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上面:比奪金更難的項目——兩個女生的奧運革新

文章日期:2021年08月01日

【明報專訊】花劍張家朗、自由泳何詩蓓,兩位香港選手得獎,令人興奮。羽毛球選手張雁宜,落敗、落淚。戰場上,勝敗兵家常事。射燈照亮冠軍。敗陣的,百般滋味在心頭。奧運是追逐完美的競技場,選手的情緒波濤,埋藏在更衣室內。今屆奧運,兩位頂級體壇巨星,Naomi Osaka及Simone Biles引起熱話,話題不是獎牌,而是選手的精神健康。新一代運動員打破沉默,坦白面對自己,健康優先,成敗其次;她倆的故事,對所有「唔輸得」的人來說,都有所啟發。

本欄早前簡略介紹過Naomi,她是海地/日本混血網球手,目前全球排名第二。幾月前以病為由(她直接用上mental illness一詞),先宣布不出席記者會,及後乾脆退出比賽,引起極大關注。今屆奧運,在事前沒有宣傳之下,Naomi代表日本在開幕禮壓軸出場,燃點聖火,令人眼前一亮。她在日本出生,3歲移居美國,代表美國有色人種、亞洲人、日本人發聲,今次被邀,代表日本出賽奧運,感到興奮、自豪,這是她年少時的心願。

Naomi Osaka:

唔對路,無問題

近月低調的她,重新接受媒體訪問,表現得十分雀躍。第一、兩場比賽大勝對手,表現比平常激動;但第三場失手,輸給排名遠低於她的捷克選手,完全不在狀態。幾天內變化如此大,外界猜測她可能有mood swing。她透露:奧運壓力大,the scale of everything has been a bit hard。大家對她敗陣反應溫和。早前她為Time撰文,題為It's O.K. not to be O.K.。很多朋友說,這6個字,在她出局的今天,變得更強而有力。6個字,直譯就是「唔對路,冇問題」。

她在那篇文章寫道,學到的第一課:我不能討好所有人。第二課:我們畢竟是人,有脆弱的一面,要好好照顧自己的精神健康,這不是一件羞恥的事。她還請記者想一想,賽後記者會發問時,可否多一點同理心?她也質疑,大會要求球員出席所有記者會,如此嚴苛的規條,是否符合人道?運動員是人,不是沒有情緒的螺絲釘。

近日Netflix推出一連3集的Naomi Osaka紀錄片,讓我們明白多一點頂級運動員的內心世界。2018年她打敗Serena Williams,搖身一變而成世界巨星,名聲遍及美、日、亞太地區。活在鏡頭下的她,承受壓力,顯得內向、言語溫婉。對於一個世界冠軍來說,每一次都是衛冕賽,只許成功,不容有失;而失敗就湧來一浪接一浪的自我懷疑,「我上一次的成功,是否靠運氣而不是靠實力?沒有了網球,我還有什麼?」

紀錄片有一幕很感人,Naomi迎戰15歲光芒畢露的Coco Gauff,大敗對手。Coco完全招架不來,賽後黯然落淚。Naomi走上前問候,並邀請她一起接受訪問。Coco婉拒,怕自己哭崩。但Naomi誠懇的說,我不想你在更衣室孤單自憐。於是兩人在萬千球迷面前,面對鏡頭。Naomi對在場的Coco父母說,你們真的好,Coco真的好,最重要的是我們仍在努力……這番話引來雷動掌聲。

我看這一段對話,很能感受到Naomi走過艱難,深深知道Coco此時此刻的挫敗感,並十分溫柔地把Coco拖帶出來。如果沒有Naomi的鼓勵,這將會是難以磨滅的傷痛。但如今大家一起見證和陪伴,把壞情緒轉化,令Coco意識到,她只是15歲,能與世界冠軍作賽,本身已是了不起的成就,她得到Naomi和萬千觀眾的確認和肯定,挫敗感馬上化為走下去的力量。事隔一年,兩人再賽,Naomi慘敗,紀錄片拍攝她賽後在夜街上獨行飲泣。球場勝負,風雲幻變,令她反思競逐冠軍之外,人生還有許多有意義的事情要做。2020年,她每一場賽事,都戴上黑色口罩,印有一個警暴受害人的名字,一共戴了7個口罩,贏了7場比賽,再次拿下了美國全國冠軍。

Simone Biles:

頂住求勝心與期望 選擇退下

Naomi的紀錄片感動了Simone。她今次退出奧運比賽,聲明與說辭,都與Naomi互相呼應,而轟動則有過之而無不及。Simone在2016年奧運連奪4金,及後幾年內,贏得歷史上最多的體操獎牌,做出一個又一個她獨創的高難度動作。今屆奧運,全世界關心體操的人,眼睛都盯在她身上。隊友以她為精神領袖,她也是團體賽的奪金關鍵。大家都在說,今屆奧運體操是Biles' Game,佢玩晒!她被稱為GOAT,Greatest Of All Time!早前傳出有一位美國體操隊員染疫,美國人都在祈禱「不要是她!不要是她!」,可想而知她背負了多少人的期望。

預賽時,鞍馬,她的强項,卻做不出Yurchenko Double Pike動作,失準已經是預警;想不到她突然宣布退賽,消息震動整個美國。她說內心情緒洶湧,fighting all of those demons,完全不能控制。肩頭上,背負眾人期望;過去一年疫情打亂時間表;比賽延遲,令她壓力大增;場地沒有觀眾;她亦第一次沒有家人在場支持。她跳鞍馬,在空中翻騰,身體好像脫離意識,不再由她掌控。那一刻,她意識到自己不能夠撐下去了,覺得先要照顧自己,否則有可能意外受傷,亦可能拖累團隊。但退賽需要很大的勇氣:數以千萬計的支持者失望、隊員大亂陣腳、也意味着她今屆奧運一面獎牌也拿不到、而且可能被責罵小題大作、欠缺毅力……

Simone出身破碎家庭,母親染毒癮,小時候窮得以白開水伴麥片作餐。及後由外祖父收養,繼兄開車送她和妹妹上學,自小就對她們說:Say it loud! I'm Black and I'm proud! 她在體操的天分,很早就被確認。自2013年一直橫掃獎牌至今,不單在技藝上出類拔萃,她也敢言善辯。體操屬Subjective Sport,分數高低,評判的觀感有決定性的影響。一直以來運動員都服從命令,少說話,多操練,隊員都不想得罪保守的評判和體操總會。

Simone一反傳統,勇於表態,鼓勵公民投票,反對種族暴力,聲援Black Lives Matter,由Nike轉為代言Athleta,因為後者支持女性平權。國家隊醫生Lawrence Nassar被揭性侵為數眾多的女運動員之後,在2018年,她也鼓起勇氣作出指控,在Twitter寫道:「大部分人都認識我是個開朗、愛笑、好動的女孩,但我最近有點兒崩潰了,我愈想踢走腦海的聲音,那聲音就愈大聲尖叫!」她最後補上一個#MeToo。那段時間她陷入抑鬱,經常沉睡不起,更說:it was the closest thing to death without harming myself。被信任的人性騷擾的創傷,令她掉進情緒病的黑洞。

正因為她重視情緒健康,並很誠實地面對自己,也有同代年輕運動員Naomi的啟發,她能頂得住自己求勝的欲望,頂得住「全世界」的期望,還有美國體操總會的壓力,公開向外界說,「我比賽不是要滿足其他人的期望,我希望坦誠面對自己的需要」。和Naomi一樣,她做了一個前人不願做的決定,就是對自己和世界說,It's OK not to be OK,精神健康比獎牌更重要,競技之外,勝敗之外,更重要的是做人。

身的強壯 心的強壯

不少粉絲失望又失落,因為看不到超級偶像Naomi及Simone那令人振奮的奪金比賽。但我認為她倆其實在演出一個更精彩的高難度項目,就是對人性負責。Simone退出,美國隊打斷了2010年以來女子體操團體賽金牌盟主的長勝紀錄,輸給俄羅斯奧委會而屈居第二。Simone卻對隊友說,這面銀牌是你們沒有我的參與而拿到的,百分之一百屬於你們,在臨時變陣而得到如此佳績,令人自豪。此外,Simone退,成就亞裔隊友Sunisa Lee奪個人金牌,也是美事。

金牌,是國族民心之所向,是運動員多年苦練的追求。但今屆奧運,兩位女選手,都是體壇巨星,在獎牌的競技場上,退出了;在人文關懷的舞台上,勝出了。香港爭拗球衣的顏色,政治功利操作,人性的劣根,心思完全不必陷入其中。做人第一,比賽第二,身心健康比輸贏更重要。這顯淺的道理,被遺忘了,卻因她倆,再一次成為奧運箴言。

文˙馬傑偉

編輯•劉子斌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