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話題:佗槍首長享免費餐 由湯顯明酬酢醜聞說起

文章日期:2021年07月11日

【明報專訊】副保安局長、入境處長、海關關長齊齊違反限聚令,出席民企高層的「犯聚飯局」,令人震驚的是除了被揭飯局涉及一宗強姦案外,事件更涉高官操守及利益衝突的關注。保安局「擠牙膏」式回應這場「免費晚餐」,並僅僅就犯聚「表示歉意」地講聲sorry,姿態上淡化事件,但無論公眾或公務員,都關注事件是否反映「佗槍」的紀律部隊人員在現今新香港下,是否已成「特權公僕」,可享有與一般公務員不同的操守要求。

不過10年前,被諷為「貪湯」的前廉政專員湯顯明豪宴內地官員及送禮,已揭示紀律部隊飲宴酬酢文化中,人員如何在犯法、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到所謂一般社交應酬的界線之間游走;那些年,政府重視法治關注民情,豪宴被揭發後,特首委任獨立委員會檢討,湯顯明須接受廉署的刑事調查;來到2021年的香港,又是個怎樣的局面,特首及廉署在做什麼?

湯顯明事件既遠且近,但足以比對說明紀律部隊中的那種酬酢文化的演化。湯顯明曾任保安局副局長、海關關長,以至廉政專員,在任關長期間(2003至2007年)最聞名是熱中籌辦宴會飯局,當年他不少下屬都忙於為他奔走安排酬酢;近日盛傳今次「犯聚」主角之一海關關長鄧以海,更是接任下任廉政專員熱門人選,故回顧湯顯明的酬酢模式,在此時別具意義。

當年委任獨立調查委員會

傳媒在2013年揭發湯顯明在廉署以公職身分的豪宴行徑,以公帑購入的茅台XO豪宴內地官員,除廉署自設專責小組作刑事調查外,特首就此委任獨立調查委員會(全稱:廉政公署公務酬酢、餽贈及外訪規管制度和程序獨立檢討委員會)作檢討,提出一系列建議。

2010年時任廉政專員的湯顯明,以廉署「宣傳費」在五星級灣仔君悅酒店兩度設宴,包括豪宴當年人民檢察院長曹建明,人均消費1200元,超出廉署450元上限,獨立調查委員提出建議,「應以簡約的原則處理公務酬酢,避免奢華」。

今趟參與「犯聚飯局」的三名官員,包括被傳媒踢爆有份出席的入境處長區嘉宏、海關關長鄧以海,以及其後自爆有出席的副保安局長區志光,均指稱是「獲邀」出席「火鍋晚宴」,雖然有別於湯顯明主動以公帑請客,但三人明顯因為公職身分而獲邀。(除非三人都能不約而同稱與同宴的人是兒時玩伴或私交好友吧!如是,那要好好向外界解釋清楚。)

作為紀律部隊首長,自然熟悉法例及用語,退一萬步替三名官員設想,接受宴請不屬犯法,按《防止賄賂條例》,以及廉署的《公務員防貪要訣》的界定,「當場可享用的食物或飲品」確是不屬「利益」,只屬「款待」;據日前有政府消息人士向傳媒放風指,「三名官員當晚是接受請客,所以不知道餐費價錢,而活動屬交際不用申報」。

不過,公務員事務局《規管公務員接受利益及款待制度摘要》則清晰列明(此乃公開文件,所有公務員及公眾均可查閱),「公務員不應接受過分慷慨、豐厚或頻密的款待。事實上,他們不應接受任何可能有下列後果的款待,包括引致任何令公眾認為可能或實際出現的利益衝突;使自己在執行職務時要報答人情;使人認為自己履行公務時可能會有所偏袒;或損害本身或政府的聲譽」。

究竟今次「火鍋犯聚」會否令公眾認為有利益衝突,三人行徑有否損害政府聲譽,不少市民內心有清楚答案。飯局事涉經營地產的民企高層,會上有沒有人討論過樓宇買賣有無「着數」,有沒有民企人員提到申請來港簽證什麼阻滯或不獲批出,在飯局上要求官員「畀個方便」?火鍋筵席的人均收費多少,有沒有人(包括官員)自攜酒水及雪茄赴宴?宴會還有什麼人出席?凡此種種的合理關注,是否就是保安局長李家超昨日所言,涉事官員自我「警惕」便足了事,毋須回應公眾以至整個公務員團隊的關注?

另一重點是,凡公務員都知道,因工作需要或要出席宴會,但他們是可以選擇,自己付費或按工作需要申報開支,但今次涉及犯聚事件的官員未曾就「交際」付款,而據市面資訊顯示,有關場所即高級私人會所「吉祥薈」的火鍋菜單,每位收費最少3380元。

輕輕了事毫無問責精神

事件是否代表,往後全港所有公務員可以向三名每月收取公帑薪金逾20萬的首長「學習」,搵位高權重的朋友「接受款待」等自己食餐好,而沒有任何的後果?

廉署向來就政府及公營機構的防貪及反貪,都會建議機構採取陽光政策,乃是對公職人員行為的檢視,良好的廉潔操守管理方案。陽光政策指主要公職人員的財產及開支要有申報,要「見得光」,能夠見光便可令人員自省行為的正當性。政府及當事人務必清楚交代今次「火鍋晚宴」詳情,親身面向傳媒回應公眾的關注,才能展示其「交際」行為不涉任何不法及利益衝突的關聯,如否,只會引來外界更多猜想,對特區管治,百害無一利。

再者,外界正關注事件是否涉紀律部隊之間,即「警察系統」及「入境海關系統」首長級人員的「寒戰」(警隊、入境及海關主要人事變動前動輒出醜聞),政府內亦不斷流傳「現今紀律部隊至惡」之說,特區之首及主力負責反貪的廉署,也不應輕易就此判定「無事」。

事實是,就算單以「犯聚」定性,市民眼見英國衛生大臣夏國賢(Matt Hancock)因違反社交距離的限聚措施,在辦公室與女員工擁吻後要親自拍片公開道歉,終辭官而去,再看前科如前廉政專員湯顯明都要受查,若然幾名事涉操守及利益衝突嫌疑的主要紀律部隊人員可輕輕了事,毫無問責精神可言,實在難以令公眾以至全港19萬奉公守法的公務員信服。

文˙謝弘一

編輯•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