現的是沙膽,不是食用海膽,大家也不要幻想食到牠們消失﹗
3種香港常見的海膽
一搜尋海膽資料,通常離不開刺身、壽司推介,其實人類送進口那肥美的五瓣黃膏,是海膽的生殖腺,牠們的口在身體底部,肛門在上方,是無脊椎動物,與海星同屬「棘皮動物」,可見海星與海膽大部分具有像5塊葉對稱的結構。海膽多達900種,根據漁護署資料,香港約有27種,梁美儀介紹常見有3種,分別是紫海膽、長刺海膽和今次大規模跟大家say hi的沙膽:
紫海膽(Anthocidaris crassispina)
「即壽司店也會賣的品種,顧名思義牠的顏色是黑中帶紫,刺比較粗短,我們食的是牠的生殖器(gonad),是牠的性腺,卵或精子都在該處。海膽有季節性,由初冬開始儲肥,如果在北半球,食的時候是冬天至春天最好,最盡是初夏,那時gonad最肥美,因為在冬天溫帶藻飄來香港,如昆布或馬尾藻,海膽最喜歡吃。海膽都是雜食性,漂浮的魚屍也會吃。紫海膽在鶴嘴海岸保護區仍有很大的群落,不過保護區外的漁民,尤其大陸非法漁民會將海底所有食得的都攞走,有經濟價值的螺、紫海膽都被全部執走。」
長刺海膽(Diadema setosum)
「也稱刺冠海膽、海刺,有些刺可長至1呎,短也有半呎,被刺到的話會有毒性令人不適,潛水員最怕遇到這些長刺海膽,但現在通海都係。牠們會刮石表面的藻類或物質來吃,有時會刮珊瑚表面,如果珊瑚骨骼比較疏鬆就會被刮穿,一刮穿暴露了肉,就會被海膽吃掉,在海下灣磨洲以前很多扁腦珊瑚,現在一隻都無,就因為被海膽侵蝕了。紫海膽被漁民或大陸非法漁民捉晒,一見到就捉,但他們不要長刺海膽,因為味道苦又淡,顏色偏淺黃亦唔靚仔,漁民有時也會用來炒飯、蒸蛋。」
沙膽(Salmacis sphaeroides)
「即雜色角孔海膽,因綠色又叫綠海膽,有些會帶啡或紫色,但香港常見都是綠色。在東面海域常見,因在沙灘上生活故稱沙膽,牠食泥裏含有的有機物質,即食泥,因為泥表面會有微生藻(microalgae),牠們食完藻吐出來,與此同時吃到裏面的細小動物如幼蟲,細的甲殼類也會吃。牠們特別喜歡在潮間帶(潮水漲退間的區域)中下潮生活,牠們也聰明的,不會走得太上,因為走唔切退潮時就會灑乾而死。今次見到大量,是因6月中大退潮,其實牠們對大自然沒有害,是類似清道夫的角色,大魚會吃牠們,(牠們又吃細小生物),形成食物鏈。」
餵長刺海膽食菜 平衡生態實驗
「波波教授」梁美儀提及他們的實驗室在今年4月至6月正好在進行一個有關海膽的試驗,是餵長刺海膽食菜。漁民沒有誘因捕捉這種不太好吃的海膽,加上香港70年代後過度捕魚,一些捕食海膽的大型魚類消失,於是不斷繁殖,造成珊瑚生存危機。主理這項「食菜」研究的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科學主任晏萌說,他們是受日本研究啟發,「日本人很喜歡吃海膽,但是他們發現海膽品質參差不齊,有一組科學家就投餵不同的蔬菜、麵包、生果給牠們吃,發現蔬菜效果很好,能夠讓海膽的品質提升。」
日本也要面對長刺海膽過剩引起的生態問題,其中一個應對方法是用長叉刺死以減少數量,2009年有報道亦指香港海下灣海岸公園為救珊瑚,漁護署曾移走1.7萬隻長刺海膽,「我們就想將香港街市的菜餘和長刺海膽這兩種剩餘的資源結合」。於是實驗室展開試驗,將90隻海膽分5組,餵食生菜、粟米、紅蘿蔔、3種蔬菜的混合飼料,以及魚排下附生的藻類,晏萌說:「我們發現吃了紅蘿蔔、粟米、生菜的海刺,生殖腺的形態、顏色、飽滿度都有明顯提高,我們請了8位研究員同事為味道評分,結果發現紅蘿蔔和粟米組得分較高。」她笑言研究員不是評鑑味道的專家,正申請研究資助進一步以科學方法測量不同飼料導致的味道變化。梁美儀補充,有人或擔心這會反過來威脅長刺海膽數量,研究就發現只要維持每平方米有不多於7隻,就可保持生態系統平衡。
海膽寶寶小如微粒 難完全執清
龍尾泳灘泳客被沙膽刺傷多屬輕傷,而長刺海膽的刺則帶毒性,晏萌說被牠們刺傷會感到一些灼熱,也會因釋放的色素令傷口帶紫,不過沒什麼後續不適。她從顯微鏡觀察海膽寶寶,「牠們出生幾天到幾個月的時間,都是維持在很小的體積,是一種浮游動物,慢慢會從身體長出小刺,我們在顯微鏡可以看到一顆小米那麼大,已有很多刺,這根據不同品種會有些差別,因為不同海域溫度不一樣,通常要3、4個星期以上才會長出刺,夠強大去面對海裏的生活,但大部分會死掉或被食物鏈其他生物吃掉」。
康文署暫時的應對方法是「按需要」讓救生員見一隻執走一隻,梁美儀指出「就算叫救生員執,也要潛水地氈式搜索才執得晒,亦不能100%確保沙灘安全」,海膽可大量繁殖,雖可考慮收細圍網的孔防止海膽進入,不過一些海膽寶寶可能已留在範圍裏,如附在堤壩生長。
生境被剷走 生物恐難「落地生根」
守護龍尾大聯盟發言人李少文早在2017年土木工程拓展署將該處生物搬遷時,接受「星期日生活」訪問,他曾批評搬遷行動「不科學」,預言生物有機會重返龍尾,圍網難以完全阻隔。翌年2月署方曾交代執走的生物數字,包括2隻管海馬、1403隻飛白楓海星等,其中就有91隻雜色角孔海膽。李少文現時亦擔心即使海膽再現沙灘,「雖然見到牠們現身,其實也無法落地生根,就像海膽本身在淺海生活,今次是咁啱見到佢,但牠們可能不會長期在那個地方,因為那邊整個生境已剷去;而生境單一化,適合哪個環境的生物回流,數量也會變多」。
梁美儀說:「失去了原先生境,換上人工的沙,是不可回頭了,所以聚眼點是既然已起了,如何善用這個沙灘,這是市民要去想的。」他們曾為署方調查建灘後沙灘外範圍的生物多樣性,「發覺都唔錯,兩個堤壩亦聚了很多魚,如果想再加強生態系統,亦可作一些設計令它變作生態海堤,這是政府進一步可以考慮做的。」李少文說龍尾周邊生態雖不太差,不過人流增多會否造成污染仍有待長期觀察。海膽難執清,龍尾灘以後點搞?李說:「其實冇得做,政府官員都講過,你唔游水可以曬太陽,或設些守則叫遊客著拖鞋來囉,沙灘漫步唔游水囉,放些告示在那邊,唯有係咁。」
港人要改變觀念——不是每個海灘都水清沙幼
梁美儀則提議大家改改對沙灘的觀念,「今次龍尾是一個教育契機。我自己去夏威夷玩,亦不是每個海灘都好似威基基海灘,水清沙幼又浪大,在一些海灘是跟魚、珊瑚一齊游水,那些地方有蛙鞋可以租,因為一落去就有珊瑚或貝殼𠝹腳。香港人要改變心態,不是所有海灘都好似淺水灣,如果去海下灣游水,也會發現很多沙膽、海星,其實不同類型的海灘有不同的主題,龍尾海灘可以是認識香港海洋生物的好地方」。
若我們從他的目光去看,會看到海膽拮腳以外,寬廣而美麗的海洋世界,他興致盎然說:「如果仔細觀察,即使在淺水灣都有魚游來游去;細心觀察沙的位置,當水在海岸線冲刷時,有些好細隻的貝殼叫donax,好似跳舞咁走出來,立即又瓹落泥,好好睇;有時春季游水感到有些什麼拮拮吓,其實是水母bb。我們一出沙灘,就會同個海有interaction。」
「長遠來說,父母去這個沙灘可以跟小朋友看看海膽在吃什麼、怎麼行,又看看海星,是幾好的教育,著對潛水鞋都可以游水。」他解釋沙灘自然形成是因大浪不斷冲刷「洗沙」,「好似日日冲涼咁,不斷把沙從底洗上面,現在龍尾在吐露港裏面,浪、風沒那麼大,所以沒有冲刷力,形成生物在那邊生存而不會被冲走,慢慢建立不同群落,除非政府花很多錢,搵人翻沙執走晒上面的生物,那政府就要想想是否值得維持這樣去做,令它變成適合游泳人士不著鞋都可以游的地方」,「我就覺得我們要與大自然配合,大家共存之下可以是個自然教室,既然起了不會拆番轉頭,大家接受不同海灘有它的特色就ok」,守則好簡單——「尊重生命」,「我見到有些video,人們捉住海星飛,梗係唔好啦,見到海星露出來咪執番佢落海,海膽驚刺到腳就交給救生員,移去汀角那邊放落海,這些是基本生態觀賞守則,我們就要遵守」。
文˙ 曾曉玲
{ 圖 } 網上圖片、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