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尼泊爾人跟華人同樣重視家庭聯繫,Amod在家中會與小孩以尼泊爾語溝通,不時吃家鄉食品,希望在香港成長的小孩除了熟悉香港文化,也毋忘尼泊爾的根。疫情前他們每年也回鄉探親,他最回味Tihar和Dashain兩個尼泊爾節慶。兩個節慶都與親人有關,Tihar主要是兄弟姊妹間的聯誼和祝福,兄弟會在姊妹額上點上紅色的tika,給予禮物和金錢,而姊妹同樣會為兄弟點上tika,送贈橙黃色的萬壽菊花環和食品,祝願彼此長壽、健康。至於Dashain就類似華人在過年時會回家探望長輩、受長輩祝福等的傳統,尼泊爾人會在此節慶探望長輩,也同樣會在額上點上紅色的tika。
家人額上點tika 送禮祝福
Amod居港多年,以香港為家,偶爾會下廚煮簡單尼泊爾咖喱,平日卻喜歡吃香港地道燒味食物如叉燒飯等。居港尼泊爾人大都聚居佐敦與元朗,自然有不少特色尼泊爾咖喱小館。不要以為尼泊爾食品只是平民美食,位於中環的Nepal Restaurant & Bar,早於1995年開業,成為西式餐飲林立的Soho區一道異色。根據該餐廳尼泊爾侍應所說,由於廚師曾經在尼泊爾王室任職,餐廳菜單都是王室風味。無法印證尼泊爾王室風味到底是怎樣,不過由牆上裝飾到盛飯器皿,連Amod Rai都讚賞貫徹家鄉味。
蒸餃如中式小籠包 愛乳酪製飲料
尼泊爾人日常多吃咖喱、米飯及傳統湯水,不同族群各有特色,也有類似鄰近的印度與中國菜式。以Nepal Restaurant為例,其咖喱以腰果醬、杏仁及果仁醬、新鮮番茄、薑黃等為基調,不額外添加色素,配以小茴香、芫荽、肉桂、丁香等香料,做出質地輕盈的咖喱,帶微甜,沒印度咖喱吃後的口渴感。他們常吃的餃子有煎蒸兩種,形狀不同,餐廳供應的蒸餃形狀就有點像中式小籠包,配有甜酸與不同辣味的三色沾醬同吃,是地道風味。與印度相似,尼泊爾人同樣愛以乳酪製作飲料和甜品。餐廳另供應以Kukri彎刀形狀為器皿的尼泊爾製冧酒,據說以喜馬拉雅山泉水釀製。原住民的彎刀世代相傳,現代都市人就靠形象化的商品稍稍記住此歷史。
● Nepal Restaurant & Bar