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走入中環街市,門口的紅色燈罩陣最為搶眼,人人佇足打卡,但只要跟隨香港建築中心主席葉頌文和董事雷冠源走一圈,會發現其到訪價值不止於此。米白色的方正外形,一整列黑框長窗,外表平實低調,卻是「禾稈冚珍珠」,從佈局、物料、檔攤設計,都領先同期街市。1939年街市重建時為了應對衛生問題,採用不少現代化設計,如劃出中央天井,加強採光與通風;從石牆紅磚改用混凝土建造樑柱,釋出更大室內空間,這些設計至今仍一一可見。
有別於以往的活化項目,今次特別復修了13個街市檔口——海鮮檔、蔬果檔、肉檔等,並租用予不同攤販,重現當年面貌。站在檔口前端詳一番,只見各類攤檔因應所需而有不同設計,如海鮮檔前有混凝土工作枱面,讓店主斬魚買賣,後有魚缸暫養活魚;肉檔設有較多掛鈎,方便掛起肉類。不禁讓人讚歎80多年前的街市構思得如此完善,葉頌文笑言:「以前的人比較慢活,可能10個人構思1個細節,現在是1個人做10件事!」
樓梯「可逆轉」扶手 依法規加設
中環街市重開後,不少人批評在標誌的水磨石樓梯加裝黑色扶手,破壞原有美感與結構。葉頌文解釋,扶手是因應現存法規而加設,亦方便長者和行動不便人士上落樓梯。建築團隊又採用「可逆轉設計」,就算他日拆走,對原生結構的影響亦減到最低。既然扶手無可避免,何不選用與樓梯相近的顏色?雷冠源指,保育與活化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則,就是要有對比:「原生歷史痕迹很重要,如果做到差不多,可能50年後的人會混淆兩者。」
建築物活化後,如何不失舊有面貌又能在當代找到經營模式,是保育永恆的命題。復修後的中環街市吸引特色食肆、文青小店等進駐,有人質疑這種活化模式只是建成另一個商場。葉頌文指活化的意義在於因應現代需要,令它變成生活一部分。那麼將它保留成需要購票入場參觀的博物館,還是成為現在可用到的建築物呢?「可用的建築需要可持續,商業進駐是其中一個元素。當有商店進駐,你的選擇是LV名牌還是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