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年關於香港小姐的討論,不在正式入圍之後,誰是大熱、誰有緋聞,而是在首輪面試、被網民評頭品足的「眾生相」。以往這些「照妖鏡」多是笑笑便算,翌日就會忘記,但今年被稱為「東涌羅浩楷」、「佛祖佳麗」的參選人霍韻璇(Kirsten),成功把話題延續,登上報紙娛樂版頭條,又接到廣告。在她的YouTube頻道,每當有留言惡言相向,隨即有人回覆「別對佛祖不敬」,也有網民說一臉佛相的Kirsten,其實很可愛。可是佛本無相,我們認為的「佛相」其實從何而來?
造像崇拜 古希臘文化有份?
香港人對佛的審美建構,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是從影視作品和寺廟佛像兩方面接觸到佛的形象,如以利用現代科技建成的天壇大佛就是一例。《香港佛教史》作者、歷史學家鄧家宙博士指出,電影、電視劇《觀世音》雖然不是正式的宗教傳播,「但以觀音做主角,影視上(印象)一定加強了,就如看《西遊記》般了解到觀音的形象和力量」。他認為影視的影響較多體現在非信徒身上,而佛教徒到寺廟參拜,對佛像的理解又不盡相同,因為佛像有其功能性,「信眾拜佛在於是否靈驗,不是拜祂的形態」,故美感較為次要。
談及佛像雕塑,鄧博士感慨現時寺廟中的佛像形態千篇一律,稱現今香港的佛像多以倒模、甚至機械的形式製成,佛像樣式固定,「以往倒模有一半工序要靠人手完成,但現在可以使用機器製作,因為要人參與才有藝術成分和情感的展現,倒模的自然缺乏美態」。他指佛像工藝現代化之前,雕製佛像的分為兩類人,一是藝術創作者,二是技工,雖然技工造像時無強烈的宗教目的,但造工受技術水平及製作時的心境變化而有不同,不像倒模般單一,「像一尊立像不單是筆直站着,手腳如何擺放,形態上會有動感」。
佛教原本不推崇禮拜偶像,釋迦牟尼涅槃後,只建佛塔供奉其舍利(火化後的遺骨),創教後數百年來並沒雕製任何佛像。佛像的起源普遍相信是來自犍陀羅。犍陀羅為西北印度古國,屬列國時代(公元前600至300年)十六國之一,位處現今巴基斯坦北部、連接阿富汗國境的一帶。由於亞歷山大大帝曾統治這地區,受古希臘文化藝術影響,犍陀羅的佛教徒開始建造神殿、製作佛像傳道,五官深邃、揉合希臘和印度色彩的佛像,在東漢時期經絲路傳入中國。
佛教經典中提到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指佛陀為了在印度弘揚佛法,按照當地人的喜好而出現的特徵,並非佛陀本來的樣貌。鄧博士亦表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只是提供一種基本形態,在不同地方可以有不同理解,如犍陀羅佛像的波浪形鬈髮,演變為中式的螺髺,「泰國佛像頭髮上豎呈尖形,但我們不覺得誇張,會很合理地認為是泰國佛像的風格」。
隨時代見差異 後來有經可依
佛身比例尺寸,後來有經可依。藏傳佛教的《佛說造像量度經》本為梵文,內容靠技師間口耳相傳,在清代始有中譯本,書中以手指為量度單位,對佛像比例有嚴格規定,如開鑿於唐代開元年初的樂山大佛,佛身各部分比例按照《佛說造像量度經》記載的標準建造,姿態勻稱但拘謹。鄧博士認為這經書的出現,由畫唐卡到造像均把比例量化,令佛相千篇一律,「造像應該是多姿多彩,如中式和印度的就會有差別,因為不同人對佛相的理解不同」。
早期特徵近歐洲人 唐代迎造像全盛期
鄧博士指中國造像工藝中,對三十二相的理解聚焦在頭部設計,其他部分沒有很嚴格地遵從,認為面部應該圓潤,雖與佛陀苦行的形象有矛盾,「這是信仰的問題,人對神聖的理解和掌握不同」。正因為對神聖的想像各異,各朝代的中國佛像亦有不同呈現,例如漢代造像受犍陀羅文化影響,佛像面容、體形與歐洲人相近,面相多是眼大唇薄、鼻樑高挺,額頭與下頷寬闊,但歐洲、印度的審美觀難以完全被接受,至北魏的佛像就出現線條較柔和的漢化特徵。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建於北魏時期,雕刻中保留了古希臘和印度的南派色彩,亦有在地化的北派特色,如面容上南派雙目較大,但線條筆直,表情較平板;北派則以細長微彎的眉目和微笑,展現莊嚴慈悲的神態。除了長相的分別,有些北派佛像的肌肉紋理、裝飾線條等揉合了南派的表現手法。
至唐代武則天建立的武周,則迎來建寺造像的全盛時期,佛教信仰普及,藝術風格發展成熟,這時期的造像特徵以面相飽滿、體態豐腴為主,有別於六朝的風格,唐代作品頭部較大、頸短,上眼皮較寬,略為彎曲的眉目較前朝自然,鼻子和人中稍短,鼻樑低,大耳下垂,與現今中日韓的佛像形態相近。中國河南的龍門石窟規模宏大,保留了北魏至宋代的佛像雕塑,當中最大的佛像——逾17米高的盧舍那大佛——位於石窟西山南部的奉先寺,鑿建於初唐時期,武則天曾出資兩萬貫錢修建,甚至被認為是武后按自己的面容雕刻而成,但欠缺實證,只能當作民間傳說 。
佛像「呆板」 菩薩多姿?
當初為了方便弘揚佛法而造像,令本無色相的佛漸漸確立「形象」,現時對佛的印象多以如來為主,亦即釋迦牟尼,但為何菩薩的形象不及如來鮮明?鄧博士稱,佛與菩薩形象的分別與佛理相關,「按佛經的標準來說,佛的功德全部一樣,每一個佛圓滿後是相同的,不會有分別」,因此每一個佛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有佛外表也是一致,皆頭有肉髻、眉有毫光、耳珠長、手長腳長等,「因此後來造佛像的人把分別放在手印、法器上,而不是長相、外形上作區別,如佛寺中三寶佛的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3尊外形相同,雙手也放在腹部前,要靠手持的物件作區別」。鄧博士又提到,有趣的是,在佛具舖購買那些倒模的佛像,會附送一包配件,可以為佛像更換不同法器,以此處理供奉不同的佛。
我們會認為一個人長相像佛祖,但很少認為有人五官長得像菩薩,最多只會說有「菩薩心腸」,鄧博士指菩薩形象,要按照其宗教上本願來展現,「(觀音菩薩)因為看到眾生痛苦要幫人,要替眾生解決問題,有這個功能所以會有千手千眼的形態;如文殊菩薩要手持寶劍、騎着獅子,象徵祂很有睿智,像一眼能看穿你的問題,知道如何為你解決」,菩薩顯現每個相狀皆是對應眾生的需求,不是為了自己,因此外表上較為多姿,與佛教教理有關。
佛可以如希臘人有大眼睛,亦可以是弓字眼,如居高臨下俯視眾生之苦,這也是基於我們對佛的想像。正如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認為,他在北海道建造的頭大佛,利用隱身花田的呈現手法,是要彰顯佛的弘大,但亦有人不認同。對佛如何呈現是主觀看法,而佛理本身並不主張單一標準,只是在不同年代、國家下審美觀各異,而這「標準」終究是流動多元。對人的理解其實亦然,「佛祖佳麗」亦能是俗世選美的另一種選擇,眾生相不止一種好。
參考資料
.《香港佛教史》,鄧家宙著
.《佛像的歷史》,梁思成著
.《佛像造型圖鑑》,蘭亭著
.《佛說造像量度經》,工布查布譯
.《猜猜看,這尊佛是誰?——旅行、小說、動漫與親近佛的超好用攻略本》,村越英裕著/張凌虛譯
文˙ 呂晞頌
{ 圖 } 網上圖片、資料圖片、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