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活現供花手 聽得到的敦煌壁畫

文章日期:2021年08月13日

【明報專訊】敦煌石窟宏偉壯麗的壁畫為觀者帶來視覺震撼,原來也可轉化以音樂呈現。香港天籟敦煌樂團早前舉辦網上表演「一曲一畫一世界」,接連再辦現場的導賞音樂會「一畫一妙音」,年輕人以中國樂器創作現代音樂,演繹敦煌壁畫中的三兔、供花手,還用上各種古樂器如塤、曲項琵琶及箜篌等演奏。

香港天籟敦煌樂團有兩名駐團作曲,分別是擔任藝術統籌的甘聖希,以及擔任音響設計的朱啟揚,兩人均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導賞音樂會「一畫一妙音」將會表演超過10首歌曲,樂曲幾乎全由甘聖希和朱啟揚根據敦煌的「經變畫」,也就是佛經的內容「變」成的圖畫創作而成。節目簡介說是要「將畫中世界的仙樂帶回人間」。

當中有首樂曲名為《白兔搗藻》,由朱啟揚創作,靈感來自莫高窟第407窟窟頂畫作《三兔飛天藻井》。3隻兔子像在互相追逐般圍成一圈,耳朵相連成三角形,名為「三兔共耳」;圖案亦出現在絲綢之路到達的多個國家,從中可見隋唐時期中西交流。朱啟揚在敦煌看畫時,有眩暈之感,於是樂曲會強調兔子跑動的活力及圓形循環,樂團也將活潑跳躍的兔子製作成背景動畫。樂手表演時會以三角形的方式對坐,就像三隻兔子互相連結一樣。

截取壁畫細節 以小見大

樂團覺得很多人對敦煌壁畫的印象,都是宏大豐富的畫面,不知從何看起,所以創作時刻意截取畫中細節,讓觀眾更易聚焦和理解,也能做到以小見大的效果。其中一首樂曲《供花手》,是以敦煌壁畫中,菩薩在佛前供花供水頌讚佛陀的手姿為主題。畫作上,這些手柔軟細長,多以簡單線條勾勒而成,所以甘聖希作曲時,會着重音樂的線條流動,象徵菩薩手姿曲線韻律美,呈現圓潤、平等和慈悲的意象。

音樂會另一特別之處,也在於演奏仿古樂器及古調樂曲。其中一首《陽關三疊》,樂曲在唐代編成,取材自王維的七言絕句《送元二使安西》,當中有一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朱啟揚創作時選用仿古樂器作樂隊編制,包括塤及曲項琵琶,這些樂器在敦煌壁畫中亦能看見;樂曲選用原調的片段和素材並以現代編曲手法潤色,聽來耳目一新。

又例如樂曲《水鼓子》,屬於敦煌古譜中的第25首曲譜,用上仿古樂器如狀似豎琴的箜篌,以及說書人打板用的竹板。作曲的甘聖希又以17世紀巴洛克時期西方常用的賦格曲音樂形式,包裝此中國古曲,希望表現壁畫中輕鬆和生活化的一面,如孩子在街頭耍樂、玩雜技等,樂曲融合中西藝術特色,趣味盎然。

現代編曲手法 「又中又西」

甘聖希表示這些音樂類型,是以中樂呈現的現代藝術音樂。他們相信音樂配合敦煌畫作,加上文字導賞,給觀眾一個完整的視聽感官體驗,希望觀眾也能感受敦煌文化之美。甘聖希又說他和朱啟揚在學院主要學習西樂,所以創作的中國樂曲不似傳統中樂,古樂也會加入現代的編曲手法,聽起來「又中又西」。此藝術特色呼應敦煌作為唐代國際大都會的文化,也呼應香港多年來的國際地位,敦煌就像香港,也是樂團成立的其中一個原因。

■一畫一妙音

日期︰今明兩天(13、14日)

時間︰晚上8:00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票價︰$250

網址︰bit.ly/3g6MQzl

文:胡筱雯

編輯:鄒靈璞

相關字詞﹕音樂會 藝術 敦煌石窟 壁畫 文化 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